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国共第一次合作一、五四运动的背景:背景:1.一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略中国步伐,企图独霸中国。(中日民族矛盾加深)倭寇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二十一条主要内容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2、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至九十九年为限。3、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4、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5、中国政府必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背景:2.北洋军阀统治,对外投靠西方列强,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对内掠夺,民不聊生。(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材料一:军阀扩充军队数目:1914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材料二: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材料四: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年日本对华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北洋军阀的统治从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经历了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章、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几个军阀王朝。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三个主要的派系:以祺瑞为首的皖系投靠日本,以冯国璋为首,后以曹锟、吴佩孚为头子的直系投靠英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投靠日本。背景:3.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阶级力量壮大;(阶级基础)无产背景: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知识青年积极开展爱国活动。(思想基础)时间:1915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标志:《青年杂志》即《新青年》的创办中心:北京大学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导火线: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中国人民寄希望于巴黎和会外交家顾维钧的抗争:“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如耶路撒冷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二、五四爱国运动时间:地点:主力:1919年5月4日开始北京北大等校学生1、五四运动的爆发(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到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队伍“爱国何罪”?2、五四运动的发展(第二阶段)5月4日6月3日北京(中心)学生(主力)上海(中心)工人(主力)爱国不止是学生的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结果: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表现:⒈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⒉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⒊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1、意义:(1)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3)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出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4)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出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2、五四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三、畅谈五四——五四运动的意义及五四精神名称性质任务领导阶级结果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次革命运动口号之比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反封反帝反封反帝反封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一阶段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第三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期(1927—1937)•第四阶段全民族抗日时期(1937—1945)•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6—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二、中共“二大”:1922年三、工人运动:1922年—1923年四、中共“三大”:1923年一、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1、条件:•第一阶段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阶级:2)思想:4)外部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第一个:1920、上海、陈独秀)3)组织: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第一阶段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2、成立(“一大”召开):①1921年7月;上海②确立了党的名称:性质:目标:③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由于受到法国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上海望志路106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的召开:•第一阶段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二、中共“二大”1、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①1922年7月;上海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反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2、意义:●中共“一大”奋斗目标:(3个消灭,1个建立)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反帝、反封、反军阀思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参考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共“二大”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三、工人运动领导工人运动是党中心任务;领导机构:劳动组合书记部2、历史教训: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1、主要事件: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为终点四、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共两党联手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谱写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军阀革命的壮丽篇章•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二、国民大革命(工农运动与北伐战争)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方军阀也相继形成。各军阀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帝国主义与军阀联手造成了全国很多惨案。•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的统治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条件:必然性:工人运动的教训“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可能性:中共在1922年6月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三大”确立国共合作方针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护国、护法运动先后失败)•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孙中山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影响: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内容: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开展起来形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之后,创办黄埔军校,成立广州国民政府校长:蒋介石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工农运动:•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二、国民大革命(工农运动与北伐战争)①五卅运动②省港工人大罢工(历时一年零4个月)③上海工人三次起义2、北伐战争①开始:1926年,广州②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一中国③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战争前形势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兵力35万张作霖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广州浙江福建郑县北京南昌桂林南京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徽山东黑吉辽武昌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浙江安徽河南江苏上海国民政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吴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舆论的好评。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maninChina”生平坚持四不原则:不纳妾、不积金钱、不留洋、不走租借•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3、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国民革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教训:无产阶级应该坚持对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失败原因客观: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探究:国民革命(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划分国民党“右派”和“左派”的标志是以“是否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否赞成国共合作作为分水岭”。)“左”倾:不可为而为之(过高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右倾:可为而不为之(过低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强调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