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楼记要点一、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二、词语积累1、生字、拼音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2、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2)、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3、一词多义:(1)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岳阳楼之大观(景象)(2)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万事俱备(准备)(3)开:连月不开(放晴)日出而林霏开(散开)(4)一:长烟一空(全,都)一碧万顷(一片)在洞庭一湖(整个)(5)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6)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因)(7)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8)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4、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俱兴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浩浩汤汤先忧后乐气象万千波澜不惊春和景明皓月千里三、课文内容理解(用课文语句填空)1、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3、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5、“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哪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7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②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8、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②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9、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10、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是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2、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13、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14、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5、《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6、“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②、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17、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18、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19、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2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四、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4、“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5、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6、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7、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8、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9、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10、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3襟。11、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以物喜,以已悲。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16、“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照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17、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8、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20、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1、请你简单评价一下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待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则,在封建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从本质上讲,他的“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22、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23、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24、“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5、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26、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27、文中如何描写洞庭湖的全景?4从空间角度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从时间角度写“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28、“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探究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探究目的:引出主旨,借题发挥表达作者的胸襟和抱负。29、“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①对“古仁人”向往敬慕②对滕子京规箴劝勉,点明写作意图。③对世上像古仁人一样的人越来越少的慨叹。30、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的写法的作用:使内容充实,感情丰富,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有又惆怅悲沉的抒情。31、本文句式骈散结合的作用:本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五、结构梳理:1、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2、结构图解:六、课文分析:1、主要内容(文章主旨):文章叙述了作者应友人之托为重修岳阳楼之事作记,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对友人的规箴和慰勉之意。2、思路(1)文章由叙事引出写景,再转入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2)思路叙事: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作记缘由。描写:岳阳楼周围景色引出览物之情全景—阴冷之景—悲晴明之景—喜议论抒情:阐述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