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表2广东省遂溪至徐闻公路项目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暂定)承包单位:核工业华南建设建设工程集团公司编号:合同段:A4监理单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致(监理工程师)许逢寿:现报上软基沉降观测方案工程技术、工艺,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审查和批准。附件:技术、工艺方案说明和图表承包人:日期:年月日驻地监理意见:驻地监理:日期:年月日总监办工程部意见:工程部负责人:日期: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审定意见:审定结论: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日期:年月日附注:一般由工程部批准,重要或特殊施工技术、工艺方案承包人报四份,经总监(代表)批准后,报业主一份。注:由承包商呈报三份,审批后总监办的工程部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各留一份,退承包商一份。1广东省遂溪至徐闻公路项目A4合同段(K436+000~K447+000)软基沉降观测方案编制单位:核工业华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湛徐高速公路A4合同段项目部编制日期:二○○九年八月二十五日2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4三、监测组织体系..........................................4四、观测时间和观测频率...................................5五、断面设置..............................................5六、分层沉降观测方案......................................6七、位移边桩观测方案.....................................8八、观测资料汇总分析.....................................10九、成果报告.............................................12十、质量保证措施.........................................14十一、路基稳定安全控制....................................15十二、安全文明环保施工....................................16附件1、软土路基工程数量表附件2、软土路基监测设计及工程数量表3湛徐高速公路A4合同段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本项目属于沈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遂溪至徐闻段,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上,路线经过湛江市麻章区,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境内。路线起点位于遂溪县东坡岭,起点桩号为K396+500,接广湛高速公路源水至东坡岭段,并通过东坡岭立交连通渝湛高速公路,终点于徐闻县徐城城北处G207国道相接。沿线经湛江市麻章区,遂溪县城月镇、岭北镇,雷州市沈塘镇、雷城镇,松竹镇、龙门镇、英利镇,徐闻县下桥镇、徐城镇,路线全长114.302km,总体走向呈南北向。2、本合同段概况本合同段为A4合同段,主线起于雷州市客路镇三角村东面的K436+000,沿港城站至广东侧海缆终点端站500KV输电线路,经碗洋村东面、奋勇农场十队,在雷城镇西北面的奋勇农场八队附近跨越青年运河和G207国道,设雷城互通立交;然后经客路镇张家村东南面、白沙镇西村仔、北坑村、北坡村、谢家村,终于白沙镇冯村东面的K447+000,起讫桩号:K436+000~K447+000,全长11.0km。3、特殊路基处理设计1)浅层软土(1)适用于软土深度为0~2.5m,且软土无上覆层或上覆层较薄的软土路段。采用凊淤换填方法进行处理。(2)换填材料可采用中粗砂、碎石土等符合要求的材料;采用机械振动碾压法碾压,压实度须达到90%以上。(3)挖除的软土可用于绿化用土、中央分隔带用土和复耕,闲置时需弃于指定的弃土场。(4)换填路段的路基填筑按非软基地段实施。2)深层软土处理软土地基处理由稳定性、沉降量来控制,路基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25,其沉降量的控制采用路面完工后在设计使用年限内(15年)的沉降量作为工后沉降(Sr),一般路基Sr≤30cm,对于桥台后20~40m范围内的路堤(其路堤地基处理长度以5~8倍的桥台填土高度来控制)Sr≤10cm,涵洞或通道处(构造物基础两侧各5m范围)Sr≤20cm。软基处理经过对填土高度、工期、软土厚度以及软土的力学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方案比较,全线确定采用袋装砂井方案处理,部分软土厚度小且覆盖层较厚的软土路基采用直接堆载预压的方法。4、软土路基监测设计方案监测项目主要包括路肩沉降板、路中沉降板、坡脚沉降板、测斜管、孔隙水压力计、分层沉降标及位移边桩。观测频率视不同时期而定,其中填土期为每日观测1~24次,预压期第1~4周隔日观测一次,预压期第4周~第三个月每周观测1次,预压期第3个月之后至上路面完毕每半月观测1次,从营运开始至设计观测期隔3个月观测1次,设计观测期为从施工开始至营运期的头2年。具体设置位置见后附件:(1)沉降板沉降板应在凊淤后、填平鱼塘之前埋设完毕,其余项目均应在软基处理后、在填筑砂垫层上的填土之前埋设完毕。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应平整,其下铺设砂垫层。沉降板的测杆及其它项目埋设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应不大于1.5%。沉降板采用钢板;测杆宜为钢管,与沉降板焊接为一体,套管为塑料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也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50cm,为预防施工时损坏沉降板和测杆,在观测仪器周围应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套管外侧面应涂一层醒目的颜色,盖顶加插一面小红旗,以作警戒。(2)位移边桩位移边桩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其中一根位于坡脚处,另一根排水沟外侧。边桩采用砼预制桩,其尺寸、形状见位移边桩大样图。在边桩顶部应预埋不易损坏的金属测头。边桩采用打入法埋设。二、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一)监测目的1、确保路填堤筑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2、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二)监测内容1、沉降监测:由沉降-时间关系,判断路堤的稳定状况,控制填土进度,推算软土的固结度;2、位移边桩观测:由位移关系,直接判断路堤的稳定状况,控制填土进度;三、监测组织体系监测领导小组组长:李燕锋测量组谢道全、林智辉、李勇资料收集分析组张水华、汪标、祝庆军5四、观测时间和观测频率1、软基观测时间以软基处理完成时开始到预压期结束,路基卸载为止,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观测期。沉降、位移桩应加载前应初读2~3次,以取得初始读数。加载时每层填土前后至少各观测三次,填筑间断期3~5天观测1次,预压前期5~10天观测一次,预压后期可适当减少观测频率,观测频率见表2。位移及沉降速率过大的,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应分析原因,加密跟踪观测。相对较安全的情况可适当减少不必要的观测次数。观测频率还应根据地质特点、施工填筑、降雨等情况予以调整,关键时段加密观测,以起到高效、动态指导施工的目的。表2软基观测频率一览表时间沉降标位移边桩加载期间1次/天1次/天加载七天内1次/2天1次/3天加载一个月内1次/天1次/7天加载六个月内1次/10天1次/10天加载六个月后1-2次/月1-2次/月注:①填土速率较快时,每填一层土至少观测2次表面沉降,1次分层沉降,1次位移。②观测频率根据各断面工程地质情况、填筑情况、降雨情况等予以调整,关键时的加密观测,相对安全情况可适当减少不必要的观测次数。五、断面设置为保证软基路段施工期稳定及控制工后沉降,原则上按以下标准进行布设:Ⅰ基本监测断面:沉降板3块,位移边桩4根,布置于全软基路段。Ⅱ重点监测断面:沉降板3块,位移边桩4根,测斜管及孔压;布设于软基较厚路段。按照上述布设原则及设计文件,3、4、5、6标共设Ⅰ类断面17个,Ⅱ类断面10断面;共计沉降板51块,位移边桩68根,测斜管71.5米,孔隙水压力15点。观测设施横断面布设位置见图1。监测断面位置见附件2(软土路基监测设计及工程数量表).6六、分层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准备工作1、水平点布设(1)水平网在布完后进行系统平差,以保证测量精度。(2)每段监测处设置水平点3个,相邻100m设一个。(3)水平点采用直径25mm的钢筋,长度1m,顶端磨园,在选址处挖深0.95m,直径为0.25m洞,放置钢筋后,用标号C25砼灌注。(4)水平点处设置明显标记,妥善保管。2、观测点—沉降板和测杆(1)表面沉降观测点由沉降板、测杆、套管等组成,(2)沉降板采用500mm×500mm×5mm的钢板,中心部位安装一个螺丝接口。(3)测杆直径30~40mm,采用38mm×3.5m的无缝钢管制作,两端制成接头,一端为外丝,另一端为内丝。测杆长1m。测杆与沉降板通过螺丝连接,并用3条直径10mm的钢管焊接牢固。(4)套管采用直径100mm的塑料管,测杆和套管随路基筑高度的变化而接长。3、布设方法:(1)沉降板可在软基处理后,路基填筑前埋设完毕。沉降板底座采用50cm×50cm×0.50cm的钢板,测杆宜为钢管或镀锌管,最底部的测杆与沉降板焊为一体(见图2)。套管为塑料管,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一般为50cm,为预防施工时沉降板和测杆的损坏,在套管外面应涂一层醒目的颜色,盖顶加插一面小红旗,以做警戒。沉降标周围应用小型夯实机夯实。(2)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应平整,其下铺设砂垫层,沉降板的测杆和底板接驳的垂直偏差率应不大于1.5%。7(3)路堤开始填筑时,应注意保护沉降板,在沉降板周围1m范围内采用人工填筑压实,以防压斜沉降板。4、测点保护1)工作标点桩、工作基点桩、校核基点桩等在监测期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2)沉降板观测标杆等易遭施工车辆、压路机等碰撞和人为损坏,除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外,在标杆旁竖立醒目的警示。测点一旦遭受碰损,应立即复位并复测,并作好记录。3)沉降板等范围内采用人工、整平压实,以防机械破坏。4)加强现场管理,在路基填筑时须有专有看护。(二)测试方法1、采用几何水平测量方法进行,尽量到前后视线等距离,视线长度不大于75m,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一般不得两次调焦,镜位和转点均要稳定,水平仪要严格整平,不使用塔尺。2、采用两次镜位法按“后、前、前、后”次序观测,转点间两次镜位测得的高差小于±5mm时取其平均值。两次镜位法读数顺序为:①后视标尺其本分划(黑面)②前视标尺其本分划(黑面)③前视标尺辅助分划(红面)④后视标尺辅助分划(红面)3、转点时采用尺垫,放置尺垫时要用踩实。4、采用浅色测伞遮蔽阳光。5、在连续多个测站上安置水平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角与水平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转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和右侧。6、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测站数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互换位置,并重新整置仪器。7、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均分类并作好明显标记。(三)监测标准1、路堤填筑的安全和稳定控制标准:侧向位移指向路基中心,孔压持续下降,不存在失稳问题;对沉降不作严格限制。2、填土开始后,观测稳定标准可按中心沉降小于2.5cm/天,侧向位移小于0.5cm/天,孔压系数(B=du/dp)小于0.6米控制。其中侧移和孔压为主要控制指标,停止加载后,当沉降速率<4mm/天,位移速率<2mm/天,孔压系数<0.25时,方能重新填土。3、在保证中心沉降小于1cm/天时,才可加下一级荷载。各项观测应同步进引,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期间观测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定,一般半月观测一次,直至预压8结束。(四)保证观测精度的措施1、仪器水平仪采用苏州产DSZ2配置测微仪进行观测;水平尺采用黑白双面尺,沉降观测精度满足四等水平观测要求。2、人员选用经验丰富的、高素质、责任心强的观测人员进行观测,具体人员如下:李仕泰、李春、陈茂伟、章智秋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