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游戏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游戏理论•游戏理论致力于研究、解答的问题:•※人和动物为什么游戏?•※游戏有什么价值?•※游戏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什么因素影响这些变化?•游戏理论是对游戏的实质、原因、发生发展和意义的系统化的解释。游戏理论•一、经典游戏理论(早期游戏理论)剩余精力说松弛说生活预备说生长说复演说成熟说•二、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游戏的觉醒理论•游戏的元交际理论一、经典游戏理论•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在人类社会开始时就已产生•直到19世纪,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游戏,并提出了许多游戏理论,儿童游戏理论的研究受到生物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的关注。•由于研究者关于儿童游戏的基本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和说明问题的方法不同,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派别。经典游戏理论(早期的游戏理论)•是指18、19世纪出现的游戏理论,亦称古典游戏理论。•人类的思想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出现的原因与意义。•(一)剩余精力说(精力过剩论)•代表人物: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席勒是在他的美学名著《审美教育书简》中谈到游戏问题的。•他们认为,生物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对游戏的分类人物分类(游戏形式)席勒动物性的身体器官运动的游戏人特有的想象游戏,或艺术的审美活动斯宾塞感觉器官的过剩活动艺术——美学的游戏高级的协调力量的游戏模仿•主要观点:•1.生物体都有维护自己的生存的能力,生物体进化的越高极,这种能力越强;•2.儿童除了一般生活活动(吃饭、洗手等)外,不需谋生,所以除了维护正常的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同样高等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耗的精力以外,也还有剩余精力;低等动物的精力基本上都用于维持它们的生命了,剩余的精力较少,所以相对于高级动物来说,低级动物没有游戏或少有游戏。•3.儿童和高等动物的剩余精力必须要找到出路消耗、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气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方式——游戏以获得快乐,所以就产生了游戏;剩余精力越多,游戏就愈多。•(二)松弛说(娱乐论)•代表人:德国拉察鲁斯M·Lazarus;帕特里克Patrick•他们认为,人之所以游戏并不是因为精力“剩余”,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恢复精力。•主要观点:•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对于幼儿来说,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及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以适应,很容易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游戏来使其轻松一下,以便恢复精力;•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评价•无法解释以下两种现象:•如果说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少疲劳,那么为什么体力劳动者也要游戏?•如果游戏的基本功能是帮助人们从工作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精力得到恢复,那么“不工作”的儿童为什么也要游戏?•总的来说,这一理论更适合解释成人的工作与游戏、或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适合解释儿童的游戏。•(三)前练习说(生活准备说)•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鲁斯。•他是在批评“剩余精力”说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理论的,是关于游戏的一种生物效用观。•最早提出游戏期这一概念。•他认为,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主要观点:•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例如女孩玩娃娃即是为将来做妻子、做母亲养育子女做准备。•越是高等的动物,将来的生活就越复杂,所以游戏期就越长。•把游戏分为两类:•练习性游戏:包括感知运动的练习和高级的心理能力的练习;•社会性游戏,包括追逐打闹和模仿性的游戏。•评价•格鲁斯认为本能是动物和人的行为的基础,但是他也指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的“本领”是不能适应生活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这一点是符合事实的。•儿童的游戏确实具有一定的生物适应机能,但是,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游戏内容也在日益丰富和发展变化,因此,只用“本能练习的概念是不能说明儿童游戏的本质的。”•主要缺陷: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本能作为发展的中心驱力,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幼儿的游戏等量齐观。•也不能很好的解释成人为什么需要游戏并继续游戏。(四)生长说•代表人:美国阿普利登Appleton;奇尔摩Gilmore•理论观点:–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游戏是生长的结果,也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生长性手段。–游戏源于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而生长。•(五)复演说(种族复演说)•代表人物: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尔。•儿童的游戏是对人类祖先生活的“回忆”。•他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让个体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作准备。•主要观点: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2.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如追赶动物、制造工具、采集果实等,与儿童的一些游戏形式有相似之处。3.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可以遗传,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儿童爬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儿童玩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盖房子的活动等。•局限性:•复演说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复演说也不能解释现代社会儿童游戏的内容。•霍尔在某种程度上是看到了儿童游戏内容的社会历史性的:社会环境不同,儿童游戏内容不同。•但是,他没有能够对这种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霍尔自己虽然没有能够完成这一任务,但他却唤起了后人考察游戏的社会历史性的兴趣。(六)成熟说•代表人:荷兰敦代克F·Buytendijk•理论观点:–人有潜在的内部力量,而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种潜在的内部力量的驱动下完成的,不需要游戏做准备、不需要练习也能发展起来。–游戏不是练习,是儿童幼稚动力一般特点的表现。游戏也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由于年幼才有游戏,而不是因为游戏才有童年。经典游戏理论名称倡导者主要观点剩余精力说席勒/斯宾塞生存需要满足之后的剩余精力的消耗松驰说拉察鲁斯/帕特里克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并获得放松与休息前练习说格鲁斯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复演说霍尔复演种族进化的历史阶段经典游戏理论的评价•经典游戏理论的贡献•1、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2、从儿童生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3、从人的一般本性和共性角度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经典游戏理论的局限性•1、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2、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解释游戏•3、主要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一般本性而不关注个体特点,它们主要是在“游戏—工作”二元论框架中,解释和讨论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么游戏的问题。•早期的对游戏价值的看法还是比较消极的,是重工作、轻游戏的工作伦理观的副产品。•从19世纪90年代格鲁斯提出的“前练习说”(生活准备说)开始,几乎以后出现的所有游戏理论都强调游戏对于儿童生长与发展的价值与贡献,致力于为游戏“正名”。•这些游戏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们都试图从人类的本性或本能中去寻找某些因素来解释游戏为什么存在。•因此,它们都带着浓厚的生物学色彩,主要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然而,由于它们或多或少地解释并说明了游戏这种人们司空见惯但又令人困惑的现象,因此直到今天仍然对后人的研究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二、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游戏的觉醒理论•游戏的元交际理论(一)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又称发泄论或补偿论•代表人之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理论观点:•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人格构成学说:•本我,受唯乐原则支配;•超我,受道德原则支配;•自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和欲望,而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人类社会中是受到压抑不能随意直接表现出来的,这种压抑如果找不到一条出路便会导致精神分裂。游戏便是解决内在心理矛盾和冲突的途径。•又称发泄论或补偿说•代表人物之二:•伯勒Peller•理论观点:•系统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经常扮演的角色以及支配这种扮演的动机•代表人物之三:•蒙尼格Menninger•理论观点:•宣泄理论:他认为人们身上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攻击性驱力,这种驱力不断地寻求表现。•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埃里克森(E.H.Erikso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则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也可以抚平创伤。人格八阶段论•精神分析学派普遍认为:•1、人类的原始冲动和欲望经常找不到出路会导致精神问题。•2、儿童有内在的需要和欲望要得到满足、表现和发泄。•3、儿童在游戏中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和发展自我力量。•主要观点:•1、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2、游戏能使儿童满足快快长大成人、做大人能做的事情的愿望,游戏是补尝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事件的手段。•3、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游戏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摆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尝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危险冲动,缓和内心的紧张,发展自我的力量以适应现实的环境。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价•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1、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2、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3、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娃娃游戏•4、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1、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色彩。•来源于对于个别儿童的研究,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存在问题。•2、具有明显的主观臆测倾向。•研究的科学性存在问题。•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价1.认为儿童游戏就是发泄潜意识中的能量,这是一种典型的泛性论。2.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3.把儿童的游戏研究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重视儿童游戏的动机,对后世影响很大。4.提出游戏治疗的方法,对研究人格发展的心理学家有很大的启发。5.精神分析学派注重个别儿童个别阶段的游戏研究,忽视儿童游戏的普遍性。6.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使其具有局限性,强调个体的生物性,忽略个体的社会性。(二)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总体框架中考察儿童游戏•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他的游戏理论与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这就是游戏。•儿童需要游戏,游戏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与外部世界的冲突,游戏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同化作用在想象中改变现实,获得情感方面的满足。•“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不能够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顺应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的动作,即模仿;别一种是同化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这就是游戏。•主要观点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