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89-123QQ咨询:4006089123联系地址:西安市高薪技术开发区锦业路1号绿地SOHU同盟B1805室创新医学网(www.yixue360.com)吉林医学22期电子版会阴侧切口缝合前两种处理方法效果比较李惠勤(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质控科,广西梧州530031)[摘要]目的:比较会阴侧切伤口缝合前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与采用0.5%甲硝唑溶液冲洗会阴、阴道切口处两种方法的优越性。方法:将同时期内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6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0例,为缝合前采用0.5%甲硝唑溶液冲洗会阴阴道切口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会阴阴道切口组,产后治疗护理基本相似。对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切口感染例数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产妇产后并发切口感染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会阴侧切伤口缝合前采用0.5%甲硝唑溶液冲洗,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减轻产妇痛苦,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关键词]会阴侧切口,缝合前冲洗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在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会阴严重裂伤,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等方面有显著疗效,适时的会阴切开有益于母婴预后。但由于会阴切口离肛门近,容易受到胎粪及羊水污染,而容易引起切口感染。我院产科采用两种溶液在缝合前对切口进行冲洗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680例初产妇,孕周35~42周,年龄18~43岁,新生儿体重2.0~4.6kg。将6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应用0.5%灭滴灵冲洗伤口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组)各340例。两组间年龄、孕周、产程长短、受到羊水胎粪污染的程度、胎儿的体重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会阴侧切顺产后,缝合伤口前,观察组应用0.5%灭滴灵冲洗伤口,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其他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措施相同。观察两组产后发生伤口感染的例数。1.3会阴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有下列之一即可诊断[1]:①切口有红肿、热、痛,针孔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和/或伴有发热≥38℃,②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0.5%灭滴灵冲洗组),切口发生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组),P<0.01,两种方法切口发生感染率比较:观察组340例,正常愈合338例(3%),对照组340例,正常愈合309例(23%),χ.2=14.98,P<0.01。3讨论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的小手术,在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术已被广泛应用,但临床上常会出现会阴侧切口裂开或感染等,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本院对产时会阴侧切口除了进行常规的处理如肥皂水,清水,碘伏冲洗外,缝合前采用0.5%的甲硝唑冲洗侧切口,减少了会阴侧切口的感染机会。10%~17%[2],虽然会阴侧切术后切口较小,但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前近尿道,后近肛门,加上产时羊水及胎粪污染,极易引起感染。②随着家化式产房的推广,分娩过程更加人性化,允许丈夫或家属进入产房,产房内空气及物表细菌总数容易超标,会增加会阴侧切术后感染机会。③医护人员手的带菌率为40%,产程长,反复肛查,阴道内诊等操作均会增加感染机会。④产时常规进行的肥皂水,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89-123QQ咨询:4006089123联系地址:西安市高薪技术开发区锦业路1号绿地SOHU同盟B1805室清水,碘伏依次消毒,用甲硝唑冲洗切口后缝合,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伤口愈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3]。⑤会阴切开及生殖道的感染多为厌氧菌感染,盐水冲洗只能起到清洗胎粪及羊水的作用,没有杀菌作用,而甲硝唑有广谱抗厌氧菌的作用,因此,用甲硝唑冲洗切口后缝合,可减少污染,同时具有抑菌及杀菌作用,预防细菌感染,有利于伤口愈合,降低切口术后感染发生率。我院产科通过对比性的研究,发现采用0.5%甲硝唑冲洗会阴侧切口,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侧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方法简单,费用低,容易推广。4参考文献[1]陈萍,陈伟,刘丁.医院感染学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2]凌艳姣.会阴侧切伤口三种缝合方法硬结发生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59.[3]刘红,张春东.甲硝唑在会阴侧切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2):1287.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疗效观察杨火莲(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广东茂名525000)[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补液、解热、镇咳、平喘、雾化等对症处置。对照组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自拟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增加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效肺炎支原体(MP)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不仅可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还可以导致肺外其他系统的多种并发症[1],是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肺炎。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并可引起地区性流行。2008年10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60例。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3],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萍芬主编《中医儿科学》中有关“咳嗽-痰热闭肺型”辨证标准,即高热烦躁,气促鼻煽,咳声重浊,喉间痰鸣或痰中夹血,面赤口渴,胸高腹胀,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显于气关,舌底脉络充盈紫暗,③经X线胸片证实不同程度的肺部炎性反应表现,④经冷凝集实验及支原体抗体血清检测MP-IgM阳性,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显效,⑥年龄3~14岁。本研究共纳入160例,其中男96例,女64例,年龄3~14岁,平均(5.82±3.67)岁,病程3~21d,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者112例,低于正常值者31例,高于正常值者17例,血沉增快52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均为阳性,X线胸片均提示肺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及辅助检查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补液、解热、镇咳、平喘、雾化等对症处置。对照组加用阿奇霉素5~10mg/kg加0.9%NaCl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停药4d,再口服阿奇霉素片剂[10mg/(kg•d)],1次/d,连用3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自拟方治疗,方药组成:桑白皮10g6g,款冬花10g,前胡10g,白前10g,苏子10g,黄芩10g6g,苍术10g,地骨皮10g,地龙10g,半夏6g。以上诸药水煎服,取汁约150ml,3~5岁1剂分1.5d服,5岁以上1剂1d服,3次/d。两组患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89-123QQ咨询:4006089123联系地址:西安市高薪技术开发区锦业路1号绿地SOHU同盟B1805室儿疗程均为14d。1.3疗效判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与治疗》[4]拟定:痊愈:体征正常,咳嗽消失,X线胸片示肺炎已吸收,MP-IgM转阴,显效:体征正常,偶尔咳嗽,X线胸片示肺炎吸收期,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体征正常,咳嗽减轻,X线胸片吸收不明显,无效: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计算。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3讨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感染后可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临床常反复发作和迁延难愈。中医药古籍无“支原体”记载,依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肺炎咳嗽”、“喘证”范畴,其病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曰:“喘而无涕,兼之鼻煽”,称为“肺炎喘嗽”。《证治准绳•幼科》载有“无价散治风热喘促,闷乱不安,俗谓马脾风。”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在于外感风寒、风热从皮毛口鼻而入,侵犯肺经。小儿素体阳盛,感邪后易从阳化热,临床以风热犯肺,痰热闭肺证多见。临床治疗西医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并佐以中医清泻肺热、降气化痰。方中桑白皮能清泻肺火,平喘止咳兼泻肺中水气,黄芩善清上焦肺热,半夏辛温而燥,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苍术可健脾燥湿,运脾补虚,使脾健而痰消,地骨皮清肺热,导气火,柴胡能疏泄气机,使肺之气机疏畅,冬花、紫菀、苏子、地龙、前胡、白前具清热泻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4参考文献[1]吴移谋,叶元康.支原体与支原体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128.[2]杨结平,盛俐,姚君,等.应用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1例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12):4535.[3]吴瑞萍,胡亚美,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1.4]国家卫生部.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与治疗[S].上海: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20-127.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计数对产科DIC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苍忠齐.1,蔡奕蓉.1,徐成轩.1,张庆.2,刘爱忠.3(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北京100089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门诊部,北京100089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检测的意义,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的有效实验室指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正常妊娠妇女20例及发生DIC的孕产妇6例,分别采用STAGO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采用Sysmex公司生产的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DIC孕产妇血浆中D-二聚体显著增高,抗凝血酶Ⅲ活性减低,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血小板计数10010.9/L,并进行性下降。结论:及时检测孕产妇血浆中的D-二聚体、AT-Ⅲ、Fib、血小板计数,有利于DIC的诊断,从而提高DIC救治成功率。[关键词]孕产妇,D-二聚体,AT-Ⅲ,Fib,血小板计数,DIC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89-123QQ咨询:4006089123联系地址:西安市高薪技术开发区锦业路1号绿地SOHU同盟B1805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组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体内凝血酶和纤溶酶并存,以出血、血栓及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正常妇女妊娠及分娩期体内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变,血液中凝血酶、凝血因子和Fib含量增加,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易导致产科DIC的发生。由于多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诱发产科DIC,而导致的产后大出血,则是产科危及产妇生命的主要原因。产科意外(如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等)被认为是DIC最主要的病因,约占50%。D-二聚体和Fib是体内高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