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十斋论语笔记卷一于磊求教第2页共65页写在前面“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这句话传了千年,历代有学之士也有很多研究著作,实际运用也举不枚举。笔者写《论语笔记》实属为了促进自我学习,由于个人才疏学浅,理解上的偏颇、实际运用上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好在有还有句“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让笔者慢慢学习、逐步改善的机会。为避免因笔者个人偏见,误导读者,特将相对标准的注释摘录,以便学习。说明和声明:在运用到管理上时,君子也许是中层、员工,小人也许是老板、中层,没有绝对的君子就是老板、小人就是属下,要看所处实际情况。笔记中很多都是笔者个人理解、或偏颇、或曲解、或应用不当,会有种种错误,阅读的您且当过眼云烟,对错误的地方望能及时指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阐述了学习到实践并可循环促进的过程。“博学之”指广泛的学习,博还代表着宽博、心胸宽广、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3页共65页“审问之”在博学后,是需向纵深发展,凡学问追根溯源,即物而穷其理。“慎思之”周密而谨慎的思考,尽求周全。“明辨之”明其理才可辨,辨是方法。笔者认为这明辨的难度仅次于笃行,如何做到“明”又“辨”,可谓难倒很多的人,包括老板们。“笃行之”知易行难,很多人不是因为懒而不行,更多因素恐怕是没信心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更难的是将前面几个步骤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贯穿并活学活用,造成有学问无行动。画幅循序渐进的图示,若能按部就班地做,会有收获。审问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第4页共65页学无涯:学海无涯苦作舟思无邪:用正确的思维模式、方法思考问不休:明理需不耻下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永不休止的问辨无碍:不戴着有色眼镜进行辨别,需胆识、气魄、宽容行无疆:不要固步自封、行要持之以恆、永不停步、行遍天下第5页共65页卷一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注释】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很多企业家都喜欢学习,这非常好,若把学习来的知识,活学活用到企业实际运营管理中,才是快乐的事,就能知行合一,有些企业家“按图索骥”书本上怎么讲的,就要求企业就要按书本上的去做,其执行结果可想而知。也都在讲“理论结合实际”怎样将理论能结合到企业实际中,对企业发展有实际作用呢?原文笔记今译第6页共65页建议是需要博学,尽可能多学相关的知识。其次掌握明辨的方法,用学到的理论,有效适用的辨别方法,分析出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后,再执行,才会让企业发展的更好明辨方法可以采用鱼骨图的分析模型工具列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用“人、机、料、法、环”,或更替所需条件的关键因素,在“鱼刺”上列出关联的因素后,进行归类、分析、解决。补图因素:人问题列出一个具体问题因素:机因素:料因素:…因素:环因素:法关键点第7页共65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注释】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有人要加盟你的企业、跟随你打天下时,对企业家来说是好事,如何判断其是否在“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呢?有些老板答应的很爽快,在合作不久就发现来合作的人不是自己想用的人,他们各怀鬼胎,于是采取行动,造成公司损失、人员流动性大等负面影响。有人投奔时,老板要三思,是看上你的什么?然后再决定是否合作。原文笔记今译第8页共65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注释】愠:音yùn,恼怒,怨恨。老板是发布指令时,经常有员工听不懂老板在说什么,老板则认为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是老板怒了,还得去干。这时是有几种可能其一:老板表达一种思想时,没考虑清楚或说出来词不达意其二:属下都比较聪明,有个性想法和创意,为了证明自己能力,一定自觉不自觉地跟老板“对着干”,并不是真的对立层面,而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并觉得我也是为公司好,为老板。老板此时别为员工不了解你的意思发火,员工也别为了谏言,老板却一意孤行而苦恼,都先别抱怨,先反思自己。原文笔记今译第9页共65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注释】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鲜:少的意思。每家企业中总能看到某些职员,能言善辩,不一定是花言巧语,有时表现非常中肯,有道理,为企业和某位同事着想,大义凛然等等。经历的企业多了,看到这样的同事,你会怎么想?怎么同其工作合作?交往?能言善辩不是坏事,就看用到哪儿了,能言善辩的背后是什么?是否对企业有益?对同事有益?对企业和同事有益的要表彰。对企业和同事在结果中起反作用的,要提前纠正、遏制。原文笔记今译第10页共65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注释】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原文今译第11页共65页“每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很多人都是从小听到大的,然而谁能做到呢?第一天可以,第二天可以,第三天呢?每日三省吾身,我们知道要反省,那我们都要反省什么内容呢?论语中已经指导我们了。第一要反省:为人办事是否尽忠,尽力,尽忠讲的是心态,尽力讲的是执行力;第二要反省: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不欺不诈;第三要反省:有没学习先贤教导,是否依教奉行,每天学一点,进步一点?在企业管理中,不仅要告诉员工“你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辅导员工“怎么做”。建议每日三省第一要反省:有没做到位第二要反省:有没做标准要求第三要反省:有没同事互助实际运作中可以有跟多的“反省”标准要求,或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情况有不同反省要求。笔记第12页共65页释文:贤人处世能三省释文:君子立身有九思第13页共65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注释】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前一种意义上的“弟子”。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原文今译第14页共65页员工在内对老板、对上级、对同事相互尊重,工作相互配合,在外尊重客户、同行;老板在内尊重员工,在外尊重客户、同行,并诚信。这样的企业文化就会和谐,再加之企业进行有效的培训会更理想。现在很多人用来教育孩子的一本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弟子规》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笔记第15页共65页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注释】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老板用员工的才,要多看他们的优点,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尽量包容他们的缺点,若能再进行教导会会促进员工才能发挥的更好员工看老板也要多看其优点,允许其缺点,很多老板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员工就要学会如何与这类老板共事,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原文笔记今译第16页共65页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注释】重:庄重、自持。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主忠信:以忠信为主。无:通毋,“不要”的意思。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过:过错、过失。惮:音dàn,害怕、畏惧。原文今译第17页共65页老板不自重,在企业则没有威信,即使员工表面“畏惧”老板,一转脸就会蔑视,员工也要自重,并非说句“我只是来打工的,赚点工资而已”就可以自我解脱。自重则别人也会重视他。若常常那不如自己企业的竞争对手相比,自己的企业就没有进步,老板员工若都常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则自身也没有进步,比较后就会沾沾自喜,后果真的很严重。笔记释文:敬以持己释文:恕以及物第18页共65页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注释】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认真对待曾经服务过的企业和老板,汲取他们的优点,关照他们缺点在自己身上有没有,若有如何改进,让自己更淳厚。自身心态、行为端正了,对于现在服务的企业、老板和自身都会有很好的帮助。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