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史授课题目(章节)绪论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授课时间第6周周次及课时安排第6周,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分期等基本知识。2.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性质。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性质与评价。绪论在绪论中我们要讲一下有关现代文学的几个问题。即什么是现代文学史?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应该看哪些方面的书?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我们主要涉及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性质1.基于意识形态认定(80年代以前):“中国现代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从社会历史、阶级意志出发,使得文学史成为政治史、革命史的附庸,其独立性和内在规律被消。)2.出于习惯的时间型界定:淡化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把“现代文学”作为一个文学的时间概念或文学发展的阶段概念来处理。“所谓中国现代文学,是发端于1917年以《新青年》杂志倡导文学革命,迄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学。”——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3.性质意义上的界定: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重点,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争论的焦点在于现代文学到底是时间概念?还是性质概念?在这里我们也向大家介绍传统和近年来两方面的观点,供大家参考。(一)传统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划分以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2卷5号上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止于1949年2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历时32年,习惯上称为现代文学三十年。参照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年法,大体每十年为一段落,分三个时期:1917--1927: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新文学生长期。1927--193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文学的发展期。1937--1949: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文学的成熟时期。(二)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打破现当代文学的界限,开始重新划分文学史。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有影响的几个观点。1)80年代中期,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中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2)还有人提出19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的概念,将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近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打通。3)还有百年中国文学史的提法。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领域专家谢冕先生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便是对其的实践。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谢冕、孟繁华等《百年中国文学总系》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整体观》朱栋霖、丁帆《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9)》三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国现代文学是伴随中国近现代以来追求建立现代化民族国家这一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明确这一历史大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质、现代文学的思想内容、美学风格等整体风貌及缺陷和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提出“器物上感觉不足”、“制度上感觉不足”到“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科学(实业)救国——政体改革救国——思想启蒙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四中国现代文学的缺陷及不足美国学者杰姆逊说过这样一段话: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能指(表现形式)不同,但所指(实质内容)相同,都是指向国家民族的现代化。中国现代文学同样是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寓言。它遵循着理性启蒙——现代国民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出现这样的思路发展,过分追求工具理性给新文学带来了局限。1.否定传统文化、模仿西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移植、模仿、借鉴、探索的策略,造成了定位的困难。2.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忧患意识与峻急情绪,过多的强调了文学的救亡、启蒙、教育等外在社会功能,致使现代文学不时偏向了纯粹的宣传。3.重思想轻技巧、重意识轻审美。强烈的理性精神使文学负载了太多非文学的使命,导致现代文学的艺术水准普遍不高。阅读书目(文学史、作品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谢冕《1898:百年忧患》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