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长春大学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2009年2月10日1目录一、长春大学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1二、新增单位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分析...............6三、授权学科建设规划..........................93.1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规划.......................................93.2机械工程学科建设规划................................................153.3工商管理学学科建设规划............................................22四、支撑学科建设规划.........................284.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规划....................................284.2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规划....................................304.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建设规划............................324.4美术学学科建设规划....................................................34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365.1公共服务体系现状........................................................365.2建设目标........................................................................365.3建设内容........................................................................371一、长春大学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1.1长春大学简介长春大学的前身是党和政府创办于1949年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其后,校名数度变更: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长春冶金专科学校、吉林矿冶学院、吉林机电专科学校等。1987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长春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培育和形成了以“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内涵的“团风”精神,受到团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与肯定;二是首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先河,创建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其研究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占地面积1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68万元;图书馆藏书138.4万册,中外文期刊1876种,各类文献数据库5种。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农、法、医、管理、经济、教育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特色专业4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32人。学校拥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国家高等教育视障资源中心,吉林省普通高校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残疾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萨满文化吉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拥有省重点学科1个,校重点学科11个,校级研究所10个。学校自1994年开始与省内高校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200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两所省属高校之一。2006年后与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目前在食品科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企业管理等12个学科开展了联合培养工作,联合培养研究生95人。学校牢固树立教师是高校第一人力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坚持校内人事分配制度向教师倾斜,特别是向贡献大的学科带头人倾斜,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得到优化,学术水平明显提高,培养出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现有专任教师613人,其中教授91人,副教授206人,博士57人(占专任教师的9.3%),在读博士68人(占11.1%),硕士378人(占61.7%),在读硕士60人(占9.8%);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中组部直管专家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2员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高级专家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8人,省拔尖创新人才1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主讲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9人。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优秀课28门。近五年来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教育技术成果奖8项,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奖26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项,其中银奖2项,获省级奖22项;在全国及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外语演讲竞赛、播音与主持大赛等一系列竞赛中,有1063人次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奖583人次,省级奖480人次。近五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考研率逐年提高,机械、管理、外国语等学院考研率达10%以上。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作用,遵循“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升内涵”的原则,制定了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对重点学科加大扶持力度,近五年投入资金5100余万元,用于新增学科研究室、实验室面积(达11000余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新增1035台件)和专业图书资料等;增设了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负责人、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津贴。通过建设,各学科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凝练了研究方向、突出了学科特色,使各学科步入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轨道。学校积极推进科研管理制度改革,依据“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升学术水平”的科研工作思路,出台了《长春大学科研工作管理办法》、《长春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措施,重奖获得重大成果的科研人员,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科研课题、成果的数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324项,市级课题5项,科研经费总额3247.3万元。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和其他奖励共计85项,其中自然科学成果奖15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8项),人文社科奖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3项),其他科研成果奖66项。获授权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2354篇,被SCI、EI、ISTP收录176篇(其中SCI收录86篇、EI收录64篇、ISTP收录26篇),CSSCI收录76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统编教材199部,其中学术专著34部。3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培育,形成了健康、务实、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共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86个,常年开展课余文化活动,为青年学生展示才华、提高素质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学生在2005年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学校连续11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作为“团风”的故乡,学生先进事迹层出不穷,“团风”事迹宣讲团成员曾受到江泽民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团风”志愿者协会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和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2007年,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我校《依托“团风”精神有效载体,引领青年学子健康成长》荣获二等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的3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先后接收了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的留学生和短期研修生来校学习。与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联合创办了长春大学莱佛士学院。近年来,先后聘请了105人次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并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管理干部出国访问和留学深造。改革中崛起的长春大学,正以崭新的形象、迅猛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广泛认同。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正朝着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整体实力达到省属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1.2总体建设目标1.2.1指导思想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发展是第一要务、质量是生命、学科是龙头,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办学中的龙头作用,坚持“重点建设,择优扶持,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提高、强化学科优势与特色;以梯队建设为关键,科学研究为先导,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增强学术创新能力、服务地方能力;加强学科交叉,发展新兴学科,构建优势学科群,确立起优势与特色研究领域的权威、品牌形象,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有水平的省属一流综合性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1.2.2具体建设目标(1)2009年—2011年办学规模、层次和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4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到2011年,学校本科生在校生人数达12000人以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0~100人。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重点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学等优势学科,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美术学学科,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提高学科科研能力。到2011年,使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学3个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队伍:建立健全有效的培养机制、育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学科梯队形成合理的结构。专任教师总数达到71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50%,三年累计投入学科队伍建设经费100万元以上,使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7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5%以上,培养或引进7~10名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方向带头人。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注重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在食品生物技术、功能性食品、大豆深加工理论与应用、磨削智能控制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机械零件传动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经济理论与应用、审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上形成明显科研优势,并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争取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0项以上,完成科研项目150~200项,科研经费2000~2500万元,获科研奖20~30项,申请专利20~30项。发表论文1500~1800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收录论文150~200篇,出版著作30~50部,承办全国或国际性学术研讨会1~3次。教学科研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加大对教学、科研、学科和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投资力度,其中学科和科研累计投入1800万元以上。加强对专业实验室、学科研究室的建设,巩固和新建3~4个国家级科学研究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学科,13~17个校级重点学科,2~3个校企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硕士生导师的指导水平。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选题、开题、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的管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0~100人。(2)2012年—2015年办学规模、层次和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