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贫血护理MegaloblasticAnemia一、概述1.定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体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本病的特点是细胞核发育障碍,与胞浆发育不同步,导致细胞未成熟便在骨髓中破坏,即无效生成。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伴胃肠道症状。维生素B12缺乏明显时,可同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本病多发生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较少进食新鲜蔬菜、肉类的人群中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偏食或过长时间烹煮食品、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及肿瘤等,是该病的高危因素。2.病因(1)摄入不足(2)代谢障碍(3)需要增加(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二、临床表现•1.症状:①血液系统表现:起病缓慢,常有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②消化系统表现:口腔黏膜萎缩,舌乳头萎缩、色红,舌面呈“牛肉样舌”或镜面舌,可伴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③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对称性远端肢体麻木、记忆力及智力下降。•2.少数病例可出现锥体束征阳性、由于营养不良而发生眼睑水肿,下肢呈压陷性水肿,严重者出现腹腔积液或多浆膜腔积液,黄疸,易感染及出血倾向;少数病例由于髓外造血而发生肝脾肿大。•3.并发症:①心力衰竭:严重的贫血可使心肌缺氧而发生心力衰竭。②出血:由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凝血因子缺乏导致,不少见。③痛风④精神异常:严重的巨幼细胞贫血不仅可发生外周神经炎,亦有发生精神异常者。⑤溶血:部分病人可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溶血加重贫血。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呈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中心淡染区消失,;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增高,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增高。严重者全血细胞减少。•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各系细胞均有巨幼样变。红系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各阶段细胞体积均较正常增大,胞浆较胞核成熟,即“幼核老浆”;骨髓铁染色常增多。•3.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含量测定:•4.内因子抗体测定:为恶性贫血的筛选方法之一。治疗:1.病因治疗2.补充治疗(1)维生素B12的补充(2)叶酸的补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护理一、概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因缺乏VitB12或叶酸所致。其特点为红细胞体积较大,但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属于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粒细胞与血小板减少,粒细胞核右移。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造血特点。可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二、观察要点:1、了解面色苍白发生的时间、程度及神经精神变化。2、了解喂养史有无慢性疾病、腹泻或失血史。3、有无智力发育落后、震颤、肌张力增高等。三、护理常规:1、按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措施与指导。3、了解患者饮食情况,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1)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胃肠道对食物的耐受力逐步改善。(2)逐量增加,每日摄入量从小量开始。(3)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增加猪肝沫、动物血、瘦肉、鱼。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建议多食蔬菜、水果。(4)母亲哺乳期间应多进食肉类、蔬菜,保证母乳质量。(5)按时增加辅食,把喂养知识教授给家长。(6)对极度衰弱、病重、食欲低下者。喂饭要耐心细致,不可过多、过快、必要时鼻饲。(7)每日协助患者做适当运动,锻炼智力,促进体力的恢复。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注意脉搏、呼吸、面色改变,操作时要轻柔。(2)输血时要慢,注意输血反应。(3)每周测体重二次,观察体重增长情况。5、预防感染(1)避免与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患者接触防止交叉感染。(2)低温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3)接触患者要洗手。(4)维生素缺乏的病人易角膜干燥,注意眼部护理。(5)预防口腔炎,饭后用口泰漱口。(6)预防褥疮,注意皮肤护理,床单要保持干燥。6、用药后注意(1)服用铁剂时注意给药方法,最好在两餐间服用,同时加服维生素C以利铁剂吸收,禁饮浓茶,影响铁剂吸收。(2)服用铁剂后注意观察消化道反应,如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3)服用铁剂后大便可能发黑,应与消化道出血相区分。(4)服用铁剂溶液或含用稀盐酸溶液时,用玻璃管吸入咽下,避免与牙齿直接接触,以免破坏牙轴。7、指导患者定期到血液门诊复诊,不能随意停药或改药。(三)健康教育:1、巨幼细胞贫血发病缓慢,早期感觉无力,皮肤粘膜日见苍白,活动时心悸气短,注意饮食、营养、妊娠、胃肠病变的病史,了解引起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减少的原因。2、加强营养知识教育。3、纠正偏食及不恰当的烹调习惯。4、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