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史第七讲:15世纪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第七讲15世纪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中世纪的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与英法两国不同,它们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两国历史发展的共同特点是:政治经济四分五裂,王权弱小。一、德意志二、意大利一、德意志(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二)教权与皇权的斗争(三)德意志经济发展的特点(四)《黄金诏书》与选侯政治(五)德意志政治分裂的原因返回本节(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为德意志王国。911年,东法兰克国王路易去逝,加洛林王朝在德意志的统治结束。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国王,建立萨克森王朝(919-1024)。(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961年,教皇约翰十二世遭到罗马贵族的反对,请求德意志出兵援助,奥托一世进军意大利,平息了反对教皇的封建主,巩固了教皇的地位。为感谢奥托,教皇于962年2月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加冕,称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后来1155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腓特烈一世加冕时,又加上了“神圣”二字。这样,查理曼帝国解体后,西欧又出现了一个“神圣罗马帝国”。其领土除德意志外,还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返回(二)教权与皇权的斗争罗马教皇与德意志皇帝虽然互相勾结,但双方为争夺主教授职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实质上是为争夺主教领地上的政权和捐税的斗争。到了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和教皇格里哥利七世(1073-1085)时,政教冲突趋于紧张,公开展开了斗争。(二)教权与皇权的斗争(续)1、格里哥利七世坚决主张实现“教权高于皇权”的目标。1075年,他在罗马宗教会议上发表《教皇敕令》。2、亨利四世于1076年1月24日在沃姆斯召开会议。3、格里哥利七世1076年2月22日在拉特兰召开宗教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世纪最著名的教皇法令”,宣布革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废除其帝位,取消他统治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权力,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二)教权与皇权的斗争(续)4、卡诺莎会见:1077年1月,亨利四世赤足披毡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卡诺莎城堡,他穿着悔罪人的衣服,在城堡下等了三天(25-28日),表示悔过,终于得到教皇赦免,恢复了教籍。这就是著名的“卡诺莎会见”(又称卡诺莎请罪、卡诺莎事件、卡诺莎晋见)。从此,“到卡诺莎去”这句话就成了“屈膝投降”的代名词。(二)教权与皇权的斗争(续)5、《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年,教皇卡里克斯托斯二世(1119-1124)和皇帝亨利五世签订。①德意志境内所有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由神届法规规定选举产生,皇帝或皇帝的代表可临场监选。②德意志皇帝交出神职叙任权,但仍享有管理主教财产的权力。(二)教权与皇权的斗争(续)5、《沃姆斯宗教协定》:③主教授职时,由教皇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指环和权杖,由皇帝授予封地,德国境内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还首先由皇帝赐予权节作为世俗权力的象征。《沃姆斯宗教协定》签订后,主教授职权之争暂告一段落。这样,在德意志境内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一个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任命,需经过教会和皇帝两方面的批准才有效。返回(三)德意志经济发展的特点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它的分散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城市同盟:势力最大的是汉萨同盟。该同盟最初由律贝克、汉堡、不来梅为首的北部各城市结成的联合,14世纪中期才扩大形成,最盛时期有100多个城市加入同盟。该同盟长期垄断了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贸易,在邻近各国中享有商业特惠权,在伦敦、布鲁日、卑尔根、诺夫哥罗德等地设有商站。南部的奥格斯堡、纽伦堡、乌尔姆组成士瓦本同盟;西部的科伦、沃姆斯、美因斯、斯特拉斯堡等城市为主组成莱茵同盟。这些同盟都包括邻近的几十个城市。返回(四)《黄金诏书》与选侯政治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了“黄金诏书”。1、确定了皇位选举法2、诸侯权利3、承认封建主之间的私战合法化4、选侯委员会《黄金诏书》事实上把德意志的分裂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帝国长期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马克思称之为“德国多头政治的根本法”。返回1、确定了皇位选举法①把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捷克国王、巴拉丁伯爵,以及美因斯、科伦、特里尔三大主教列为“七大选侯”,以后皇帝就由这七大选侯选举,固定在法兰克福城举行。②选举会议由美因斯大主教召集并主持。③按多数票决定的办法。返回2、诸侯权利承认诸侯在其领地内的政治独立、享有司法、征税、铸币和经营盐铁矿山、军事等权利,皇帝不得干涉。领地可世袭由长子单独继承,男性相续。返回3、承认封建主之间的私战合法化只规定附庸不得发动反对自己领主的战争,城市之间不得结成同盟反对诸侯。市民和农民都属于大领主。返回4、选侯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为期一个月(复活节之后)。商讨国家大事。选侯委员会变成国家常设管理机构,选侯成为国家命运的主宰者,国家大事统由他们同意才能执行。返回(五)德意志政治分裂的原因1、德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分散性和不平衡性.2、德国长期奉行对外侵略的政策。这对德国中央集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3、选侯政治影响.4、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干涉。即主教授职权之争。返回二、意大利(中世纪意大利历史发展特点)(一)政治上四分五裂,最为严重(二)最先爆发反农奴制起义(三)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四)最先爆发雇佣工人起义(五)最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返回本节(一)政治上四分五裂,最为严重意大利分为三个部分:南部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称为西西里王国;中部是教皇国;北部是一些城市共和国。分裂原因:①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和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②外国的侵略:拜占廷、德意志、法国、西班牙在不同时间都入侵过意大利。③罗马教廷的阻挠。返回(二)最先爆发反农奴制起义1303-1307年,在意大利北部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爆发的由神职人员多里奇诺领导的农民起义。多里奇诺宣称,私有财产是世上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财产公有,预言将有一个没有私有财产的“千年王国”的到来,而促使这个“千年王国”到来的是被压迫者,号召被压迫者起来消灭教士和富人。起义者形成一支约6000人的武装。摧毁寺院,破坏庄园。1307年被镇压,多里奇诺惨遭杀害。这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大规模农民起义中最早的一次。返回(三)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早在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萌芽。”当时,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呢绒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返回(四)最先爆发雇佣工人起义指1378年佛罗伦萨梳毛工人起义。(教材)返回(五)最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近代史部分讲述。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