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第八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热力循环学习指导:1、学习目标熟悉几种典型热工设备(或装置)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将实际循环抽象简化为理想循环的一般方法;能够熟练分析计算各种循环;了解内燃机循环各种特性参数及其对热效率的影响,掌握提高各种循环能量利用经济性的方法和途径。2、学习建议(1)学习时间:4-6小时(2)学习方法A.仔细阅读教材第八章B.点播学习网络课程第八章C.完成习题3、学习重难点A.掌握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压缩过程(定温、多变、定熵)的特点;了解余隙容积、压力比对活塞式压气机容积效率的影响;了解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工作情况;掌握压气机的耗功计算及压气机的省功方法和途径。B.掌握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实际循环抽象为理想循环的简化条件;掌握定容加热、定压加热、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和T-s图,并能对各种循环的吸热量、放热量、循环功、热效率进行分析计算;了解循环特性参数及其对热效率的影响。C.掌握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循环的T-s图和lgp-h图;掌握利用制冷剂的lgp-h图计算制冷量q2、耗功量w0、制冷系数ε的方法;了解提高制冷系数ε的方法。第一节压气机循环使气体升压的设备称为压气机。压气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锅炉通风、物料传送、增压柴油机、燃气轮机、制冷工程中制冷剂气体的压缩等,都要用到压气机,生活中使用的电风扇也是一种压气机。压气机按其产生压缩气体的压力范围,可分为通风机(110kPa)、鼓风机(110~400kPa)和压缩机(400kPa);按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分,主要可分为活塞式和叶轮式(叶轮式又可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大类。压气机是耗功设备,研究压气机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其耗功,从而寻求省功的方法和途径。虽然活塞式压气机与叶轮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但其基本的热力学原理都一样。本节重点以活塞式压气机为例,介绍压气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一、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2如果忽略活塞与气缸盖之间的间隙,并假定压气机的工作过程为可逆过程,活塞式压气机的理想工作过程由以下3个过程组成:1.吸气过程当如图8.1(a)所示活塞由上止点向右移动时,进气阀A开启,排气阀B关闭,压力为p1的气体被吸入气缸。活塞到达下止点时,吸气过程结束。在图8.1(b)中为4—1过程。2.压缩过程吸气过程结束后,活塞由下止点向左移动,此时进、排气阀均关闭,缸内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当达到预期状态p2时,压缩过程结束。在图8.1(b)中为1—2过程。3.排气过程缸内气体被压缩到预期压力p2后,排气阀打开,活塞继续左移,缸内压力为p2的气体排出气缸。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过程结束。在图8.1(b)中为2—3过程。(a)工作原理示意图(b)理想工作过程p-V图(图中原点0,横坐标V)图8.1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与理想工作过程p-V图二、压气机的耗功在上述过程中,只有压缩过程使气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热力过程。进气和排气过程都不是热力过程,只是气体的迁移过程,缸内气体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热力状态不变。所以图8.1(b)为p-V图。吸气过程中气缸吸入压力为p1的气体,气体的质量qm和容积V不断增加,而气体的状态(p1,v1)不变,相当于气体定压膨胀,该过程中系统作正功p1V1;压缩过程中进、排气阀均关闭,气体的量不变,而气体的压力不断增加,该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作压缩功(负功),压缩过程的耗功是容积功,在图8.1(b)中为1-2过程线以下的面积,即:2121pdVpdvqWm(8.1)排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qm和容积V不断减少,但气体的状态(p2,v2)不变,相当于气体被定压压缩,因此该过程系统作负功p2V2。压气机所消耗的功为上述三项功的代数和。由图8.1(b)知,压气机耗功为负的技术功,在图8.1(b)中为1-2过程线以左的面积,即212211ctmWVppdvqVpW(8.2)压缩1kg气体,压气机的耗功为321cvdpwwt(8.3)注意:压缩过程的耗功与压气机的耗功概念不同。三、活塞式压气机三种压缩过程的比较在活塞式压气机中,压气机的进、排气过程是周期性间歇的,但由于压气机转速较高,间歇时间很短,且工质流量一定,可近似认为进、排气过程连续稳定。所以,活塞式压气机可视为稳定流动系统,压气机的简化模型为:稳流、可逆。根据活塞式压气机的不同工作条件,可能存在三种压缩过程:一种是没有冷却措施,而且过程进行得很快,压缩过程中由机械能转变的热能来不及向外释放,即过程可近似看作绝热过程(因过程可逆即为定熵过程);另一种是冷却足够充分,压缩过程中机械能转变的热能可及时散掉,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即定温过程;第三种是有冷却措施,但不足以使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即在压缩过程中既有散热量,也有温升,正好介于定熵过程和定温过程之间,为多变过程,因此,该多变指数的范围为1n。实际上,多变过程更接近实际情况。因为压缩过程相当于闭口系,比容、比熵等状态参数都发生变化,因此在只分析压缩过程时,可用p-v图和T-s图。将上述三种压缩过程表示在p-v图和T-s图上,如图8.2所示。其中1—2s表示定熵压缩;1—2n表示多变压缩;1—2T表示定温压缩。(a)p-v图(b)T-s图图8.2压气机压缩过程的p-v图与T-s图由上面p-v图和T-s图可看出,定温压缩耗功最小;压缩终了的温度最低,有利于润滑;而且压缩终了的体积最小,所需存贮气体的容积最小。所以,定温压缩是最理想的压缩过程。多变压缩次之,定熵压缩最不利。实际使用时应采用良好的冷却措施,如在气缸上加冷却水套、喷雾化水等措施,使过程尽量接近定温过程。不同压缩过程初、终状态参数及耗功量可利用表3.2中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四、活塞式压气机的容积效率实际的活塞式压气机,为避免活塞与缸盖相撞,以及便于安装进、排气阀,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与缸盖之间必须留有间隙,该间隙容积称为余隙容积。如图8.3所示,由于余隙容积Vc的存在,排气过程结束后仍有一部分高压气体留在余隙容积中,在压气机的下一个吸气过程开始时,残余气体膨胀,只有当残余气体膨胀到进气压力时,才能从外界进入新气。这样,真正的进气行程缩短,当然每循环吸入的气体量(产气量)也就随之减少,气缸的容积利用率降低。4图8.3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循环图将气缸实际的进气容积(有效吸气容积)与活塞排量之比称为容积效率ηV,即11343133141VVVVVVVVVVVheV1111/112/112313nhcnppVVppVVV(8.4)由式(8.4)知,余隙容积Vc(即V3)越大,增压比p2/p1越大,容积效率越低。余隙容积的不利影响随p2/p1的增大而增加。当p2/p1达到一定值时,容积效率为零,产气量为零。因此设计时应尽量减小余隙容积,并且注意单级增压比不宜过高。当需要的增压比较高时,应采用多级压缩。因为残余气体膨胀做的正功与压缩时消耗的负功在理论上相等,所以余隙容积对生产1kg压缩气体的理论耗功量没有影响,但实际耗功量增加。工程上也常用余隙比C=Vc/Vh表示气缸容积的利用率,通常C控制在0.03~0.08范围内。五、多级压缩及级间冷却多级压缩是把气体的压缩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分别在多个气缸中依次压缩,每两个气缸之间有级间冷却器将气体冷却至初温,这样,在总增压比较高时,每级的增压比不致太高,从而保证容积效率不致太低。两级或两级以上称为多级。图8.4为两级压缩、级间冷却过程的p-v图和T-s图,图中1-2过程为第一级多变压缩过程,2-3为级间定压冷却过程,3点的温度与初始进气温度相同,3-4为第二级多变压缩过程。如果是单级压缩,其压缩过程为1-2-4'过程。由图8.4看出,压缩终态压力相同时,两级压缩、级间冷却的耗功量比单级压缩小,所节省的功量等于面积2-3-4-4'-2。而且两级压缩、级间冷却的终温也比单级压缩低。可以看出,在总增压比一定的条件下,级数分得越多,理论耗功量越小。当分级为无限多时,压缩过程就无限接近于等温过程,理论耗功量最小。但实际情况分级不宜太多,否则系统过于复杂,造价高,运行可靠性也降低。通常工程上一般采用2~4级。多级压缩的耗功量为各级压缩耗功量的总和。由图8.4也可看出,总耗功量的大小与中间压力的选取有关,所以,以总耗功量最小为原则,得到两级压缩的最佳中间压力为412ppp(8.5a)或142412pppppp(8.5b)5由上式知,总耗功量最小时,每级压力比相同。该结论可推广到任意级压缩过程,如为Z级压缩,则最佳压力比为(8.6)式中,pZ+1为压缩终压,p1为压缩初压。图8.4两级压缩、级间冷却过程的p-v图和T-s图选择最佳压力比还有以下好处:(1)各级压缩功耗相同,其动力选配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2)各级压缩的温升相同,各级间冷却热负荷相同,即各级间冷却器的换热量相同;(3)各级气缸排温相同,多级压缩的终温低(终温等于第一级压缩过程的排温,压气机终温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60~180℃,否则会引起润滑油变质,影响润滑效果,甚至引起自燃、爆炸等严重后果)。因此,当要求的增压比较高时,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不仅能提高容积效率,而且在选择最佳压力比的条件下,还有上述好处,这对于压气机的设计和运行都是有利的。例8.1一单缸活塞式压气机的气缸直径D=100mm,活塞行程h=125mm,余隙比C=0.05,从大气中吸入p1=0.1MPa,t1=20C的空气,经过n=1.25的多变压缩过程压缩至p2=0.4MPa。若机轴转速N=600r/min。试计算(1)压气机的容积效率及气缸的有效容积;(2)每分钟的产气量;(3)压气机的理论耗功率。解(1)由公式(8.4)求得压气机的容积效率为%84.898984.011.04.005.011125.11/112nhcVppVV气缸的有效容积为)(1082.84125.01.014.38984.043422mhDVVe(2)每分钟的产气量(转速×每循环吸入的空气质量)(kg/min)6293.02932871082.8101.06004611TRVpNqgem(3)由教材表3.2中公式求得压缩1kg空气所消耗的理论功为(kJ/kg)338.1341.04.01125.1293287.025.111)(125.1125.1112121nnggtppTnnRTTnnRwZppzopt116压气机耗功为负的技术功,即(kJ/kg)338.134ctww压气机的理论耗功率为(kW)409.160338.1346293.060cmwqP例8.2实验室每小时需要2t压力为6.4MPa的压缩氮气,设进气压力p1=0.1MPa,温度t1=27C,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n=1.2,若余隙比C=0.05,且要求容积效率不小于75%。求:(1)确定压气机的级数及最佳压力比;(2)压缩终了的排气温度;(3)若每小时生产1000kg氮气,求压气机的理论耗功率;(4)级间冷却器每秒钟的散热量[取氮气的cp=1.04kJ/(kg·K)]。解(1)因所需的总压力比较大,因此应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先假设采用2级压缩,其最佳压力比为对应的容积效率为%72.767672.01805.01112.11/112nVppC采用2级压缩满足要求,最佳压力比为8。(2)由于多级压缩、级间冷却每级压缩的排温相同,方便起见,由教材表3.2中多变过程不同状态间状态参数的关系式,求得第一级的压缩排温即为压缩终了的排气温度,即K)(3.4241.08.03002.112.111212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