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概念由马斯洛组织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二、产生(人本主义运动)20世界50、60年代,美国掀起一场人本主义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也由此产生和发展起来。这场运动产生的因素有三个:①二战后,美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经济繁荣的背后依然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空虚、道德堕落、少年犯罪、吸毒、种族歧视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简而言之: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生命意义和价值丧失。②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战争阴云不散,美苏军备竞赛和核大战的威胁给人们久经创伤的心理施加更大的压力。③美国社会内部矛盾尖锐,青年人的价值观遭到异化,学校教育受到挑战,社会各界强烈要求教育改革,要求开发人的潜能。综上:面对社会现实,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用外部行为和操作化的原理来解释是不可行的,精神分析生物化的潜意识观也无法解决现实要求。于是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便在马斯洛等人带领下,应运而生。三、哲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识经验,研究人的尊严和价值,研究人的本性。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近代可以从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中找到其理论依据。具体地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来源,起源于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廓尔的神秘主义。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存在主义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马斯洛认为,现象学方法更适合于研究人类个体的现象,因为它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所以现象学方法应成为心理学所适用的方法。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治疗以现象学为基础。他认为,知觉总是有意义的,总是自我现象场所觉知到的现实。因此,要想使心理治疗获得成功就必须使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获得这个自我现象场。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1、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意识经验能向心理学家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他们了解仅靠行为分析无法获得的关于人的内在本性和此时此刻的内在体验。2、人本主义的人性观(1)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人是一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行为动机不断指导着人自我结构趋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有机体有方向的形成倾向,它希望摆脱外界控制而独立,成为自己能够支配的、甚至超越自己的本性。(2)人性是天生善的人本主义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恶论,认为弗洛伊德完全专注于人性的黑暗面,不考虑个体的人性感、自由和尊严。相信人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指导,能对自己的存在方面负责。(3)人性是自主的人为了通过成长而达到自我实现,就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最终责任,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去完善和发展自我。(二)研究方法和方法论1、折中融合的方法原则2、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3、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及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是一种组织结构松散、思想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的心理学运动。和其他心理学派不同,不存在某一位专门的创立者。就美国和欧洲心理学发展史来看,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大致概括为:狄尔泰、斯特恩、斯特兰格、凯利、戈尔德斯坦和奥尔波特等人。而罗杰斯、马斯洛等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成为该主义的领导者。(一)马斯洛与人本主义心理学1、马斯洛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高峰体验与存在性认知学说价值理论2、马斯洛理论的内核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3、对马斯洛理论的评价贡献(1)马斯洛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健康人的心理探讨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2)马斯洛的强调人的高层次需要和内在价值的人格学说,在心理学史上有重要意义。(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局限性(1)马斯洛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把自我实现的人至于理想化中。(2)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3)马斯洛是个人中心论者(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不具有普遍性(二)罗杰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贡献在于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组织,而罗杰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人格的自我理论的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立以及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倡导。1、罗杰斯的理论(1)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罗杰斯认为自我是所有体验的总和,因而是流动的,是经验性而非存在性的。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身结构包括三个部分:●自己的态度和感情,即直接经验到的、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经验;●符合别人的价值观但已全部内化为自己的经验;●符合别人的价值观,但并未被完全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使自己的经验受到歪曲,包含在自身结构中。(2)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罗杰斯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以自我理论为理论假设的心理治疗观。他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疗法直接反映出他的心理治疗观。与传统咨询理论的区别罗杰斯的咨询理论与传统咨询理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在罗杰斯看来,心理咨询的成功并不主要取决于咨询者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而取决于咨询者这个人本身和他对待被咨询者的态度。(3)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治疗关系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将医师与患者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具体来说,医师感到患者是一个具有无条件自我价值的人:即不论他的处境、他的行为、或他的情感如何,都是具有价值的人。医师能让自己对患者有深刻的理解;没有任何内部障碍能妨碍他与患者相处的任何时刻,并能对患者的状况察觉;而且,他还能向患者传达他设身处境的移情理解。医师只满足于提供一种气氛,使患者能有最大的自由变成他自己。罗杰斯认为医患良好气氛的建立有赖于三个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罗杰斯在很早的时候就给心理治疗过程提出了12个步骤,虽然它们看似不同,但在实施过程中是不分开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来访者主动求助。第二,治疗者说明情况。第三,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第四,治疗者能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第五,促进来访者的成长。一旦对方将消极情感表达、暴露出来,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便不断萌生出来;第六,接受来访者的积极情感。第七,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自我。第八,帮助来访者采取决定。第九,疗效的产生。第十,扩大疗效。第十一,来访者的全面成长。此时,双方的关系达到顶点,来访者会主动提出问题与治疗者讨论;第十二,治疗结束。(4)治疗目标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经验,却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性贡献: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局限性: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