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更是向城市输出产业工人、迅速减少农业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更是向城市输出产业工人、迅速减少农业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那么,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呢?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实现有效和稳定的转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虽然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还不能适应现代高技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科技文化知识,缺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只能做“力”所能及的工种,从事体能型劳务,这种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使许多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敢完全摆脱农业,相当多的转移务工具有季节性特点。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工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需求巨大,技能型人才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就业困难,致富无门。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的尖锐矛盾,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策略1、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衡量一个地方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是否富有成效,关键是看就业率的高低。立足市场需求,打造质量品牌,以就业促培训是开展好农民技能培训的关键。要牢固树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思想,用落实就业目标来衡量教育工作的成效。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源头培训。打破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应试教育格局,树立面向社会办教育的新理念。中学和高等学校都应加强实用就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二是从农民转移前抓起,搞好岗前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18——40岁的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转岗就业率为最终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学制,根据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三是以提高输出就业率为目的,着力打造培训品牌。培训职能部门和培训单位要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制定培训规划,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按需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走先培训后输出的路子,促进劳务输出的良性循环。四是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抓好岗位培训。引导用工单位充分认识提高职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而像注重技术革新一样重视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可委托职业培训部门代为培训。五是以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为目的,搞好产业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中老年农民为主要对象。针对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的实际,将培训阵地前移,以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农机维修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2、建立职业培训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起由农业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工作推进机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之中。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培训投入机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民收入整体水平较低,而农民的转移培训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农民个人以及其它社会力量共同承担的合理的、多元的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加大对农民参加培训的补贴力度,并且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适时予以增加。制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对社会声誉好、质量高、办学规范的培训机构以及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其它社会力量,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完善培训经费发放机制。建立培训经费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机制,培训经费与用人单位分摊机制。根据不同的培训类别、培训专业、培训时间确定培训成本,在此基础上确定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的培训费用比例,经培训合格并实现就业的,按事先确定的比例支付培训费用。3、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就业衔接。培训后就业率高低是培训工作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我们抓培训就要提高培训与就业的衔接度。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瞻性预测分析,及时、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为培训提供可靠的基础性信息。其次,培训机构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各自的条件,设立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加强技能培训和劳动就业的联系。第三,要加强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的协作,积极扩大订单、定向和委托等多种培训就业相联系的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效果和最终就业率。第四,要做好深化后续服务文章。在推介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要维护好劳动者的权益,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同时注重跟踪服务,抓好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