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宿羊山高级中学李锐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宿羊山高级中学李锐[摘要]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喜欢在玩“计算机”而不在学“信息技术”,这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和反思。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特点上提出了具体的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性的做法。[关键词]信息技术积极性分组教学协作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获得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一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一、化“繁”为“简”,分步式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点都要求熟练操作。但因为我们的学生受到时间、条件等限制,他们接触电脑较少,实践能力不强,加之信息技术中的一些知识点的操作步骤多,过程较复杂。因此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在上课时,化“繁”为“简”。一般遵循“介绍、演示—操作、辅导—总结、拓展”的教学流程。“介绍、演示”就是介绍这个操作的意义,应用范围等,并清晰详细地演示步骤;“操作、辅导”就是学生照着步骤一步一步地操作,老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同学们注意;不但要求同学们知其然,而且要求其知所以然,“总结、拓展”就是讲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样操作的原理是什么,除了这种操作方法以外,还有其它哪些操作方法;“拓展”就是讲解这个操作有哪些实际应用,在具体应用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将一些步骤较多,较复杂的操作细分成几步来讲授,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生操作简单了,容易理解了,掌握起来也就轻松了。他们能够较容易地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进而有效地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二、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教学虽然“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计算机”到处可见,但多数学生对其有一种不可知感,认为计算机很神奇,认为计算机知识深不可测。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一无所知。对于这些难以理解甚或抽象的知识,老师就得想法让其变得是学生能够理解。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类比教学法”。类比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中的一些难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用咱们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形象的、易理解的东西打比方,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些知识。比如,在讲解信息技术中的“树型目录结构”、“路径”等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此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将“树型目录结构”比喻成一棵倒立的树,树干在上头,树枝、树叶在下面,树的形状:树干、大树枝、小树枝、树叶等一一浮现在眼前,它们之间的关系,层次结构一目了然。“路径”是什么呢?我们假设树上长满了果实,现有一只猴子,它想摘到这些果子,咋办?沿着树干、大树枝、小树枝找呗,那么,这只猴子所走过的树干、大树枝、小树枝等路线就是“路径”。然后,我们介绍“树型目录结构”的概念、“路径”的定义、“路径”的分类、“路径”的应用等。这时候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要容易的多,其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吃力,并且会感到有趣的多,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化“整体”为“部分”,分组教学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在接触电脑时间上和对电脑的熟练掌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给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提高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好生能够吃的饱,又能够让差生吃的好”是一堂好课的关键。如何才能面面俱到?笔者认为“分组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分组时要将班里信息技术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到各个组里,并让其作为组长(也可以称为“教师助手”),这样可以很有效地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成绩差的学生在组长的帮助下能够很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成绩好的同学也能在帮助同学的时候遇到自己不曾遇到的难点,这样即能体验助人为乐的快感又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此外,为了更好的发挥小组协作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运用“竞争机制”开展作品竞赛。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积极性。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乐趣,从而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和长久的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使学生更多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技能。参考文献:【1】万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机械出版社2006.3【2】嘉兴市《教育信息资料》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1.3【3】尹焕育,姜东方;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A];迈向新世纪[C];1999年【4】马晓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与学过程评价设计[D];河北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