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什么病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什么病文/邸晓兰作者简介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这是一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但不是精神病。表现为进食行为异常,通常为神经性厌食或贪食,或二者交替出现。多见于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妇女。神经性厌食的病人自己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这种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多在13~25岁期间发病,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这种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有些差异,以欧美等西方国家报道的患病率最高。在各种不同年龄及人群中患病率也不相同,我国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尤其在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是城市,患病人数明显增加,这些病人多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病程最短则半年,长则5年以上,表明仍有大量的病人没有来就诊。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症状是无休止地减少体重,惧怕体重增加,闻“胖”色变。尽管该病名称为厌食症,但此类病人并非没有食欲,或更确切地讲不是“吃不下饭”,而是不敢吃。到疾病后期,由于长期不足量的进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患者主要以围绕减少体重进行各种活动,如有意节食,严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质人量,增加每日的活动量,以远低于病人应有的体重标准,常呈现出憔悴,极度消瘦,严重营养不良的躯体状态,相反病人对此感到欣慰或安稳。大部分患者仍认为自己或自己的某个部位还是“胖”,而为此不安,坚持“减体重”的活动,这种状态在医学上称为病人存在体像障碍,他们即使已很消瘦,但病人的眼中仍感很胖。病人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本症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病人节食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症状。神经性贪食的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及性别、年龄分布。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本症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有时神经性厌食或贪食可继发于抑郁症或强迫症,导致诊断困难或在必要时需并列诊断。厌食症诊断标准(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体重指数为17.5或更低,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l项:①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②自我诱发呕吐;③自我引发排便;④过度运动;⑤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病人给自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其病前医生认为是适度的或健康的体重。(4)常可有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3个连续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避孕药),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上升,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5)症状至少已3个月。(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等)。神经性贪食的诊断标准(1)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人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2)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①自我诱发呕吐;②滥用泻药;③间歇禁食;④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如果是糖尿病人,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3)常有病理性怕胖;(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为什么会得神经性厌食症呢?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关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心理因素青春期,女孩伴随第二性征发育而来的是日益丰腴的体形。对此,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有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苗条”的愿望。青春期是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社会观念左右着胖瘦美丑的标准。在文明和发达的社会中,有一种以瘦为美的认识误区。这就是为什么20多年来社会文明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以消瘦为特征的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却呈明显的逐步上升趋势,尤其在某些职业中,如芭蕾舞演员、时装模特中,该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龄)的3~4倍。另外,神经性厌食症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学校。2.个体的易感素质这类患者常常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喜欢追求表扬、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有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某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关系。3.下丘脑的功能异常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低;食欲及进食量的异常,情绪低或烦躁等。家人如何尽早发现由于很多厌食症或贪食症患者暗地里节食、暴食或催吐,他们会以各种借口掩饰或否认相关表现,导致这类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以下是一些危险征兆:过分看重体重,对体重上升表示显著忧虑并且体重有明显波动;体重上下波动幅度经常超过10公斤;暴饮暴食,或者饮食无法控制,但是没有明显体重增加;通过节食,禁食,激烈运动,呕吐,或滥用通便剂或利尿剂;就餐之后频繁使用洗手间;对锻炼着迷;抑郁或情绪波动;腮腺肿大,指节瘢痕和牙釉质腐蚀(由催吐引起);原因不明的低血钾;胃灼热、呕吐、便秘、消化不良;虚弱,精疲力竭;月经不规律,甚至闭经。如何治疗1.补充营养,纠正营养不良严重的营养不良患者可有生命危险。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在严重营养不良状态下,死亡率可高达10%。因而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如果患者拒绝治疗,应采用劝说及强迫方式使其住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时的治疗为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补充血钾、钠、氯,并进行监测。血浆蛋白低下时,静脉补充水解蛋白、鲜血浆等。贫血应补充铁,服叶酸,补足维生素等。由于患者长期不进食,胃肠功能极度衰弱,因此进食应从软食、少量多餐开始逐渐增加,不能急于求成;适当给予助消化药:胃酶合剂,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针炙治疗,也可用小量胰岛素促进食欲及消化功能恢复。病人的体重增加1~1.5千克/周为宜。2.心理治疗要找有经验的专科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找到适应社会的角度及处理和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对健康体魄的概念,标准体重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客观的估价。了解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患者,必要时可请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是心理治疗的另一类型,主要是促进病人体重恢复,可采用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及活动量,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奖励性地给予活动自由,这种方式一般要在医院中当病人体重极低时采用。3.精神科药物治疗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为抗抑郁药。病因学中认为该病可能与抑郁症有关,因此采用氟西汀等新型抗抑郁剂。安定类药物也是常用来调整病人焦虑情绪的药物。这两类药物对改善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肯定的作用。也可合用小剂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以治疗病人极度怕胖、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体形(体像障碍)等,可提高疗效。4.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因此,要力争患者自己主动而密切的配合,才有望获得满意疗效。患者及家人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而不要认为这只是减肥、嘴馋或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早发现与诊治有利于改善该病的预后。神经性厌食症的预后研究提示,在发病约5年后,70%~75%的病人恢复;而病程长于5年者预后不佳;病程4~8年的病人死亡率达5%~8%,这包括由于营养不良衰竭、感染造成死亡,也包括自杀。如何预防本病1.合理膳食,科学控制体重不论是厌食、贪食抑或突发性的暴饮暴食,不正常的饮食习惯很可能让你的健康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想要科学控制体重,不要从节食人手,而是应该合理膳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不吃油炸食品,向“垃圾食品”说再见,同时调整膳食结构,低糖低脂高蛋白,多吃蔬菜水果。2.加强锻炼,打造健美体魄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著名论断。因为帮助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顺利康复而走进大家的视线,也因为曾经是一名雅典奥运火炬手而引起记者关注的宣武医院专家凌锋对于运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推崇:“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像运动这样令人着迷,它是健康、向上、进步的代名词。运动带给人们共同的东西就是积极向上,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了向上的精神,那社会的发展也必将停滞。”因此用科学锻炼来打造我们的体魄才是最健康最美丽的。3.提高修养,合理宣泄情绪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容易出现情绪不稳、焦虑烦躁、沮丧等表现,有些人以暴饮暴食来缓解心理压力,只能带来新的烦恼。应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结交良师益友,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4.健康第一,引领健康时尚当琳琅满目的瘦身机构或产品广告,充斥于各种媒体。它们提供给消费者的错误讯息是:胖代表丑陋、落伍与失败;瘦代表美丽、流行、甚至是成功。所以整个社会疯狂的陷入了减肥的迷思中。而在减肥旋风越刮越凶时,厌食症已成为演艺圈、时尚界挥之不去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