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托马斯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作者简介《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字词积累鳟(zūn)鱼迄(qì)今蜂窠(kē)毗(pí)邻乱窜(cuàn)鲱(fēi)鱼阈(yù)值梗(gěng)节蚁冢(zhǒng)拱券(quàn)苜蓿(mùxu)蹩脚(bié)合作探究1.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物?在作者眼里,生物的社会是怎样的?主要有蚂蚁、蜜蜂、鲱鱼和粘菌细胞等,在作者眼里,它们好比是一个小型的人类社会组织,有组织,有纪律,能做到事半功倍。浏览课文1~3自然段:赏析下面两段文字,并找出两段文字的联系。(1)从适当的高度往下看,大西洋城边青天白日下的海滨木板路上,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象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1)把人比成昆虫(2)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象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2)把昆虫拟人化相似2、是不是每个生物学家都同意生物也有社会组织这个观点?“它们倒更象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讽刺了某些生物学家保守的心态,他们认为昆虫有异于人类,只能像一些机器。“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文中是怎样强调个体的蚂蚁结构简单的?1、使用极其简单的科学术语:神经元、神经节2、使用修饰限制语:那么几个、几根、不过是一段讽刺、轻蔑【群体】“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压压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这是智慧,某种活的计算机”从蚂蚁的群体活动中仿佛看到它们的思考、筹划、谋算。赞赏【群体】“建造蚁丘、恢复遭破坏的蚁丘时。群体变大时,智慧也随之增加有些生物的活动具有一定组织性、社会性赞赏阅读5~10自然段,回答:作者在这几段中论述了什么?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穴:单个几只数千讽刺、轻蔑有点意思智慧活动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好象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结论:群体变大时,智慧出现有条不紊白蚁:建筑仅两三只数量增多并无结果建筑完工(井然有序)结论: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也随之增强蜜蜂:单个采蜜分群系于集体整齐划一其他生物:黏菌,鲱鱼,飞鸟结论:同样是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的阅读课文第11自然段:赏析以下几段话。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结论:人类之间的团结性和协作性比不上其他生物世界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阅读课文最后几段:赏析以下几句。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时,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结论:强调集体的力量及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交流、合作人类社会生物(昆虫)世界相似团结一致、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人类应该降低格调、团结起来、相互交流、克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对比对比行文思路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第一部分(1~3):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第二部分(4~10):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不仅是个体的存在,还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第三部分(11~14):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语言特点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这些句子含蓄地揭示了昆虫天然构造的精巧,对昆虫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甚至有些神奇的功能形容为“魔魔道道”,对昆虫的喜爱之情,不难品出。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蚂蚁与人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小”“大”之差如此强烈,但人却为蚂蚁伤透脑筋,但蚂蚁并未明显危害人类,这种“为难”是人的自大狂妄的心态所使然。本句通过“小”与“大”的对比,造成强烈的艺术反差,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明晓作者的用意。(3)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这几句话把在科学探索过程的后期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以及成功之后的兴奋用形象直观的语言表述出来,作者通过绘声绘形的漫画式手法,产生一系列的幽默效果。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