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三版)考研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上篇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一章第一节一、学科定位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交叉学科出现时间:20C80S二、学科名称1.对外汉语教学:1982年提出到目前为止使用最为广泛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最为科学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Masterof)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三、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教学、学科、事业1、教学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2、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重点: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核心)4个层面:语言、心理、教育、技术3、事业加快孔院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构建全球网络平台;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2第二节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照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2.母语和外语(按照国家的界限区分)母语:本国、本民族语言外语:外国的语言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照民族界限区分)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非本族语:本民族以外的语言4.目标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的语言,都可以称为目标语)二、习得1.含义: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2.习得阶段:前语言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多词句阶段3复杂句和语篇阶段3.习得理论(广外)习得理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强化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斯金纳(美)对环境或成人话语做出反应;重外部形式,轻内部意义;未考虑大脑内部活动传递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奥斯古德(美)反应有两种:外部刺激;内在刺激(传递性刺激)内在论心灵主义乔姆斯基(美)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贬低环境的作用认知论无皮亚杰(瑞士)两种组织功能:功能不变式;认知图式三、学习41.含义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2.学习类型(低到高)提出者:加涅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四、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差异(广外)主体动机环境教育者及相关因素方式过程文化5第三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类别一、性质第二语言教学是指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二语教学与一般语言习得的差异:是否在目的与环境二语教学与一般学校的非外语教学的差异:传授知识与掌握语言能力二、任务二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出能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人才。三、国内汉语教学类别预备教学、进修教学、汉语言本科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科学学位硕士生博士生培养1975年汉语言本科专业设立1985年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设立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设立2014年对外汉语本科改为汉语国际教育第四节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一、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单单灌输语言知识二、心理学1.1936年,坎特(美)提出“心理语言学”的术语2.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学习能力、语言学习动机、语言学习6策略、母语影响(学习迁移)3.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力:语言编码、解码能力、语法敏感性、语言的归纳和强记能力4.语言学习动机:融入型动机、工具型动机5.关于二语学习心理过程的两种解释:(1)逐步重组论:学习者处在一个逐步调整母语系统,使之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学习上的进步意味着学习者正在用目的与的特征逐步替代母语的特征。(2)重新创造论:学习者处于一个和母语习得基本相同的过程,学习上的进步意味着目的语从正在从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6.产生语言学习偏误的心理原因:①过度概括②规则限制的忽略③规则片面应用④错误概念的形成三、教育学1.教育学理论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2.第二语言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法是任务型教学法。(造句、替换练习和句子变换等练习不属于交际任务)四、神经心理学1.言语的运动中枢:布洛卡区言语的感觉中枢:韦尼克区2.大脑左半球:抽象思维大脑右半球:形象思维3.语言的临界期:13岁(广外真题)7五、社会语言学1.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广外真题)2.海姆斯:交际能力(广外真题)(合语法性、可接受性、适合性、可能性)3.卡那尔和斯威恩: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段能力、策略能力4格赖斯:合作原则(广外真题)(质量、数量、相关、方式)5.利奇:得体性原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六、跨文化交际学(广外真题)1.含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2.分类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体势语是最重要的一种)3.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接受的四个阶段蜜月期---挫折期(文化休克)---逐渐适应期(文化关键期)育----接近或完全复原期第二章外语教学法第一节教学法概述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对象: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以及8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的领域。(吕必松)教学法:传统教学法6、人本主义教学法3、交际型教学法4、创新型教学法3掌握的内容:各教学法的英文名称、时间、代表人物、理论基础、观点(原则/特点)、评价(优缺点)第二节传统教学法(6)1)语法翻译法2)阅读法3)直接法4)听说法5)认知法6)全身反应法一、语法-翻译法英文名称:grammar-translationmethod时间:18世纪末代表人物:奥伦多夫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传统语言学(规范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官能心理学(3)哲学基础:唯理主义主要特点(广外真题)(1)教学语料:“规范”语言。(古典的书面语)(2)教学语言:学生的母语。9(3)词汇教学:词汇表孤立地进行。(4)语法教学: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规则(词的形态、属折变化,对复杂语法现象作出详尽解释)(5)语法分析的材料:课文。(6)教学方式:翻译。评价:(1)优点:20世纪初占据主导地位,对后来的阅读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的产生有一定的促成作用。(2)缺点:不重视听力口语的教学,不注重活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功能。二、阅读法英文名称:readingmethod产生的时间:20世纪初代表人物:魏斯特(广外真题)目标: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代表作:《新方法读本》分类:精读(400个词)和泛读(1200个词)评价:首次区分精读与泛读;将快速阅读引进课堂;创造了阅读训练的多种方法;在课文编写时注意控制词汇量,产生分级阅读课本和词汇分级系列,后求在世界各国流传。”三、直接法含义:不用母语,不用翻译,直接用目标语教学(广外)10英文名称:directmethod代表人物:贝力兹、帕尔默理论基础:联结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结构语言学(语言学基础)(广外)教学原则:1.建立语言与客观世界的联系2.口语伴随动作或图画展示教学内容3.模仿4.口语领先5.趣味性、循序渐进、具体到抽象评价:1.对听说法、功能法产生很大作用2.忽视成人思维和母语能力的作用;忽视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四、听说法英文名称:audiolingualmethod时间: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德弗里斯、拉多等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心理学基础)描写语言学(语言学基础)(广外真题)教学过程:模仿---重复---翻译---轮转---重复与翻译----对话教学特点:1.语法方面语言结构按序排列、依次教学;11句型结构反复操练,用归纳法类推,很少语法解释;语言结构按序排列,依次教学。2.词汇方面严格控制词汇量,依赖上下文学习。3.语音方面重视语音教学;大量使用试听设备和语音实验室。4.文化方面强调目标语文化背景的重要。5.其他方面新课内容以会话形式展开;用模仿、记忆等方式学习,以养成语言习惯;按听说读写的顺序教学。评价:1.有完整的教学体系;较为成熟的教材;培养大批第二语言人才;对其他教学法产生促进作用。2.过分强调听而排斥读;不准用母语,不讲语法规则;单纯句型练习太枯燥,影响学习积极性;把句型背得滚瓜烂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运用。五、认知法英文名称:cognitiveapproach时间: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卡鲁尔理论基础:奥苏拜尔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12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广外真题)教学过程:理解(占1/4)---能力培养(1/2)---综合运用(1/4)教学原则:1.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2教学顺序:语言能力到语言表现。3.母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应充分利用。4.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生母语和目标语已有的知识衔接起来。5.听说读写并进,口头笔头并举。评价:1.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没有编写出成熟的教材;语法规则过于抽象,难以在教学中运用。2.许多教学观点被语言学家和教师采用,用于教材编写和具体的教学之中。六、全身反应法英文名称:totalphysicalresponse(TPR)时间: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阿舍儿(美)理论基础:儿童习得母语理论教学原则:1.听---说(判断)2.关键:全身动作3.基本交际:指令4.等待学生自然产生说话的愿望(判13断)评价:1.通过动作理解指令,用大量输入引发学生开口2.忽视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特点第三节人本主义教学法(3)1)静默法2)启示法3)咨询法一、静默法英文名称:silentway产生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英)加特诺原则:1.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启蒙者;用彩色棒、实物、动作、手势等教学。2.口语领先。3.学生自己纠正错误。3.少量词汇创造大量句子,用分类学习方法扩大词汇量。二、启发法英文名称:suggestopedia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罗扎诺夫(保加利亚)14原则:1.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2.两个半球同时发挥作用。3.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得到启示。三、咨询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英文名称:counselinglearning时间:20世纪60年代初代表人物:古兰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病人”,教师是顾问、辅导者。2.只学口语不学书面语。3.依赖母语,由母语到且的语过渡。第四节交际型教学法(4)1)功能法2)任务式教学法3)内容教学法4)3P教学法一、功能法(交际法)英文名称:functionalapproach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15代表著作:现代语言交际大纲代表人物:威尔金斯主要内容:1.中心任务: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2.途径:交际。3.有效的交际:功能、情景、话题和表达。4.学习成果:功能、情景、话题、熟练度和文化5.具体教学建议:听说读写和文化。二、任务式教学法英文名称:task-basedapproach时间: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伯拉胡和纽南(英)教学原则:用中学(广外真题)特点:1.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中。2.意义优先3.以完成任务为评估标准。4.重结果而不重形式。基本原则(广外真题)语言情景真实:形式与功能相结合;任务阶梯型;已做促学。三、内容教学法原则:161.以不同的专题为中心组织课程。2.课程核心材料选自母语说话者作品。3.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语言、认知和情感需要,以及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注意点:1.提供真实输入。2.提倡团队精神。3.以恰当方式纠正学生错误,引导学生有效输出。四、3P教学法英文名称: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时间: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豪厄特三个阶段:呈现、操练、运用(广外)第五节创新型教学法(3)1)全语言教学法2)体裁教学法3)“四位一体”教学法一、全语言教学法英文名称:wholelearning时间:20世纪70年代含义: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全文及全语言技能(全文:不是整本原文书或整篇文章而是在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