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知识(重点版)98660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管理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精品文档,超值下载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管理的特点: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管理主体)。管理主体呈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及他们以各种形式委托的代理人、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者。管理主体包括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外部环境: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②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管理内部环境:①组织性质、②人员状况。管理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必要环节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机会、时间、信息等。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社会性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二、管理的特性1、管理具有两重性(两个方面)①一般性和特殊性2②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要求、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艺术性: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2、管理具有目标性(重要依据)管理目标是特定组织和群体成员的共同部分,不是个人的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性;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④管理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性;管理目标制定的特性:①具有先进性、现实可能性、一定的弹性。管理的目标性使得管理具有明确的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向;具有激励被管理者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的功能;具有创造和谐管理环境的作用。3、管理具有组织性(核心要素)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体现: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具有同一性;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行使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管理的组织性使得管理可以迅速有效地集合起所需资源;使得管理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贯彻组织的目标和管理实施方案;使得管理能够按照有序和规范的途径运行。4、管理具有创新性(重要途径)——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管理的创新性来源于管理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来源于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三、管理的职能一些学者的描述:20世纪初期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0世纪50年代孔次——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20世纪30年代古利克——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1、计划(首要职能)①活动条件研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②制定业务决策③编制行动计划2、组织①设计组织:机构设计(组织的部门)、结构设计(组织中的相互关系);②人员配备:适当的工作由适当的人承担;③组织变革3、领导指导和协调组织中的成员,包括管理者激励下属;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等。34、控制(承上启下)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①发现偏差;②采取矫正措施。5、管理职能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20世纪60年代:创新——是组织活力之源泉;现代管理中重视协调职能——协调是管理活动所力图要实现的根本宗旨。计划:确定目标,开发分计划,制定实施途径;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控制:对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计划完成;四、管理的类型社会生活的两大领域:①公共领域——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其主要组织形式;②非公共领域——企业构成了其主要组织形式;1、公共管理含义: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特点:①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根本目标);②以公共组织为依托(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形式);③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公共权力是社会力量中最大的;具有运用和运行的合法性;具有权威的约束性。④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公共利益只有一项;⑤公共管理接收公众监督。2、企业管理含义:企业管理是为实现单个个体利益进行的管理活动。特点:①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实现经济效益);②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③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④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五、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明兹伯格(加拿大)结论如下(10种角色,三个方面):①人际关系:挂名领导、联络者、领导者;②信息传递: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制定: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4六、管理者的类型按层次分类——高层、中层、基层、(作业人员);管理者的层次分类与管理职能按领域分类——综合、专业(开发、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七、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要求八、管理环境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方面,提供机会;另一方面,造成威胁。环境分为三大类:①一般或宏观环境②具体或微观环境③组织内部环境。(1)一般环境(五个方面):①政治环境——社会制度、政策、方针等;②社会文化环境——某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③经济环境——宏观(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变化情况等)微观(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④技术环境——国家对技术的支持政策等;⑤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资源状况等。(2)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组织环境的变动特性:①不确定性、②复杂性;管理模式类型:①直线管理模式;②科层系统:③直线—参谋系统;5④矩阵系统;管理理论的发展一、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前5千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前2千年以前,古巴比伦——《汉穆拉比大法典》;前370年,希腊哲学家色诺芬:“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工作得最好”前284年,古罗马的连续授权制度——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15世纪形成了领导体制、流水作业、人事和成本控制等管理方式——威尼斯兵工厂;16世纪意大利马基埃维利——《王子》,提出四项领导原则:①得到群众拥护,权威来自群众;②维持组织的内聚力;③具备求生存的意志力;④崇尚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①儒家管理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②道家管理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③法家管理思想:核心是“法治”——“法”、“术”、“势”④商家管理思想:范蠡“积著之理”、白圭“治生之学”二、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18世纪中期,亚当·斯密(英)——《国富论》,阐述劳动分工的作用;罗伯特·欧文(英)——工人是“有生机器”,主张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查尔斯·巴贝奇(英)——《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科学管理的启蒙者;19世纪下半叶,亨利·普尔(美)——强调管理专业化。三、古典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美),《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主要内容——①作业管理: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工作定额原理;科学的挑选和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②组织管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其他代表人物:乔治·巴斯(美)——是泰勒最早、最亲密的合作者;亨利·甘特(美)——甘特图,“计件奖励工资制”;吉尔布雷斯夫妇(美)——为制定科学的劳动定额和工效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亨利·福特(美)——1913年借助于传送带建立了世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线装配线。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地位:贡献——a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打破传统观念,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6b强调实践对理论的作用,在实践中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c创造和发展了技术和方法,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工资制等。局限——a把人当作“经济人”;b只重视个人作用,忽略人的集体行为;c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因素;d仅解决个别具体工作效率问题,没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2、古典组织理论——不像科学管理理论过于侧重基层作业基础,是侧重于整体协调和控制。①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欧洲管理学先驱)管理思想代表作: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主要内容——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6种):a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等);b商业活动(采购、销售、交换等);c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d安全活动(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e会计活动(货物盘存、成本统计和核算等);f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的一般原则(14种):劳动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命令、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集中(权力)、等级链与“跳板原则”、秩序、公平、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②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斯·韦伯(德,“组织理论之父”),《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主要内容——明确的分工;自下而上的等级系统;职务要求决定人员任用;理性的人员关系;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严明的规则和纪律。四、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1、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访谈试验——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澳):1933年《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1945年《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主要内容——a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d存在着“霍桑效应”,即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可以导致组织成员有较佳的成绩。2、社会系统理论巴纳德(美):《经理的职能》,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问题主要内容——a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7b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意愿、信息交流;c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五、现代管理理论1、管理过程学派——是由法约尔管理思想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孔次和西里尔·奥唐奈基本观点:管理是一个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五个职能;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管理应具有灵活性。2、行为科学学派——是在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赫兹伯格、布莱克、穆顿基本观点:探索人类行为规律,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一致的;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行民主参与管理。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代表人物:特里斯特(英)基本观点: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协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主要倾向于研究工业工程学,包括人机工程研究。4、决策理论学派——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基本观点:决策包括提出决策理由、找出方案、选择方案和评价方案等过程;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决策以满意为准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5、系统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卡斯特基本观点:组织是由人、物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主题;组织内部的子系统包括目标和准则、技术、社会心理、组织结构等。6、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代表人物:伯法《现代生产管理》基本观点:管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各种可行的方案均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广泛应用计算机。7、权变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美形成的代表人物:卢桑斯(美)《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基本观点:权变理论强调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强调环境变量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8、经验或案例学派代表人物:戴尔、德鲁克基本观点: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前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六、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1、目标管理——1954年德鲁克(美)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8目标管理是把“以目标实现为前提的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