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1K12教育课件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K12教育课件学案二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3K12教育课件学习目标:①明确高考对实词、虚词的考查角度——辨析近义实词;正确使用虚词。②掌握辨析实词、虚词的常用方法。考向一实词辨析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实词的考查以动词、名词、形容词在语境中的辨析为主。4K12教育课件且做且思QIEZUOQIESI在下列句子的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并说明选择理由。例1[2014·山东高考]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__。(蔓延/曼延)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14·北京高考]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______与品味。(蕴涵/内涵)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蔓延“蔓延”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如“火势蔓延”,而“曼延”指连绵不断,如“山路曲折曼延”。根据句意,应为“蔓延”。内涵“蕴涵”有两个义项:①动词,包含;②动词,表示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某一种条件关系。两个义项均不能与“品味”并列。而“内涵”表示人或事物内在的涵养,符合句意。5K12教育课件例3[2014·山东高考]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反映/反应)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岳飞被秦桧________,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诬蔑/诬陷)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反映”与“反应”都可表示外界对机体刺激而引起其活动或变化。但“反应”表被动,可做动词、名词;“反映”具有主动性,只做动词。根据句意,此处应为名词“反应”。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故应填“诬陷”。6K12教育课件例5边城明净的________,教化着朴实的人们。(风光/景象)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演练/演示)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光“风光”即风景,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还表现景象对人的积极影响,其使用范围比景象大。故选“风光”。演练“演练”侧重于“练”,即训练,练习;“演示”侧重于“示”,示范。结合语境,应选“演练”。7K12教育课件例7[2013·江西高考]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熏陶/熏染)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8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________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垂询/咨询)选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熏陶“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咨询“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所以选“咨询”。8K12教育课件技法探究JIFATANJIU实词辨析要九“看”解答此类题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例4]中,“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2)看适用范围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方面。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9K12教育课件如[例5]中,“风光”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还表现景象对人的积极影响,其使用范围比景象大。词义范围的大小还表现在有的词是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后者如“河”“书”“树”。(3)看表达侧重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辨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往往在所指的状态和性质方面。如[例6]中“演练”侧重于练,训练;“演示”侧重于示,示范。10K12教育课件(4)看适用对象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辨析适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主要看词语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表谦称还是表敬称,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适用于特定对象。如[例1]中,“蔓延”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常用来形容火势等;而“曼延”指连绵不断,常用来形容山路。(5)看词性语法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如“启示”与“启事”,“启事”,是指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如征稿启事,征婚启事,词性是名词,而“启示”是启发的意思,作动词时,可作谓语;作名词时,可作主语或宾语。再如“品味”和“品位”,品味是指仔细体会,玩味,是动词(词性),品位是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是名词(词性)。11K12教育课件(6)看表达重复与否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经常会导致重复表达。辨析实词也可从表达重复与否的角度辨析。如“凯旋”的意思是胜利归来,若说“凯旋归来”便犯了重复的错误;再如“悬殊”的意思是差别很大,若说“美国贫富很悬殊”也犯了重复的错误。(7)看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如[例7]中,“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是褒义词,而“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是贬义词。12K12教育课件(8)看语体风格语体指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一般分为口语(通俗)和书面语(较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如:“见面”用于口语,“会见”用于书面语;普通话叫“玉米”的,不同地方分别叫“棒子、苞米、苞谷”等;生活中说的“土豆”,在植物学中称为“马铃薯”;在公文中常用的词语,如“教正、笑纳、承蒙”等,在其他文件中就不常用。再如“商量”与“磋商”,都有表示双方仔细商量和研究、交换意见的意思。不同就是“磋商”多用于正式场合,是书面语,而“商量”多用于非正式场合,是口语。(9)看习惯用法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如:捉摸、琢磨辨析:“捉摸”习惯上用于否定句,“琢磨”习惯上用于肯定句。又如“释怀”“消受”这两个词的习惯用法多用于否定句中,一般都说“无法释怀”“难以释怀”“无福消受”。13K12教育课件知识小贴士ZHISHIXIAOTIESHI常考易错近义词辨析1.安置:安放、安排,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2.摆脱:脱离(牵制、束缚、困难等不利的情况)。解脱:①佛教用语,摆脱烦恼,得到自在;②摆脱;③开脱。3.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4.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②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流行病暴发、雪崩暴发。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处迸出。如火山爆发。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14K12教育课件5.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6.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示“一定要”。必需:动词,表示“一定要有,不可少”。①可作谓语,如“日用必需品”;②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短语。7.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编纂,撰写。编纂: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8.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15K12教育课件9.辨正:辨明是非,改正错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辩证:①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②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③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辨证:①同“辩证”①;②辨别症候,如“辨证论治”。10.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11.不齿: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12.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不利:没有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13.不日:指过不了几天,侧重表示具体日期不确定。即日:指当天、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