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老舍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2.引导学生对文章或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有一个总体把握,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3.引导学生体会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教学步骤一、导入(3分钟)名人对母爱的描绘: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讨论一(1)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2)你了解母亲最大的心愿吗?(3)母亲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4)如果今天是母亲节,你最想对你的妈妈说什么?如果让你为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二、作者简介:(1分钟)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三、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一:全班齐读课文,并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时间句。(20分钟)2.划分段落:1—6: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以及“我”的出生情况7—12:守寡后母亲的勤俭朴实、宽厚倔强和为人热情的性格及母亲对我的影响13:母亲为子女做的三件感人的事情14—17:“我”远离母亲后,母亲的念子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思念2.思考二: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找出描绘母亲形象的文字并分析归纳。(8分钟)老舍笔下的母亲形象:热情真诚:第10段宽厚忍让:第11段坚毅刚强:第12段对儿女的情深:第13段3.思考三:通过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那么母亲对“我”的影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对“我”的影响的文字,并体会它们的作用。(8分钟)六处:“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好客的习性”“软而硬的个性”“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得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坚持做人的“宗旨和基本的法则”,“不能超过自己化好的界限”“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重点精读课文第13自然段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重点阅读,品位课文的语言特色。一、课前回顾:(8分钟)检查课后练习一、二的完成情况:撮土刮痧庚子廿位老师(廿三)窘份礼撑持惦念二、思考一:全班齐读,第13自然段,找出本段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6分钟)母亲准备“巨款”,送我上学母亲送三姐出嫁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三、思考二:完成课后练习四(5分钟)教师分析后,请全班同学带有感情地朗读(6分钟)四、思考三:全班分组有感情地朗读第14、15、16、17自然段。分析作为一个儿子,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10分钟)悲伤难过自责惦念担心痛心五、总结(5分钟)这篇课文最感动你的地方在哪?教师总结: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敬仰和缅怀。六、作业预习下节课《好雪片片》: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出处及其含义。四、深入探究1.探讨母亲对老舍性格的影响面对这一切,作者心存感激,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呢?明确:四个方面(1)第9自然段“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2)第10自然段。“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3)第12自然段!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4)第17自然段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五.重点研习:1.第12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母亲的坚强的个性。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3)为一家人生计考虑。2.第13自然段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无私的母爱?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凑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笔“巨款”不只是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也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希望。(2)写母亲含泪送三姐出嫁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在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4)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这一“楞”一“叹”里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细细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奉献、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仔细品味,令人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