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重点问题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核心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机会成本绝对利益比较利益李嘉图点得自贸易的利益得自分工的利益第一节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一、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不朽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提出了后人称为绝对利益学说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含义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国家X产品Y产品共计分工前A国124B国21分工后A国306B国03一个2×2的模型:A国和B国,且A+B=W,每个国家均生产X、Y两种产品。A、B两国劳动耗费均为3单位。在分工前,A国生产X产品只耗费1单位劳动,生产Y产品要2单位,B国相反。此时,A国在生产X产品上占有绝对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全世界X、Y商品共4单位。进行专业分工之后,A国将全部的3个劳动单位用于生产3单位X产品,B国将3个劳动单位全部用于生产3单位Y产品。两国按照1X:1Y进行X产品和Y产品的交换,两个的消费总量均会有所增加。全世界X、Y共6单位,较之分工前各增加一单位。在A、B两国组成的世界总消费也得到了提高。二、绝对利益说图解xYA国xYB国隐含世界贸易价格隐含世界贸易价格假设A国与B国各生产X与Y产品。左图为A国的基本情况,右图为B国基本情况。图形表明,当两国发生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后,两国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出现了空间上的分离。A国的产业优势在于生产、出口X产品,B国产业优势则在于生产、出口Y产品。因此A国使用全部资源生产X产品,并用X产品按照国际交换比率Tw交换Y产品进行消费。三、绝对利益说的其他有关叙述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定义。认为社会财富应该以商品劳务的生产来衡量,而不是单纯的贵金属的保有数量;政府应鼓励经济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斯密从货币流的调整机制出发认为,贸易的顺差与逆差事实上存在自动调节机制,会导致贸易自动向平衡的方向发展。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这样才能使贸易得到正常发展。国际贸易也是一国解决生产剩余、消除过剩的方法之一,来解决生产能力和消费偏好之间的矛盾。四、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一)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斯密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须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入国际市场。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境地。(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无法说明X、Y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础是什么。第二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首先是一个金融天才。14岁时李嘉图就从事证券交易业务。26岁时李嘉图以800镑为资本开始独立经营,到42岁退休时,资产达到160万镑。这一数字使他成为当时的头等富豪。但是,同坎蒂隆、凯恩斯这样的经营奇才一样,后人对他们的景仰不是因为他们的投机传奇,而是因为他们对经济学发展的开创性贡献。真正使李嘉图具有传奇意义的还在于,这位经济学说史上一流的思想家,“他所受到的正规教育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所受到的最贫乏的教育,这样,他作为一个经济学思想家的成就就必须归之于天才。”一、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假设前提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即A+B=W)A、B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劳动同质性交易双方单位生产的劳动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一、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二)基本内容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利益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因而人们要将自身各种优势进行比较后,从事那些自己有更大相对优势的工作。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即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核心思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一、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三)简单的数字说明(分工前、后比较)国家X产品Y产品A国B国6142国家X产品Y产品A国B国03100二、图形解释(一)概念准备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边际转换率社会无差异曲线成本线二、图形解释(二)封闭条件下的均衡XX0OYY0A二、图形解释(三)世界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李嘉图点XAFOC(即李嘉图点)DBY二、图形解释(四)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XT’X2B’X1OY2Y1JYTWC’BⅡ’出口(X)E’TBTWTAHX1X2OY1Y2AICA’T’E进口(X)出口(Y)ⅡI’三、相关的其他论述(多国与多种产品模型)La1/Lb1La2/Lb2La3/Lb3,…,Lan/LbnLbi/LaiWa/Wb,则该产品应该由A国生产Lbi/LaiWa/Wb,则该产品应该由B国生产四、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一)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具有其合理的内在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假设前提过于苛刻与现实不符四、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同一商品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不符,违背了劳动价值论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四、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三)我国理论界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没有坚持劳动价值论,掩盖交换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与国际剥削60年代初:批判地吸收改革开放后:分成两方观点第三节比较利益的分解从来源上可从两方面分解比较利益来自国际贸易来自国际分工1.来自于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前提条件:资源配置不变、产出不变、该国并未实行产品专业化生产。YY0Y10X0X1X‘WXB’TWTBⅠⅡC如图所示:与国际价格线TW相切所产生的无差异曲线Ⅱ距原点更远,即说明此时的社会福利更高。2.来自于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前提条件:资源按照比较利益进行了重新配置,即产生了新的国际分工。YY0Y10X0X1XB’TBⅠⅢT‘W如图所示:由于更高价格的吸引,该国将生产更多的X产品,而生产较少的Y产品。无差异曲线Ⅲ进一步向外推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合成分析与评价如图所示,经过图形合成后所得到的曲线图中,无差异曲线Ⅰ到Ⅱ为得自贸易的利益,Ⅱ与Ⅲ则为得自分工的利益,无差异曲线Ⅰ到Ⅲ是总的利益。YY0Y10X0X1XB’TWTBⅠⅡCT’WDⅢ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