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类题目抓分“五大技巧”语文结束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类题目抓分“五大技巧”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编者按]由于广东高考每年都对此做专门考查,加之准确断句与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断句知识的梳理,以提高考生的断句能力,进而提高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般说来,断句要依照以下三项原则:一要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二要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三要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文段,加上正确的标点。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给文言文断句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培养良好的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除此之外,可从以下6个方面找标志性词语进行断句。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1.寻名词通读文段,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等。可结合这些进行断句。[典例1]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新序·杂事第一》)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解析:通观该句,共有两个名词:楚庄王、群臣。句子的意思是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楚庄王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答案: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2.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的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断句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典例2]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句子断句。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选自王安石《上人书》)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解析:这一语段中,位于句首的虚词有“亦”,位于句末的虚词有“矣”“者”“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答案: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参考译文: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合使用;如果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结果也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3.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作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典例3]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晦气撞而出矣问晦气何能自来曰适在街上信步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遂拾之问曰然则罪何至尔复对曰绳头还有一小牛问者愕然(摘自《雅俗同观》)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解析:以上文段是盗牛者与其熟人的一次对话,文中共有三问三答,给断句提供了方便,结合文意,本段的文字断句就不难了。答案: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晦气撞而出矣/问/晦气何能自来/曰/适在街上信步/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遂拾之/问曰/然则罪何至尔/复对曰/绳头还有一小牛/问者愕然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参考译文:有个偷了牛被抓的人,他的朋友探望他而问他道:“你因为什么事被抓?”他回答说:“晦气碰出来的。”熟人问:“你的晦气怎么能自己来呢?”他说:“我正好在街上散步,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它有用处,于是把它捡起来了。”熟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什么罪呢?”他又答道:“绳头上还拴着一只小牛!”问的人露出一脸惊讶的神情。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4.依结构有些要求断句的文段在结构上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关系:或并列关系,语句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或总分关系,语句间会有中心句与支撑句,在支撑句的展开上一般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转折关系,语句间的转折会从语意上体现出来,有时也会有鲜明的词语提示(如“而”“然”“然则”等);或因果关系,语句间会有隐含的因果联系,在表因与果的语句间,一般是要停顿的。把握了语段内容后,参考语段的结构与逻辑关系,可以断开句读。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典例4]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解析:通读这句话,可发现所断句子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句中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是总说句,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道”,据此便可准确断句。答案: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参考译文:君子在礼仪上所注重的有三点:整肃仪容举止,就会远离粗暴和怠慢;端庄脸色神情,就会近于诚信;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和乖戾。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5.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典例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解析:找出画线句中的“浩如江河之停蓄”“烂如日星之光辉”“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这些对称句,断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参考译文:像先生这样具有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6.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典例6]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司马光《训俭示康》)解析:句子中的“……也”这一判断句式有助于准确理解句意并断句。答案: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参考译文: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恶。”“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此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会为外物所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使他的家室变得丰裕。特别提醒:有时并不能孤立地运用某一种断句方法,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以便断得更准确。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三维综合演练练题型+悟技法+防失误1.阅读短文,完成题目。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识鉴》)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解析: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答案:C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2.阅读短文,完成题目。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节选自《大学》)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B.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C.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D.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三维综合演练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技巧四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语文结束解析: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