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与模仿经济学任寿根南京大学商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内容提要: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越来越重视用“模仿”、“羊群行为”等来分析经济问题,如Scharfstein模型和Banerjee模型。本文在引入社会心理学模仿理论的基础上,对西方行为经济学进行了发展,研究了“模仿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基本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弥补了新凯恩斯主义缺陷,为微观分析转向宏观分析提供了一种过渡,大大增强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关键词:模仿经济学羊群行为模仿一、引言近年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有一种新的倾向,即用“模仿”、“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等分析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1在整个经济学的演进过程中,对模仿的忽视,或未将模仿作为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来对待,大大减弱了经济假说的解释力。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将模仿(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等等)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这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实质上,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人经济行为互动过程及其均衡的科学。而要研究人的互动就离不开研究模仿,因为模仿是人互动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以模仿作为核心概念构建一门新的经济学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本文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创建“模仿经济学”的构想。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有一套成熟的理论,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Tarde,1903;McDougall,1928)。McDougall(1928)认为,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讲,“模仿”一词仅用于一个体模仿或再现另一个体的行为和身体动作;从狭义上讲模仿和模仿性(imitativeness)通常被认为属于一种本能。作为一种行为,模仿不能简单归结为“S-R”(刺激—反应)的纯物理过程,它属于一种心理过程,反映心理和物理的一种双重变化。现代社会心理学把模仿(imitation)解释为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成果可以引入到经济分析中,构成经济学关于模仿研究的理论基础。由于模仿是人类互动关系中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模仿是普遍存在的。用经济学的语言描述,模仿是指后动经济行为主体受先动经济主体的影响,在利益驱使和规避风险的动机下,采取与先动经济主体一样的行为。在经济学中,模仿的“用途”较广。经济学中用“模仿”来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成果主要有Shumpeter的技术创新理论,Lieberman、Montgomery、Fligstein、Haunschchild等人的企业模仿行为理论,Scherfstein、Stein和Banerjee的羊群行为理论,Kahneman、Tversky、Laibson、Thaler等人的行为经济学理论等。Shumpeter用“创新理论”解释经济波动,其中涉及到模仿的作用。Shumpeter认为,企业家受利润或盈利机会驱使进行“创新”,当一个企业“创新”后,其提供的示范为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形成“创新浪潮”,导致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需求的扩大,产生经济高涨。随着模仿企业个数的越来越多,盈利机会逐渐消失,导致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需求的①从本质上看,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等均由模仿造成的。减少,造成经济收缩。Lieberman、Montgomery(1988)在企业理论中提出,模仿是企业对竞争行为的一种战略回应,模仿者往往占有回避风险的优势,因为风险由首先采取策略的企业所承担。Fligstein(1985)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企业网中,先采用某些策略的企业(Prioradopter)的数量对模仿者或策略跟随者(Lateradopter)采取该策略的机会有很大的影响。Haunschild(1993)指出,企业间对行为及企业组织结构的相互模仿非常普遍。Haunschild(1993)在研究连锁董事和企业行为间的关系时得出结论:当某企业的经理兼任其他企业的董事时,他会面对该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一系列经营和战略决策,关联企业的组织形式及行为会自然成为被模仿的对象;不论是经理担任连锁董事,还是次要的管理人员或外部董事担任连锁董事,信息的铺垫和模仿的动机使具有重要战略行为的关联企业在企业网中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个生动的案例(示范),从而促使其他企业采取相同的企业行为;模仿收购的行为既发生在相关企业之间,也发生在非相关企业之间,与收购相关的信息通过连锁董事在企业间传递,为企业间收购行为的互相模仿奠定基础。另外从案例中可以就有关企业发展战略得出(陈东升,2000):创新就是率先模仿,模仿不是单一式,模仿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研究、消化、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去学习、模仿,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市场的特点,再进行创新;首先要找世界上最好的葫芦画瓢,先把这个葫芦画下来,一定会有不太符合自身实际的情况,故就得修改,这个修改过程就是现实化过程、创新过程。西方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的主要分析方法是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理论。①而从根本上看,从众行为是由模仿造成的。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的行为会以某种系统的方式偏离理性,非理性行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非理性行为可分为二类,一是不呈时间序列的;二是呈时间序列的。而呈时间序列的又可分为两种形态: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形态和从理性到非理性的形态。行为经济学指出,非理性行为的一个表现形式为从众行为,传统经济理论把所有行为视为理性与现实不相符。另外,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ralFinamceTheory)从非理性出发动摇了传统金融理论的两大基石,即随机游走(RandomWalk,RW)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行为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模型是羊群效应模型。实际上,羊群行为同样也是由模仿造成的。ScharfsteinandStein(1990)指出,在一些情况中,经营者简单地模仿其他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忽略独立的私人信息,虽然从社会角度看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但对于关心其在劳动市场声誉的经营者而言却是合理的。Banerjee(1992)提出序列决策模型分析羊群行为,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都观察其前面的决策者做出的决策,对他而言,这种行为是理性的,因为其前面的决策者可能拥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因而他可能模仿别人的决策而不使用其自己的信息,由此产生的均衡是无效的。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假定投资者的决策次序,投资主体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他个体的决策中获取自己决策的信息,这种依次决策的过程导致市场中的“信息流”。与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相对的是非序列羊群行为模型。该模型也是由贝叶斯法则下得出的。模型假设任意两个投资主体之间的模仿倾向是固定相同的,当模仿倾向较弱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收益服从高斯分布,而当模仿倾向较强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市场崩溃。此外,Rajan(1994)、Maug&Naik(1996)、Devenow&Welch(1996)分别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机构运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角度探讨羊群行为的内在产生机制。对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方向(孙培源、施东晖,2002):一是以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指定类型的投资者为对象,通过分析其组合变动和交易信息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Lakonishok,1992;Werners,1998;Graham,1999);二是以股价分散度为指标,研究整个市场在大幅涨跌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从上述文献回顾中可以看出,现有关于“模仿”的研究成果存在明显缺陷。首先,Shumpeter的“创新理论”重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但实际上,企业家同时又是模仿者。因为,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任何创新都是在模仿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实质上就是一个成功的“模仿者”。虽然Shumpeter用“创新理论”解释经济波动涉及到模仿的作用,但他却是以“创新”作为其核心,将模仿置于次要位置,视模仿为外生变量,另外,Shumpeter解释经济波动过于狭隘,仅把“创新”作为经济波动的初始冲击,但初始冲击还有许多其他重要因素,这实际上就是相应从狭隘角度对待模仿的作用。其次,凯恩斯(1936)也较早地注意到了“模仿”的作用,但十分遗憾的是,他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没有对模仿的内在运行机理进行剖析,没有运用和结合模仿对经济波动进行解释。再次,行为经济学侧重非理性,倾向于偏离理性,而实际上,经济行为人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两者都不能偏颇,另外,行为经济学缺乏一个核心概念贯彻始终,因而未能重构经济学框架,以“行为”为其立足点过于宽泛,缺乏重心。行为金融理论中的“羊群行为”理论认为“羊群行为”有时从个体看是理性的,但从社会整体看是非理性的,但实际上,有的模仿行为从个体看是理性的,从社会整体看也是理性的,故“羊群行为”理论只是模仿经济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研究者倒过来把模仿视为羊群行为是错误的。最后,现有研究成果是封闭式的,均未有意识地引入社会心理学“模仿”理论,提出以“模仿”为核心概念构建模仿经济学的设想。二、模仿的社会心理学解释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比较成熟。模仿是社会心理学中基本概念之一。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假定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一种是“本能论”;另一种是“非本能论”或“学习理论”。“本能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Tarde、McDougall,Baldwin和James等人。Tarde(1903)强调模仿的本能性,他认为,模仿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基本原则,由于模仿的结果而产生了群体的规范和价值;模仿是社会进步的根源,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发明和社会同化两个方面,发明不断涌现,由模仿使发明进入社会结构之中。McDougall(1928)认为模仿是一种人类一般或非特殊性先天倾向,是一种伪本能(pseudo-instincs)。在三种最重要的伪本能中,模仿(imitation)与其他两种伪本能暗示(suggestion)、移情(sympathy)是相互依赖的,扩展的“模仿”涵盖暗示、移情蕴含的过程。模仿动作以及激发和引导这些动作的感觉印象在本质上无特定性,其多样性不是由一种同质的意向的复杂性造成的,模仿多样性的后面没有一种共同情绪状态和在某些状态的特殊变化中寻求满足的共同冲动。McDougall依照产生模仿行为的心理过程类型区分了三类不同的模仿行为。第一类为以移情方式激发的表现性行为(expressiveaction)构成的模仿行为。这种外在的模仿行为就是本能,但非来自一种模仿本能,而是来自基本本能意向的感觉部分的特殊适应,附属于其表现出来的移情诱发的情绪和情感。第二类是念动(idea-motor)模仿行为。念动模仿行为是由于他人的动作表象易激发自身同样动作的表现。第三类是有意的、自愿的或自觉的模仿。某些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些人的羡慕(admiration),他们有意地进行模仿。Badwin(1896)认为模仿是最重要的社会过程,属于模仿本能。James指出模仿性是人和其他群居动物共有的,是这一术语完全意义上的一种本能。“非本能论”或“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Miller,Dollard和Bardura.Miller和Dollard(1941)用“强化理论”说明人类模仿行为的产生。Miller用动物实验证明模仿是后天生成。因而他认为模仿是后天通过强化习得的。Miller把模仿行为分为同一行为、翻版行为和仿同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Bardura结合人类的认知过程来研究人类的模仿行为,他认为模仿不是本能性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实际上,模仿可能是本能性的,也可能是非本能性的。现代社会心理学把模仿分为自发模仿和自觉模仿两种类型,如图1所示(周晓虹,1997)。自发模仿是指模仿者无意识模仿示范人。根据其产生的原因,自发模仿又可分为先天本能模仿和后天习得模仿。自觉模仿是指有意识模仿他人。按照模仿意识的程度,自觉模仿又可分为适应性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