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3.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青春的sháo华,端坐巢湖一隅,灵魂就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梦幻般的气息中。怀想那些打鱼晒网、采莲割苇的日子;多少次,曾经,一个湖畔少年在漫漫无垠的水域,在飞檐黛瓦,石板桥边;青春校园里一些吴侬软语,一段灿烂、温宛且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在红尘中,逐渐演化成逝水一种。来与不来,见与不见,巢湖,你都是我心里最宝贵的一片湿地。(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áo()华一隅.()无垠.()(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3)“漫”在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段中“漫漫无垠”的“漫”的意思是()A.水过满,向外流B.到处都是,满、遍C.不受约束,随便D.莫,不要(4)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意。来与不来,见与不见,巢湖,你都是我心里最宝贵的一片湿地。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朗读者》节目上,主持人董卿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令人钦佩。B.小祁英俊帅气,风度翩翩,但对人对事过于苛求,经常吹毛求疵。.....C.端午节到了,妈妈提醒小贞吃粽子、挂莒蒲、熏艾草;小贞却不以为然....。D.六月的澄碧湖,水波荡漾,周边的树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风景宜人。3.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同英雄伟大动机相伴随的,往往是伟大的社会效果”。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透过长征将士,;走近抗战军民,;品读革命故事,。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①人们更深刻理解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2②人们惊叹于以钢铁的意志战胜严重的饥寒、肆虐的疾病、凶恶的敌人③人们感佩于誓死保卫家园一寸山河一寸血二、古诗文默写。(8分)4.古诗文填写。(1),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3),路远莫致之。(汉佚名《庭中有奇树》)(4),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吾视其辙乱,,故逐之。(《曹刿论战》)(7)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三、阅读(42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5-6题。(6分)探春黄庶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①待春来。东风便试新刀尺②,万叶千花一手裁。【注释】①杯具:饮酒的用具。②刀尺:裁剪衣服的工具。5.“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6.赏析“万叶千花一手裁”中的“裁”字。(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3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约定B.相委.而去委:舍弃C.下车引.之引:拉D.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8.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下车引之.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择其善者而从之.D.远近称之.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B.甲文中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C.甲文中“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乙文中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三)现代文阅读(26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10分)中国家谱潘道正①家谱又称为族谱、宗谱、家乘等,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计有5万多种,其中又有2万多种家谱流落海外。家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娃氏源流、家族迁徒、世系4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历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曾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统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后有家,比家而后有国,比国而后有天下。”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不仅具有一定的形式与内容,而且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持久的社会文化效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②中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魏征《隋书·经籍志》有记载。秦统一天下后,原有的王侯将相失去世袭势力,社会格局重新划分,制谱有了其必要性。不过先秦时,家谱体例简单,一般只按世系先后记述宗族人名和交代人物关系。汉代以后,加谱不仅记世谱,而且记姓氏起源及官职等。汉代初期问世的《世本》有“叙黄帝祖世所出”,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迁居、名号等,被认为是中国家谱的首创之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制定家谱为官方掌握,官方的重视使修谱之风盛行。当时门阀等级森严,流行以婚姻集团为核心的综合家谱。在唐代中后期,民族大融合,门第更替,谱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且私家修谱逐渐流行。到了宋代,中国家谱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宋代许多文人学士都积极参加修谱并创制谱例,著名的“小宗谱法”和“大宗谱法”就是由欧阳修和苏洵两个大文学家创立的,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前代相比,其功能由以往的“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本族伦理教化作用。在这一时期,私家修谱进一步发展,取代了官方修谱,成为家谱主要的编暴方式。明清时期,私家修谱蔚然成风,家谱的形式结构、内容也更加完善精密。一部体例完备的家谱大约包括谱名、谱序和凡例等30多项。③家谱的价值主要有两个:一是丰富的史料价值:二是具有纽带作用,即所谓“家之有谱,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中国人有着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这跟千百年来家谱的维系有很大的关系。(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作品有改动)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魏征的《隋书·经籍志》是中国第一部家谱。B.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所以一直被官方所掌握。C.宋代文人学士积极参加修谱并创制谱例,欧阳修创立的“小宗谱法”对后世影响很大。D.明清时期的家谱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形式结构、内容已经非常完善精密。13.阅读第②段,概括各时期家谱的内容或功能。(4分)514.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要查询一个人的相关信息非常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认为还有制谱的必要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8题。(16分)等鱼断气胡展奋大概是1969年前后,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肝病一向有“女怕脸肿,男怕脚肿”的说法,除此之外,她还伴有黄疸、全身乏力、脾肿大等症状。当时医生授一消肿利水的奇方——鲫鱼汤。医生认为,患者急需补充优质蛋白。既是优质蛋白,又能消肿利水的,首推鲜活鲫鱼,且要三两以上,药效才好。这可难住了父亲,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自由市场购买,说是市场,其实就是鱼贩的流动摊位,如同间歇泉一般地时隐时现。更要命的是,因为“历史问题”,父亲还是“戴罪之身”,常去黑市是犯忌的。但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買鲫鱼。买回来后,他马上开始操作,先是为母亲“退黄”,按每碗鱼汤一百克鱼计算,剖二百克鲜鱼熬约三十分钟,待骨肉分离时捞出骨渣,这时鱼汁呈白色,略注黄酒与蜂蜜,再熬十分钟,倒入两碗,早晚服用。十天后,母亲脸部的黄疸消退,再服十天,两眼黄疸大退,月余黄疸全消。他们即去医生处报捷,医生看了一眼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当时他的月收入才三十六块,但时值冬令,鲫鱼原本就少而贵,鲜活的、三两以上的更贵,每天一条,总得八毛钱左右,甚至一元,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把家里掏空了。“一定要活鱼吗?”父亲只问了一句。“当然!”医生顿了顿,又说,“刚咽气的也行。父亲一回家就去了黑市,而且很久没回来,母亲不放心了:“怎么回事呢?阿二去看看吧!”天已摸黑。路灯下,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那时卖鱼的都把鱼放在搪瓷盆里,以便稍有风吹草动就提盆走人。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二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此时的西北风像野兽一样咆哮着,父亲蜷缩着冻得簌簌发抖的身子,但仍然坚定地蹲着。见我在他身边蹲下,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然后附着我耳朵悄悄地说:“我在等鱼断气。”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黑市的规矩,鱼一死,就腰斩而沽,一条一元的鲫鱼就可能暴跌到四五毛。天越来越冷,也越来越暗,搪瓷盆里的鲫鱼,盖着水草,那腮帮子还在一口气、一口气地翕动着,越来越缓,越来越缓,忽然它不动了。6父亲胜利似的叫起来:“看!它不动了!”鱼贩恹恹地叹了口气:“好吧,拿去吧,算我输给侬!然而父亲还没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飞快地抽出一把剪刀,钱还没付,就一刀刺入鱼腹,剐出鱼肠,那鱼心还在一翕一张呢。“马上放血,和活鱼有什么两样呢?”他得意地对我眨眨眼,那鱼贩见状,眼珠瞪得老大,傻了。这以后,父亲就成了“老蹲”,只要有耐心,鱼贩到后来都会主动招呼他:“过来吧,老胡!”西北风还是没有饶过他,大概第一天蹲守时他就着了凉,以后他天天拖着清鼻涕去蹲守,撑了十天左右终于倒下了,发高烧到四十度。眼见母亲的浮肿在慢慢消退,不能功亏一篑,父亲决定派我去蹲守。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长大后读书,每每读到“仗义每多屠狗辈”,我便会想到他们。大概一个月后,母亲的浮肿全然退去。那是1969年上海的冬天。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选自《读者》2017年24期,有删节15.仔细阅读全文,把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3分)①()→②父亲去黑市买鱼,初见效果→③母亲仍需鱼汤滋补→④()→⑤“我”替换父亲去黑市等鱼→⑥()16.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1)医生看了一眼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2)那鱼贩见状,眼珠瞪得老大,傻了..。17.品味下面语句,简要分析这句描写在表达上的妙处。(4分)那腮帮子还在一口气、一口气地翕动着,越来越缓,越来越缓,忽然它不动了。18.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5分)第一种:赞扬了父亲面对困难绝不放弃的顽强精神。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