家校共育培训心得全国家教工作规划中指出: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有效渠道,是学校开展家长工作的较好形式,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最好途径。因此,办好家长学校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9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山东省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公益宣讲暨德州市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院长就《家庭教养的智慧与方法》做了报告,李文军院长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养+学养,学校的主要责任是提学养,而家庭的责任重在教养。教师要做文化人,不是学科人。教师是有教养的人,是明事理的人。山东省科教院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治芳的《基于家校社共同体的家长教育—家长学校课程建设》首先提出家长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家长教育是向家长实施的成人教育,不是讲授,是唤醒和引领。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建设学习型家庭。家长教育要适应新时代、满足新需求。家校社共育是基于家校社共同体的家长教养知能提升育人模式。社会教育是冠、学校教育是干、家庭教育是根。学校要以《家长手册》为参照设计课程,提升家长家庭教养知能。山东省女子教育学院院长董吉贺对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指南进行了解读。董吉贺院长对指南编制的背景、指南的特点、指南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贯彻指南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提出,家长学校要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一是坚持“儿童为本”原则,二是坚持“家长主体”原则,三是坚持“多向互动”原则。三位老师的报告既有生活中的实例,又有理论的高度,还有调研大数据为依据,可操作性强。我们会提高认识,把握重点,落实指南,加强研究深化家、校、社教育改革,加强合作,保障家校社共育工作持续发展。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他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还是学校教育的科学体系、循序渐进,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人文影响,都不可或缺,而且应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的,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影响教育效果。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社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所以家庭和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你“松土施肥”,我“捉虫修剪”,才能让孩子这颗“小树苗”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津城街道后王小学韩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