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建设之基本思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企业大学建设之思路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今天的企业不仅要在本土与本国企业竞争、与国外企业竞争,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企业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短期来看,公司竞争依靠的是价格、产品等;而从长期来看,公司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快速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灵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的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是组织集体学习的结晶(PrahaladandHamel,1990)。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说过:“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但在企业都开始重视培训与教育的同时,传统的培训模式又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惑。例如“请进来,送出去”的传统企业培训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其严重的局限性。被动式接受知识,缺乏个性化、互动性的学习安排;请进课程及师资不能满足企业全员培训的要求,在时间上无法科学调剂;培训制度游离于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体系之外,与企业业务和实践绩效无法衔接;只能着眼于个人技能的提高,缺乏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机制设计,尤其是培训投资大等等。基于以上,更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家开始致力于内部培训培养力量的建设和知识的内化,因此企业大学便在近30年里,有国外到国内,各国际化知名企业的自有企业内部大学便不断应运而生首先,基于企业大学建立的意义:1、通过企业大学系统建设企业大学,一方面使企业在建设企业大学的过程实现企业文化的整合,从而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忠诚度;另一方面通过配置企业大学系统使学习成为一项关键性的企业业务,而不是一次性的活动,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知识的沉淀、管理、传播和创新,使企业员工以更低成本了解更多知识、更快地进行学习,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同时,企业购置企业大学系统后可以通过学习范围的扩大,提高了部门及分支机构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了协作能力,并且可以在企业大学系统运作成熟之际,将合作伙伴和终端客户纳入企业学习的范畴,缩短与合作伙伴和终端客户的距离,最终促进企业向学习型企业的转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企业通过配置企业大学系统,可以使企业的培训管理者丰富教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减2轻培训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并且可以通过系统中课程分配、学习跟踪,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因人、因岗设置课程,动态调整课程安排,以及量化评估企业培训效果和对于整个培训过程跟踪监控的管理机制等,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企业培训和企业学习。3、企业通过配置企业大学系统,可以使集团员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学习任何课程的个性化四A培训(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可以使集团员工自主地调剂时间,在工作中安排学习,并通过企业大学系统特有的互动交流模块加强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从而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价值提升和自我超越的目标。其二、企业大学的组织构成1、学员组成:企业大学作为整个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部门,应从打造学习型企业的战略高度长期规划企业大学的内涵和外延,所以在学员方面应以企业全体员工为主体,同时将企业的合作伙伴、企业的客户统统纳入企业大学的学员体系中,促使整个企业价值链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联结更加紧密;2、师资组成:包括社会化师资和企业培训师队伍,前期建立以社会化师资为主的着眼于素质普及教育的学习方式;后期通过自身学习机制的完善和企业培训师队伍的壮大,形成企业培训师队伍为主的着眼于企业自身技能提升、企业新技术和新观念普及的学习方式。3、培训方式:建设混合培训模式(BlendedTrainingModel),E-learning培训方式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绩效良好的经济型培训模式,它为现代企业培训提供了全员学习、团队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可能,同时,为现代企业培训提供了科学的调查、交流与评估机制,打破了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人学习任何课程的目标,但是其在培训互动性方面表现一般;而传统面授的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但是其时效太短,覆盖面狭小的特征不能满足企业知识储存、动态成长的实际需求,并且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总结上述培训方式的基础上,企业大学应该选择混合式培训模式,即以E-learning培训方式为主,补充传统的面授方式,同时,工作现场的即时培训与传授模式也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培训方式,企业大学在执行集中培训的同时,更应将培训的知识与方法普及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现场中去,实现教育的普及与推广。这样既保证了企业大学的全员性、经济性、效率性,又确保了特殊专题的所必须的互动性。34、培训场所搭建:E-learning网络平台的搭建,就是建设科学、经济、适用的学习管理平台(LMS),实施E-learning培训,同时,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电化教室建设;相对固定传统面授的教室以及个人、团队拓展训练的场所。5、培训绩效考核:没有培训效果的培训是毫无价值的,因此,对于培训的有效评估与学员的培训绩效转化,通过企业大学培训效果的统计、分析及评估,并与企业人力资源的考评制度结合,使企业大学的整个考核体系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融合,形成一个动态的完整的人才培养及使用战略。其三、企业大学的内容资源架构1、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企业大学的核心资源,也是保证培训能够有效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关键资源。企业完全依靠外部课程资源,无法保证课程的系统性、无法保证与企业管理实践和业务策略的一致性、更无法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与训练体系,然后根据体系需求甄选外部课程和开发内部课程来完成课程体系建设。(1)通用课程:指基本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商科及技能类课程,这类课程对于企业全员基本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管理类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营销技能、普通管理知识、职业技能、商务礼仪等。专业课程:指适合于特定行业的行业专业课程,由于从事行业的不同,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也有很大的区别,行业专业课程对于洞察行业先机,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定制课程:是根据企业内部的资料和实际需求委托专业公司开发的课程,对于企业来说,定制课程是对于企业要害问题的学习解决方案或是将企业自身积累的宝贵知识进行固化,因此,对于企业的商业价值极高。定制的内容包括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新员工培训、技术知识培训、新产品推介、销售队伍的培训、各渠道和客户的培训、新系统或商业过程的培训等等。(3)自主课程:指企业自主选题、设计、开发的个性化课程,随着现代企业科技水平的进步,企业可以自主化来制作相关课程,通过将一些企业急需推广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件制作,可以迅速在针对企业的特4定部门、特定人员进行普及教育,而它在内容上是专属的,是企业无形资产积累的重要方式,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4)辅助资料:是指企业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和类比资料等,通过辅助资料的积累可以加深企业员工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辅助资料库的建立也是企业知识体系是否完整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包括企业图书馆、企业案例库、行业数据库、行业法规库等。2、师资体系通常,企业大学的讲师资源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企业外部,主要是行业专家、管理专家、高效教授等,一是来自企业内部,主要是企业内部专职讲师、企业高层管理者、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等。但通常情况下,国内的企业大学内部讲师队伍人数严重匮乏,企业内部讲师素养和水平参差不齐,兼职讲师的意愿和动机不强,内部讲师培训的效果无法保持等多种问题。所以,在讲师资源的构成上,不但有合适的外在资源构成,在内部师资上,更要有系统的甄选、培育体系,促进内部讲师的职业化技能。(1)社会化师资:包括高校著名师资、行业专家、学科优秀实践者及社会技能能手(2)企业培训师体系:企业自身培养的师资队伍,包括企业领导、企业内部特定领域的专家及企业技能能手。3、管理体系没有合适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往往会导致整个企业大学与企业运用的脱离,并会严重导致企业大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大学的管理体系,是企业大学正常运营的基础。(1)企业大学组织建设机制由企业领导组织企业大学的管理运营团队,建立外部联络、教务管理、资源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制度,形成定人定责,系统管理的学院组织体系,保障学院的正常运营。(2)学习需求调查制度——5包括就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评估安排等相关内容在学院内进行全面的调查,或从集团实际需求出发,确定需求方案,由学院管理人员将整个需求方案交全体学员进行满意度调研,并将调研结果进行汇总评估,确定最后的培训计划内容。将上述流程形成制度,保证学习的科学性和针对性。(3)学习过程管理制度从学员的出勤管理、企业大学的培训计划落实到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管理,每个环节都要指定缜密的制度和流程,使学院对于整个学习过程保持充分的数据支持,从而不断修正课程内容、学习安排和培训计划,激发员工主动学习的热情,保证学习内容的新陈代谢,学习制度的合理有序。(4)学习效果评估制度(考试制度、验收制度、奖惩制度等)包括企业大学对于学习活动的验收程序、考试的组织和安排,以及最后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奖惩制度的衔接制度,使企业大学的整体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并且在最体现在利益奖惩上,保证学习机制在企业内部的迅速推广。尽管决定企业大学成功的若干因素之间有某些差异,但确保企业大学的成功有一些主要成功因素,如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企业大学的学习与企业的战略需求建立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技术促进员工的学习进程、建立综合的衡量指标、不断向员工、经营单位管理者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示范、宣传企业大学的价值等。企业大学的整体发展虽然为期不长,更多的经验还有待在实践中去提炼。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欣慰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已经开始日益的重视教育,关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所以,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成长。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