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讲义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讲义2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三、骨盆本节考点:(1)骨盆的组成及分界(2)骨盆的平面及径线(3)骨盆底的组成骨盆为生殖器官所在,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其大小、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一)骨盆的组成及分界1.组成骨盆由左右两块髋骨和骶骨及尾骨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合成;尾骨由4~5块尾椎组成。骨与骨之间有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及骶尾关节。以上关节和耻骨联合周围均有韧带附着,以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骨、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较为重要。2.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即髂耻线)为界,分界线以上部分为假骨盆(大骨盆);分界线以下为真骨盆(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又称骨产道。真骨盆的大小是决定胎儿能否由阴道娩出的重要原因。测量假骨盆的某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大小的参考。真骨盆的标记有:①骶岬;②坐骨棘;③耻骨弓。(二)骨盆的平面及径线1.骨盆入口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面为骶岬前缘。是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呈横椭圆形。有4条径线:(1)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中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线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此径线为入口平面最长的径线。(3)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2.中骨盆平面是骨盆最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此平面具有产科临床重要性,有2条径线:(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3.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两个三角区组成。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底,前三角平面的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弓;后三角平面的顶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此平面有4条径线:(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2)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为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cm,是出口的重要径线。(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线之和>15cm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可利用后三角经阴道娩出。例题:真骨盆的标记有A.骶岬、尾骨侧缘、耻骨联合上缘B.骶岬、坐骨棘、耻骨弓C.髂骨翼、坐骨棘、耻骨弓D.髂骨翼、尾骨侧缘、耻骨联合上缘E.髂骨翼、骶尾关节、耻骨弓[答疑编号500699010106]『正确答案』B(三)骨盆底组织1.组成骨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但有尿道、阴道及直肠贯穿。其主要作用是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骨盆底有三层组织。外层由会阴浅筋膜、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及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构成;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形成;内层即盆膈,为骨盆底的最内层。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肛提肌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盆底的托力。2.会阴的特点会阴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会阴体厚约3~4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状,表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分娩时要保护此区,以免造成会阴裂伤。例题:支持骨盆底部最主要、最坚韧的组织是A.球海绵体肌及筋膜组织B.会阴浅横肌及筋膜组织C.肛门外括约肌及筋膜组织D.尿道括约肌及筋膜组织E.肛提肌及筋膜组织[答疑编号500699010108]『正确答案』E四、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本节考点: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老年期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分期年龄卵巢生理特点新生儿期出生至4周幼稚状态,母体及胎盘性激素的影响,1周内消失出血幼年期4周至12岁幼稚状态抗感染力弱青春期10~19岁幼稚走向成熟月经来潮;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性成熟期(生育期)18岁左右开始,持续约30年周期性排卵,分泌性激素受孕生育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岁。旺盛走向衰退围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期>60岁衰退-终止,老化易发生骨折五、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本节考点:(1)卵巢周期性变化(2)卵巢功能(3)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一)卵巢周期性变化1.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在新生儿卵巢内约有200万个卵泡,但在妇女一生中仅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即自行退化,称卵泡闭锁。临近青春期,原始卵泡开始发育,形成生长卵泡。每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达到成熟程度,称成熟卵泡。2.排卵: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14天左右,两侧卵巢轮流排卵,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卵。3.黄体形成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腔内形成血体,继而卵泡的破口由纤维蛋白封闭,残留的颗粒细胞变大,细胞质内含黄色颗粒状的类脂质,此时血体变为黄体。4.黄体退化若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血管减少。细胞呈脂肪变性,黄色消退,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正常排卵周期黄体寿命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例题: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来潮前A.7天B.10天C.14天D.18天E.21天[答疑编号500699010109]『正确答案』C(二)卵巢功能卵巢功能是产生卵子并排卵(即生殖功能)和分泌女性激素(即内分泌功能)。(三)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子宫促进子宫生长发育,使子宫内呈增殖期改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质变稀薄使内膜出现分泌期变化,抑制子宫收,宫颈黏液分泌,稠厚卵巢促进卵泡发育、调节卵泡内分泌功能输卵管促进输卵管的运动抑制输卵管蠕动阴道上皮细胞角化,阴道呈酸性,增强抗菌能力加快上皮细胞脱落乳房刺激乳腺管增生促进乳腺腺泡增生水钠潴留促进抑制垂体正、负反馈仅负反馈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体温升高体温(0.3~0.5℃)骨钙促进骨钙沉积,加速骨的生长及骨骺软骨的愈合其他促进女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第二性征)的出现抑制血管、消化道平滑肌收缩雄激素的生理功能(1)雄激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2)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维持第二性征,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3)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在青春期后导致骨骺愈合。例题: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有A.促使输卵管蠕动B.使阴道上皮的增生,角化C.抑制子宫肌肉的自发性收缩D.抑制宫颈内膜的分泌E.使排卵后的基础体温升高[答疑编号500699010111]『正确答案』E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月经周期的调节本节考点:(1)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2)月经的周期性调节(3)月经的临床表现(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分期对应月经周期周期性变化增生期第5~14天在雌性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细胞细胞呈增生状态分泌期第15~28天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月经期第1~4天子宫内膜功能层坏死脱落(二)月经的周期性调节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此轴又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与月经周期调节相关的主要激素如下:1.下丘脑调节激素及其功能(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下丘脑调节月经的主要激素。功能:使垂体合成和释放促黄体生成素;调节和促使垂体合成和释放促卵泡素。(2)生乳素抑制激素:下丘脑通过抑制作用调节垂体的生乳素分泌和释放。2.垂体调节激素及其功能垂体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合成并释放下列激素:(1)促卵泡素:促进卵泡周围的间质分化成为泡膜细胞,又使卵泡的颗粒细胞增生及颗粒细胞内的芳香化酶系统活化。促卵泡素有刺激卵巢卵泡发育的功能,但需与少量黄体生成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卵泡成熟,并分泌雌激素。(2)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素协同作用,促使成熟卵泡排卵,从而促使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3.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维持女性生理功能。4.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入腺垂体,垂体在其作用下释放促卵泡素与促黄体生成素,二者直接控制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卵巢所分泌的性激素可以逆向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功能,这种作用称为反馈作用,产生促进作用的称为正反馈;产生抑制作用的称为负反馈。雌激素既能产生正反馈,也能产生负反馈;孕激素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雌、孕激素协同作用时,负反馈影响更显著。垂体的促性腺激素能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下分泌,又可通过血液循环对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负反馈作用。(三)月经的临床表现月经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在内分泌系统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如不发生受精和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则萎缩脱落并伴有出血;周而复始发生的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称为月经。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约在11~16岁,多数为13~14岁。月经初潮的迟早受遗传、营养、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提前或延后3天左右仍属正常。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每位妇女的月经周期有自己的规律性。月经持续的天数称为月经期,一般为2~8天。月经量约为30~50ml。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其主要特点是不凝固,偶尔亦有些小凝块。现认为月经血在刚离开血液循环后是凝固的,但开始剥落的子宫内膜中含有一定量的激活因子,能激活血中的纤溶酶原,以致月经血呈液体状态。通常,月经期无特殊不适,有些妇女可出现腰骶部酸胀、膀胱刺激症状、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胃肠功能紊乱以及鼻黏膜出血、皮肤痤疮等,但一般并不严重,不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例题:正常月经周期的第10天,子宫内膜处于A.增生期B.分泌期C.月经期D.月经前期E.月经后期[答疑编号500699010113]『正确答案』A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