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Ⅳ第二课雷雨(节选)导学案编写者:罗雅慧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班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基本常识,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话剧。2、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善于分析冲突所折射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理解戏剧的主题。3、品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学习重点】体会戏剧尖锐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假恶丑与真善美,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灭亡的必然趋势。【学法指导】活动法、探讨法、启发法【知识链接】戏剧鉴赏方法:①把握戏剧冲突②分析人物形象③揣摩戏剧语言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作者介绍: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中外优秀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几易其稿,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这一年,他仅23岁。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激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地位。【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直观感受:《雷雨》中的戏剧冲突《雷雨》遵循“三一律”,又突破“三一律”:《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冲突,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的不谐调,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悲剧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到最后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强烈地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一)、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的体现集中的地点:——周公馆的客厅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集中的事件:——周鲁两家爱情、血缘、阶级的复杂关系(冲突)(2)、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雷雨》(节选)结构: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重逢)。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斗争)。划分原则:分析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都以场面为基本单位,划分场面的依据,一般是主要人物的上下场或主要场景的转换。(3)、人物间交杂着多种身份地位的冲突:1、周朴园与鲁侍萍资本家与下层劳动者的冲突;2、周朴园与鲁大海父与子、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冲突3、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冲突4、鲁大海与周萍兄弟间的冲突周鲁两家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们之间的矛盾;2、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二、再读文本,整体感知:(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3.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C级)第一场戏实际上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两个人之间的戏,是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可以分为“偶遇——相认——冲突——缓和”四个阶段。1、周朴园与鲁侍萍是在什么情形下相遇的?当时环境怎么样?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课文开始一段话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也就是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鲁侍萍来周家看望女儿四凤。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2、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时的心理变化过程:你,你贵姓?——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抬起头来)你姓什么?——感到意外,疑惑(忽然立起)你是谁?——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哦,侍萍!(低声)是你?——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恼怒,惊惧3、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变化态度、手段言行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可以冷静点。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哄骗软化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想用金钱平息打发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4、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他知道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以前他的行为会昭然于天下。5、面对周朴园的追问,鲁侍萍的语气和神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后面暗含着什么潜台词?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亲戚?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周朴园怎么?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勤劳、善良、受苦、有尊严、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民。6、辩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周朴园还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认出侍萍后的“愤怒”,与前面周朴园的反复表白是否矛盾?如何理解?分析: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从周朴园和侍萍分别后的家庭生活来看,他怀念侍萍也是有根据的。一个人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总是特别觉得可贵,特别感到恋念的。尤其是他做了那样一件伤天害理的事,他又以为侍萍已经死去,对他不再有什么威胁,他就更容易想到她的种种好处而不胜怀念起来。30年前,周朴园的确对美丽温柔的侍萍动过真情。到了晚年,其妻繁漪桀骜难驯,儿子周萍敬而远之,他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但现在他害怕鲁的出现会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听说侍萍还活着,周朴园感到“惊愕”,更是避而不愿见。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害怕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张扬出去,有损门第。这表明了周朴园的伪善和丑恶。当他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资产阶级的本性使他一下子从往日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厉害冲突中来。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试图以“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为由,企图稳住侍萍,使其不再提旧事;口口声声表白不忘旧情,以期逃避侍萍的谴责;最后凶相毕露,不准认周萍,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暴露了他的冷酷和凶残。第二场戏: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资本家和罢工工人的冲突)1、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认识了怎样的鲁大海?鲁大海可是你们完全错了。……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①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②有着可贵的坚定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的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尽管在这场斗争中他是失败者,被工厂开除,但他却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当然,他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而又鲁莽等弱点。2、在第二场戏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在和鲁大海的正面交锋中,他稳操胜券,不急不躁,对于鲁大海的责骂,他不轻易动怒,保持着冷静,说话简洁,打击性却很强。表现出阴险、狡诈、强硬、冷酷、灭绝人性的特点。3、分析鲁侍萍这一段话所包含的潜台词。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周萍:你是谁?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两句话反映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周萍打亲弟弟大海的举动使她愤慨,感到阶级对立尖锐,所以叫了声“你是萍”,就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当看到眼前的儿子顾了强盗资本家的帮凶时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三、激活思维,探究感悟:剧本以“雷雨”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1、《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2、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一场大变动。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无锡.(xī)大堤(tī)赐.福(chì)B:涔涔.(cén)遥岑.(cén)妗.子(jìn)C:伺.候(cì)窥伺.(cì)嗣.位(shì)D:谛.听(tì)缔.结(dì)蒂.固(d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纺绸半晌清醒一帆风顺B:敲诈烦脑固执发言题要C:联络拖延昧心苍海桑田D:揣摩混帐签字斗转星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B:以我们学过医学的人看来,就是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C:那是因为周萍周大少爷时来运转....,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D: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延伸阅读】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有关题目。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和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A和B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