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初中思想品德)2课程目标•了解中学政治课程的改革历程•理解中学政治课程的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掌握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3课程内容•中学政治课的历史演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分析4基本要求•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高中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以单元为单位,自主整理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5参考书目•走进新课程•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参考•课程标准、教材和其他教辅资料6中学政治课的历史演变•一、清末年间中学的德育课程•二、民国年间中学的德育课程•三、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学的德育课程•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德育课程7一、清末年间中学的德育课程•清末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引进并推动了新式学堂制度的建立。在新式学堂中,按照学科相对固定地设置课程。光绪年间,中学堂就已设有“修身”一科。该学科从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教育。8•在“修身”一科开设的同时,有的中学还开设“伦理学”一科,而多数学校是将“伦理学”一科作为“修身”科之一部分。“伦理学”一科,较多地宣扬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其体系和内容则更过地沿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教本;同时,课程中还设有“读经讲经”、“法制及理财”等科目。9•这一时期的教材主要以经书为本,如《论语》、《孝经》;陈宏谋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训俗遗规》、《教女遗规》、《从政遗规》、《在官法戒录》。•也有一些新式教材:教育改良会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高等修身教科书》;翻译的《中等教育伦理学》、《伦理教科书》等。1011从内容上看,仍以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德育主轴。其中虽掺有维护封建统治所需的道德糟粕,但也确有不少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凝积下来的道德精华。同时,“西风”渐进,开始出现与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相关的德育内容。评析12从方向上看,开始注意道德教育的经世致用,更多地强调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来进行,企图改变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过于内向的自省自克、独善其身的倾向;从方法上看,教育由近及远,比较注意切合德育过程内在的规律。13二、民国年间中学的德育课程•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若干年间,“修身”一科仍继续存在。“法制及理财”改为“法制经济”,其教学目的和主要教学内容为:“法制经济要旨在养成公民观念及生活上必需之知识。法制经济宜授以现行法规及经济之大要。”14•以后,提倡“公民教育”,许多学校自动取消“修身”科,而代之以“公民”科,内容一般包括“社会生活及政治组织的概念、中华民国国家组织及法律大意、经济概念、社会问题及国际关系的要领”等。15161718•1913年,上海群益书社翻译出版《美国公民学》;•1916年10月教育部颁发《修正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1917年商务印书馆推出刘大绅编、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公民须知》,这是最早以《公民》命名的初级教科书。19•1923—1928年间,开设公民、人生哲学、社会问题等科目,也编辑出版了相应的教材。•1928—1932年间,蒋介石为了实施反动统治,在学校改设“党义”科,1932年后,初、高中又改“党义”科为“公民”科,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公民课程标准》;20•1933-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复兴教科书”,其中《公民课本》高中四册,第一册是社会问题政治概要,第二册是经济概要,第三册是法律大意,第四册是伦理大意;初中三册,第一册道德,第二册政法,第三册经济。21•是一种有高度自觉意识的政府行为,课程目标的研究及过程的实施都组织得相当严密而且系统化,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通过德育课程对学生实行道德观念灌输及思想统治;道德教育的范围趋于开阔,个人的品德修养被置于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民族、国际关系等背景下,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其务实的特征较为明显。评析22•开始强调德育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可视为对中国长期存在的坐而论道之陋习的一种改造。但课程中相当多的德育内容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和党化色彩,因而这些课程遭受到当时社会和学校师生的厌弃。23三、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学的德育课程•与当时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内中学德育课程并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学开设的德育课程。24•革命根据地中学正式设置德育课程,始自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由于各抗日根据地处于战争环境中,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更不可能编写统一的教材,只能按照各个根据地的具体情况,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公民知识、社会科学概论、哲学、中国革命史、社会发展史、联共党史、政治经济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生产运动、反法西斯斗争、国际形势、边区形势、中国问题等。25•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解放区的扩大,一批普通中学相继成立。德育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解放全中国的各项革命斗争实际,使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树立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思想和为人民谋求幸福的革命人生观。26•课程有:中国革命、中国现状、社会常识、政治学、新民主主义论、政治常识等。教材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国共和谈时就有“和平谈判”内容,《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均成为教材。27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德育课程,密切配合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紧密服务于革命斗争的需要。从道德教育角度看,各地课程虽不尽一致,但德育课程却具有共同特点:一是目标的政治化,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斗争和战争;二是这一阶段的道德内容基本属于“大德”,即政治道德范畴。评析28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德育课程•1.建国前至1985年的课程建设•建国头七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期(1977-1985年)29建国头七年: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课程设置对改造旧学校、创立新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并在教育学生懂得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高无产阶级觉悟,分清敌我,反对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思想,肃清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思想情感,熟悉国家根本大法,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实际效果。30但是到了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工作重心的转移,盲目地照搬苏联经验,取消了中学政治课程,只在高三保留了每周一节的宪法课。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地削弱了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忽视了政治课程的经济服务功能和社会科学价值。3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期间:这个时期的前期和后期深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前期只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实质上是以政治运动代替政治课;中期课程设置比较正规,但在后期遭到破坏,成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附属物,政治课主要为批判“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服务,为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服务。这些错误做法严重地破坏了中学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削弱了其积极的功能。32•建国前期基本采用代用教材,《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中国革命读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讲座》、《共同纲领》、《宪法读本》等。•1959年随着《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的制定和颁布,带动了中学政治课教材建设的发展。1962年-1964年,先后编写了《做革命接班人》、《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道德品质教育》、《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著作选读》等。33•“文革”十年(1966-1976):这一时期中学教育遭到毁灭性破坏,政治课也未能幸免。1966—1971年,学校被迫实行“停课闹革命”,政治课基本停开。1972—1976年,各年级虽然都开设政治课,且课时多,但内容以阶级斗争为纲,形式以“语录”、马列和毛主席著作选读、政治文件、报刊文选,以及政治运动和大批判为主。中学政治课程设置政治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忽视社会科学基本常识教育,违背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基础教育规律。34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期(1977-1985年):这时期的政治课程设置建设是与当时思想领域“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任务相适应的,因而它比较注重“完整地、准确地”讲授马克思注意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但有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的主知主义倾向。351978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四本教材。1980年教育部组织编写《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五本教材,1982年全国推广使用。362.1985年至2001年的课程改革历程•第一阶段: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这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历程中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国家教委于1986年制定并颁发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实验大纲》(建国以后第三个德育大纲)。规定初一到高三各年级依次设置《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共产主义人生观》(1987年后改为《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改革任务主要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37•第二阶段:1992年3月国家教委在总结《改革实验大纲》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第四个),全日制中学从初一至高三年级,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统称“思想政治课”。•与《改革实验大纲》相比,《大纲(试行)》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强调了课程的整体设计,强调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基本事实的引入。这表明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3839•第三阶段:1994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思想政治课改革历程中又一个纲领性文件。1996年4月和1997年4月,《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相继颁发,并于1998年8月组织编写了新教材。2001年又根据教育改革实践成果,修订和调整了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教材,该套教材一直使用至新课程改革。4041•此次改革首次采用课程标准的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有效地表达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和程度,突出了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融合和相互支撑;首次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阶段规划,并与高中阶段相衔接,比较明确地划分了递进层次,在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等各方面,均有新的建树和突破。42•但是,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和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狭隘经验的束缚,课程标准仍把思想政治课程仅定为于学科性的国家必修课程,这就注定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课程结构上的弊端,即课程形态和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无法及时反映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缺少学生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至于创新教育功能、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严重不足。433.新一轮课程改革•2001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并颁布了首批17个学科18个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其中包括德育课程的两个课程标准即《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44•2003年5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至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已全部纳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45•2006年年末,教育部启动初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