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兴隆一中李建民以兴隆一中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认真围绕各处室计划开展活动,结合学科特色,积极主动地开展高一地理备课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生为本,转变教学理念,抓好常规教学。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有效性。1、把握教材,分析学情:本学期教材为湘教版必修1,教学内容是自然地理及其相关知识部分,主要介绍宇宙中的地球、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貌等地理自然现象,要求学生能逐步掌握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和数据、综合分析等技能。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且与数学、物理等学科有一定联系,教与学的难度都较大,教师必须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能力培养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不断更新,更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一学生由于年龄、习惯、学习态度、地理基础等方面参差不齐,加之学科间的知识不匹配,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都较薄弱,虽然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教材以专题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对知识点不易理解和掌握。2.通过分析学情,结合学校的要求,现制定高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备课组活动按照学校3315的要求,坚持每周安排一次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时间定为每周四上午,每次轮流由一个教师作为主备课人,并做好备课组工作记录,定期及时将集体备课资料上传。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本组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渗,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使全组教师共同进步。做到备课组内“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以及教学质量。(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的设备和资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并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和学习。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和交流,分享对课堂教学的体会和反思,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改进或重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重点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共同研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或方法途径。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地理必修1的教学内容知识容量大、难度深,且本学期教学课时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并及时调整,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结束新课讲授,以保证期末考试的复习备考时间。确定集体备课主讲人,内容及时间。确定公开课主讲人,内容,时间。(详见下表)课堂教学检查:形式为随堂听课。检查结束后向教导处提交各授课教师教学设计、听课教师评价表和书面评价意见。教学设计检查:内容为本学期教学设计。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检查。2017-09-05兴隆一中兴隆一中高一地理备课组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主要教学内容课时制学案18.8-9.3学前教育,地球经纬网知识6李建民曹金霞熊凤琴曹素青29.3-9.10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影响2李建民2李建民39.11-9.18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6曹素青曹金霞49.19-9.262熊凤琴59.27-10.8第一章单元测验2李建民610.9-10.16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3熊凤琴710.17-10.23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2曹素青曹金霞810.24-10.30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4曹素青曹金霞910.31-11.6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3熊凤琴1011.7-11.13期中测试、阅卷、试卷评讲等2李建民1111.14-11.20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期2曹素青曹金霞1211.21-11.27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李建民1311.28-12.4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章第一节地表形态的塑造2熊凤琴1412.5-12.11第三单元检测、评讲。2曹素青曹金霞1512.12-12.18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2曹素青曹金霞1612.19-12.25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2李建民1712.26-1.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曹素青曹金霞181.2-1.8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单元测验。2熊凤琴191.15复习迎考2曹素青曹金霞201.15复习迎考2李建民21、221.16期末测试、阅卷等2(注: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昼夜更替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