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防治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牛羊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牛羊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发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掌握牛羊常见寄生虫的病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掌握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学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达到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1.会在牛羊的生产及过程中及时发现、诊断疾病,并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2.会瘤胃穿刺术。3.会牛的常用给药方法。4.会制订防疫计划。(三)教学内容与要求项目一牛羊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共患传染病掌握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巴氏杆菌病、破伤风、炭疽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任务二牛常见传染病掌握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牛恶性卡他热、犊牛大肠杆菌病、牛放线菌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预防措施。任务三羊常见传染病掌握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羊痘、羊链球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项目二牛羊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共患寄生虫病掌握肝片吸虫、绦虫病、包虫病、脑多头坳病、血茅线虫病、食管口线虫病、肺线虫病、蜻病、阔盘吸虫病、蝉病、双腔吸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任务二牛寄生虫病掌握伊氏锥虫病、牛泰勒虫病、犊新蛔虫病、牛皮蝇蛆病、牛梨形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任务三羊寄生虫病掌握羊鼻蝇坳病及羊蝇蛆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项目三牛羊常见普通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掌握牛酮血病、询楼病、骨软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任务二牛羊常见中毒性疾病掌握尿素中毒、有机磷中毒、氟乙酸胺中毒、黑斑病红薯中毒、马铃薯中毒、氢氰酸中毒、青冈叶中毒、毒芹中毒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任务三牛羊常见内科病掌握食道阻塞、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心包炎、胃肠炎、感冒、中暑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任务四牛羊常见外科病与产科病掌握难产、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卵巢囊肿、乳房炎、腐蹄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四)教学实施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教学时数安排建议表序号模块项目学时数项目讲授技能模块1牛羊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共患传染病128430任务二牛常见传染病1073任务三羊常见传染病8532牛羊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共患寄生虫病129321任务二牛寄生虫病642任务三羊寄生虫病3213牛羊常见普通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117447任务二牛羊常见中毒性疾病1073任务三牛羊常见内科病1495任务一牛羊共患传染病1284合计98663298机动4总计1022.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切实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采用项目教学,以学习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2)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应用挂图、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牛羊病防治技术。(3)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专业教室、实验室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掌握牛羊病防治的基本操作技能。(4)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际操作的容量。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加强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项目的训练,按照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客观规律,精讲多练,做学一体。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5)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牛羊病发生的规律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教学内容的时序安排可以作必要的前后调整。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6)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别安排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3.教材编写建议(1)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要和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性。(2)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不仅要充分体现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内容,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开发、模块设置。(3)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保证教材先进性,充分体现教材编写要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4)教材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五)考核与评价1.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2.采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等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自评、互评及师评等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应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心智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