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湘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这样有利于农业的多样化经营;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a、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便于同中亚、西亚等国家直接往来;b、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得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C、沿海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能跟别的国家对比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4′N)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N)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相交处(135°E)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跨五个时区。4、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5、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临的国家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要能填图)。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上海的崇明岛,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侧是台湾海峡。(在右图中填出这些地理事物)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和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北京;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也是跨经度最广的省区;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海南省;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位置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位置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广东,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辽宁省和山东省。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4、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及行政中心、位置、轮廓:(参考P7图1—5及P8,34个省级行政区的大体位置、名称、行政中心、简称都要掌握)在下面空白地图中填出34个省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我国濒临的四海一洋,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第三节:中国的人口1、根据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是印度。2、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3、为什么建国以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建国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人口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该线的东南人口密度大,西北人口密度小。第四节:中国的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2、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分布。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3、常见的民族乐器及风情长鼓(朝鲜族)、两面鼓(傣族)、马头琴(蒙古族)、合欢萧(壮族)、冬不拉(哈萨克族)、神鼓(藏族)、鹰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芦笙(苗族、侗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传统三项活动是摔跤、射箭和赛马;泼水节(傣族)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我国地势的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3、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使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4、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我国东西部之间交通的影响:沟通了交通,方便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5、我国大型的水电站往往建在两级阶梯的交界出,这是因为这里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6、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填出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7、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8、构成地形骨架的是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9、我国主要的山脉分布:(在下图中记住各山脉的位置、走向,并在图中合适的位置填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三大半岛、濒临的海洋、海峡)10、根据上图完成下表:山脉西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横断山云贵高原北侧地形区南侧地形区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秦岭四川盆地11、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划分以下几种类型:(结合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记忆)①东---西走向(三列):(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东)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④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尼交界处)12、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里土壤肥沃,开发历史长,2/3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都集中在这里,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13、我国的四大高原的地表特点: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青臧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山间多梯田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风吹草低见牛羊”14.填出下图中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15、我国各种地形所占面积比例山地:33%高原:26%平原:12%盆地:19%丘陵:10%16.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按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的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其中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山区多集中在西部地区。17、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因素---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利因素---不利于发展种植业。18、山区在开发利用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国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矿业、旅游业和电力工业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但是,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19、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崩塌、泥石流、滑坡,植被遭到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坡度大,不宜发展种植业。青藏高原边缘地区,例如云南和四川西部,是泥石流多发地段。20、开发和保护山区,应注意哪些问题?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宜耕作等。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21、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海拔、和基本特征(结合地图记忆)①四大高原地形区名称分布及海拔特点青藏高原我国西南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西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我国最大、世界最高;被称为“世界屋脊”2.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内蒙古高原我国北部(祁连山麓—大兴安岭、国界线—古长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1.我国第二大高原;2.地势坦荡、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土高原祁连山东端—太行山,长城—1.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秦岭,平均海拔1000--2000米2.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云南东部、贵州大部,平均海拔1000—2000米1.地势西高东低;2.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喀斯特地形发育。②四大盆地地形区名称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我国第一大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有我国第一大沙漠---踏克拉马干沙漠,“西气东输的起点”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北、阿尔泰山西南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西北部因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四川东部内部多低山、丘陵,有“紫色盆地”之称③三大平原地形区名称分布及平均海拔主要河流特点东北平原西起大兴安岭,东到长白山,北起小兴安岭,南到燕山,南临渤海。200米以下。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我国最大,地势坦荡,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华北平原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50米以下海河、黄河、淮河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50米以下长江及其支流东西狭长,带状分布,河湖密布;“鱼米之乡”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我国的气候特征是: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2、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由于纬度的影响,南北气温呈现出一定的差异。3、我国气温分布的规律(特点)是:冬季------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气温温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4、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它的地势海拔很高而造成的。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漠河。(纬度因素)5、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在这条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在这条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南北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6、“三大火炉”是指南京、武汉、重庆7、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相差很大?(1)受纬度影响,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冬季阳光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比南方少,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2)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8、为什么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夏季,阳光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获得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9、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结合下图记忆会填图10、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温度带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亚热带一年两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等热带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1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12、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或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13、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