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授课计划1、学期授课计划是教师在整个学期内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2、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每学期开学前写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组长同意后,交教务主任审查,教学副校长批准签字后正式施行。3、同教材的教师,计划可共同制定,但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栏,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栏,应不相同,由各任课教师本人填写。(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一)文化基础弱中等职业学校招到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被淘汰的,有的初中没有毕业,因此文化基础薄弱。有的学生不是自愿来校学习的,可能是被父母强迫送来的,有的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还有一部分家长把学生送来学校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帮他们管,只要不让他们出去跟坏人混在一起就可以了。因此,这些学生不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也不够,没有明晰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缺少学习的动力,思想不稳定,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控能力普遍较差。(二)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偏差较大。生理上早熟,知道谈恋爱,16岁的人已有20岁的生理情景;心理上幼稚,不知为自已的前途担忧,不知关怀他人,不知为家人和社会负责任,管不住自已,16岁的人只有14岁的人的心态。(三)学习上普遍表现出不自信。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中职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但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遇到的挫折较多,因而在学习上表现出不自信也是中职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不少中职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理压力。对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四)来自农村普通家庭,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农村的占大部分。由于农村家庭条件普遍较差,父母要外出务工养家,关注子女学习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农村留守少年,有的留宿亲朋好友家,有的交给上一代照料,有的甚至无人照看,独自一人生活。这样,缺少家庭、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严重缺乏,使孩子出现亲情和教育的空白区,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五)生性活泼,有着较鲜明的个性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对文化课学习缺乏兴趣,但生性活泼、比较好动,对新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他们也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也渴望取得进步。对待中职学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艺术。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人的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中职生的心灵更需要呵护,我们要力求从了解学生做起,逐渐走进他们,融入他们,做他们人生的灵魂引路人!(二)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与具体要求:一、课程目标1、总目标: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婴幼儿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员比较全面地了解儿童发展理论并初步掌握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改变以往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传统习惯和看法,帮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能根据科学规律对婴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发展。2、分类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热爱社会主义,培育集体主义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历史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领会现代社会尊重人权的意义,增强民主和法制观念;关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开放的世界意识。(2)技能、能力目标发展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学会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和历史、地理材料的方法和技能;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社会问题。(3)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途径;学习与区域发展相关的知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区域地理信息;知道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主要成果,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二、课程性质《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是心理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性和应用性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特点,掌握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和教师技能,因此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实践性本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综合性本课程主要讲述与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相关的知识,但需要学生掌握的主要是与心理有关的教学技能。然而教学技能的掌握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基础,因此本课程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幼儿的整体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任务与具体要求鼓励探究式学习本课程重视教育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过程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本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本课程考核要求分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领会:是指对于所学理论、原理、原则等能够理解其含义,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应用:是指能够把所学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理论分析、说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一、加强目的教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俗语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简单扼要地说明了幼儿时期在个体一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幼儿时期的这种特殊性,有关幼儿身心发展和早期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核心。幼儿是人力资源的宝藏,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怎样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育,这既关系到幼儿个体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有许多学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促进其发展等问题,幼儿教育心理学就是其中一门学科。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和追求精神。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太感兴趣,还有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为此我计划第一节课就给学生们介绍一些国内特别是国外一些真实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案例,让学生对幼儿心理学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认识,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幼儿心理学对于自己以后教学和人生有那些重要影响,并慢慢地培养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二、指导自学,努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当今信息的来源也非常广泛,学生在学校学得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学校里学的知识到工作时可能有很多已经过时了,她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所以很多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学中,要把三分之二的时间让给学习,让她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我教育,努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指导同学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心理学知识;利用报刊杂志,了解心理学知识;利用课本及课外书,了解心理学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看那些人,那些事,体现了我们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的应用。三、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学生交流与合作针对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我计划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着去查找案例,讨论分析案例,自己得出一些看法与见解,从而加深对这门课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独立地灵活应用。遇到一些有分歧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交流与合作,师生共同进步。四、加强日常常规管理,步步为营夯实基础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是长期复杂的一个积累过程。我要求学生必须每节课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所以每节课都必须认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作业,掌握好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当天的事就必须当天完成,决不能欠帐。课前要求同学们有预习,课后有复习,多看课外书,多了解相关知识。五、采用多种检查评价方法,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本学期将要采用多种检查评价方法,如作业及时点评,笔记定期查阅,必须掌握的知识当堂过关。每堂课检查上次课的效果,多提问,多交流,多互动。(四)教学进度表:周数20周周时数2讲课时数20*2节=40节实习、实验1周寒假社会实践复习考试2周其它2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1开学准备2绪论4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64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45学前儿童的社会化66期中复习考试7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68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49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410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211期末复习考试12暑假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