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一)什么是健康一一健康不但是身体没有缺陷还要有完整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至少包括三层意思,其一是人体生理没有疾病,体格健全;其二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状态;其三是人与社会相适应。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二)影响人健康的因素人类的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遗传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内在因素外,还有环境因素、如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三)健康教育的作用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的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变成健康行为,这是一门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所有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普通教育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所进行的学校教育。健康教育是针对人的健康内容进行的一项特殊范围的教育活动。因此,学习和运用教育学的理论方法,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基础。(一)、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原则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健康教育同样有着教育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应充分遵循教育原则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巩固性原则7、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二)、教育的原则对健康教育的作用健康教育是以卫生科学为内容和以健康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教育学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教育学所研究的理论方法,如教育本质、教育的一般方法、教学原则、对健康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环境和教育(学习)在相互发生着作用。遗传素质,给人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而环境和教育决定人能否发展和向什么方向发展。儿童从降生起,就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发生关系,并接受它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环境在影响人,而人也在改造环境、改造自己,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运用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边关系的原理,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要用以指导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工作。教育强调“从娃娃抓起”,健康教育同样也强调无论劝阻或鼓励哪种行为,都应该把重点放在习惯形成的最早时期。通过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再教育如举办“家长学校”、“婚前学校”、“孕妇学校”等多种形式介绍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方法,以期通过对母亲的教育来影响幼儿的行为。教育学的原理对人生三阶段的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施人生准备阶段、人生保护阶段以及晚年生活质量阶段的健康教育中也离不开教育学原理和教学原则的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把健康教育列在公共卫生领域,也有一些将健康教育列在教育领域(如在师范大学设健康教育系)。在我国,健康教育归属在公共卫生的工作范畴。而健康教育以知识传播、教育、行为干预为主要方法开展工作,其研究领域涉及预防医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传播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而以教育学、传播学、行为学等与之最为密切。医院及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医院健康教育内容也在逐渐扩展和深化。由于疾病的种类繁多,医院健康教育的内容呈多样化,每个病种及其具体的健康问题、健康行为都可形成一组教育内容。同时根据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社会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教育内容也要有针对性。医院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1、疾病防治及一般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1)、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疫情报告、隔离、消毒、护理治疗等知识。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3)、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包括内、外、妇、儿、五官、肿瘤、皮肤科等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抢救措施。4)、仪器器械性治疗知识如放射线、红外线、激光、针灸等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有关注意事项等。5)、检查化验知识如血、尿、粪三大常规,各种血液生化功能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B超、胃镜、CT、核磁共振检查等,都应事先向病人说明检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采集标本方法及检验结果的解释。6)、合理用药知识各类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服法、剂量、副作用、保存等。各类中药的服法、煎制及适应症、禁忌症、全程服药的重要性等。7)、就诊知识如医院性质、服务对象、医疗范围、分布、各项规章制度等。8)、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方面的卫生知识如不同疾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在接受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心理卫生的科学知识和保持心理卫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指导个人行为实践。因此,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积极有效的医疗措施,是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医务人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他们不仅应该懂得普通心理学知识,还要了解患病时的心理反应,研究不同类型病人如急症、慢性、危重、濒死病人的心理问题,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制订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使病人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1)、教育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念。2)、对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保护性原则教育,教育他们在精神上给病人以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3)、针对不同类型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矛盾,介绍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心理保健方法,消除心理异常和心理负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行为干预在传播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协助患者和有特定健康行为问题的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改变不良卫生行为,采纳健康行为,是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患者特定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特点,分析行为因素与所患疾病的关系及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行为指导和行为矫正。行为指导是通过语言、文字、声像等材料和具体的示范指导,帮助教育对象形成健康态度,作出行为决策,形成科学的行为方式。行为矫正是通过训练、强化、脱敏、厌恶疗法等方式,矫正旧的不良行为习惯,建立新的健康行为模式。脱敏、厌恶疗法简介:脱敏疗法又称减敏治疗,或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是将不能避免的并经皮肤试验或其他方法证实或怀疑的主要抗原性物质,制成一定浓度的浸出液,以逐渐递增剂量及浓度的方法进行注射,通过反复给病人注射特异性抗原,促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类抗体属于IgG型,当这些特异性抗体在体液中提高之后,如再度接受外来特异性过敏原时,此类抗体首先与之结合,与体内原有的IgE抗体竞争,从而产生免疫反应而不产生过敏反应。血清IgE在连续脱敏治疗以后逐渐下降,到过敏反应阈值以下时,即能防止过敏反应发生,因而达到脱敏目的。脱敏疗法最适用于吸入过敏原引起的哮喘,因为吸入性过敏原到处飘散,难以避免,故采用脱敏疗法是一种预防哮喘复发的重要措施。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现代临床的理医师也在使用这种方法帮助人们戒酒,让嗜酒者服吐酒石,或注射阿朴吗啡、吐根碱,在即将出现恶心时,让嗜酒者饮酒。如此每天一次,重复7~10次直到嗜酒者不使用药物而单纯饮酒也出现恶心,对酒产生厌恶情绪。此即说明条件反射已充分建立,以后每年仍可作1~2次巩固性治疗。据莱蒙(Lemere)所行的4096例以此种方法戒酒的效果统计,一个疗程治疗后,维持戒酒5年以上者占38%,维持10年以上者占23%,其余的人以后又继续喝酒。厌恶疗法常用于治疗酒癖、性行为变态、强迫观念等。通过对患者的条件训练,使其形成一种新的条件行为,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在治疗时,厌恶性刺激应该达到足够强度。通过刺激确能使患者产生痛苦或厌恶性反应,治疗持续的时间应为直到不良行为消失为止。如强迫观念的患者,用拉弹橡皮圈法治疗。头几天,当强迫观念出现时要接连拉弹30~50次,才能使症状消失。另外,要求患者要有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当治疗有进步时医生要及时鼓励患者,必要时最好取得患者家人的配合,效果会更好。运动与健康中国有句古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现象,但是揭示了一个真理:“用进废退”。对于健康而言,说运动是金何尝不可。按中医理论,运动可使全身气机条达,血脉流通,才能不生疾病或少生病。肌肉在运动中变得发达有力,骨骼在运动中变得坚强和结实。所以说,最好的保健秘方,不是灵丹妙药,而是运动,运动在健身防病中有以下诸多功效。1、运动与防病(1)、运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运动鍛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血液的输出量,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全身的血液供给。全身的血管也在运动中得到有节奏的收缩和扩张,弹性增强,减少动脉硬化;虽然在运动中心脏为了使身体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心跳加快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搏出更多的血,但是当运动停止以后,心跳反而比正常的慢,而这种慢心率对健康长寿大有益处。再则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促进脂肪的燃烧和利用,因而可避免肥胖和高脂血症,也就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2)、运动能防治糖尿病。有人说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其实,糖尿病确确实实是由于缺乏运动引起的疾病,在中国、芬兰和美国等不同国家的研究发现,即使中等程度的体力活动,也几乎足以防止60%Ⅱ型糖尿病病例的发生。那么,缺乏锻炼为什么会引发糖尿病呢?简单地说,运动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细胞对糖的氧化和利用。当肌肉缺乏运动锻炼时,便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长久下去,便会导致糖代谢的紊乱而诱发糖尿病。另外,运动也加速脂肪的氧化,故而少得肥胖病,已知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肥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脂肪也是一种内分泌腺体,脂肪细胞,尤其是大脂肪细胞能分泌一种脂抑胰岛素,可降低胰岛素的活性,从而使细胞不能很好的利用糖。(3)、运动能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威胁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而运动是增强钙吸收的最有效办法。美国骨科专家Frost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非机械因素(钙、维生素D激素等缺乏)并非是最主要的,而在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肉质量(包括肌块质量和肌力)才是决定骨强度(包括骨量和骨结构)的重要因素。缺钙者只有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提高补钙的效果。有关研究指出,骨相关激素、钙、维生素D可决定3%-10%的骨强度,而运动对骨强度的影响可达40%。这一理论可解释为什么久卧病床。或多数肌肉衰退性疾病的患者,即使补钙也无法阻止骨质减少的现象。研究者认为,通过运动锻炼,增强骨承受负荷及肌内牵张的能力,结合使用骨合成性药物等可达到刺激骨生成,恢复被丢失的骨质及维持一定骨强度水平的目的。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4)、运动能防癌。有关研究指出,经常性的运动锻炼可使大肠癌的罹患率减少一半。因为久坐不动必然导致肠蠕动缓慢,形成便秘,而宿便中的毒素,主要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细菌毒素以及重金属离子等对肠壁的刺激而诱发肠粘膜细胞的突变引起癌症。运动能曾强肠蠕动,有利于这些毒素的及时排出,故而少发癌症。此外,由于大便通畅,减少了毒素的再吸收,从而也减少了女性的乳腺癌、肺癌和其它癌症的发病率。(5)、运动能健脑防衰老。锻炼有增强记忆力、活跃思维的功放。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神经学教授发表了一篇比较性论文,他对近6000名65岁以上妇女进行了脑功能状况的8年跟踪测试,发现经常锻炼的人,出现记忆力减退的可能性最小。加利福尼亚大学脑老化和迟钝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锻炼也可直接对脑产生影响。锻炼可增加“脑源性神经因子”的形成量,这种物质能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而且能够提高脑细胞抑制氧化物和毒素的能力。2、运动多少为适宜运动健身其实也不需要太大的运动量,就能达到十分明显的效果,如果我们每天坚持十分钟的散步,则身体状况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