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凶祸禁忌语与道家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汉语凶祸禁忌语与道家文化摘要:汉族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禁忌语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由人们趋吉避凶心理而产生的凶祸禁忌语,深受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折射出汉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关键词:凶祸禁忌语道家文化影响语言禁忌是语言灵物崇拜的结果。语言本来是劳动创造并与劳动生产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但是在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往往和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的福祸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语言成了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会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会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在中国,“禁忌”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书·艺文志·阴阳家》就有“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的记载。王符在《潜夫论·忠贵》云:“贵戚惧家之不吉而聚诸令名,惧门之不坚而为铁枢,卒其所以败者,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常苦崇财货而行骄僭,虐百姓而失民心尔。”应劭《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今俗间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五月生者,以为妨害父母,服中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后汉书·郎顗传》:“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这里的“禁忌”都是指禁止、忌讳、避忌的意思。汉语禁忌语是一种极具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的语言行为,其中,源于人们趋利避害、避凶就吉的凶祸禁忌语,在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地域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下,体现了汉民族探寻生命意义、向往幸福祥和的心理。一、凶祸禁忌语在人类生活中,生死攸关的事情乃是人生要事。民间有“好话不灵坏话灵”“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人们认为说出某个不吉利、不祥的字眼,不吉利不祥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于是,人们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往往不愿说出那些不吉利、不祥的字词,从而产生了凶祸禁忌语。汉语凶祸禁忌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字词本身带有凶意,通常与生、老、病、死有关;二是字词本身没有凶意,但是字词读音与凶祸字词读音相似或相近,而被人们认为是凶祸词语。(一)本有“凶”意1.关于“死”的凶祸禁忌语《说文解字》中“死”字的解释是:“死,民之卒事也。”《列子·天瑞》云“死者,人之终也。”在凶祸禁忌语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死”字。死亡是人们都必须面临的,虽然死亡是人们的最终归宿,但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交往中,人们还是十分忌讳谈及它。在《汉语委婉语辞典》(张拱贵,1996)中,收录的对“死”的委婉说法多达四百多种。以古代帝王为例。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帝王具有崇高无上的地位,是威严无比的,享有种种的特权,甚至连“死”也有自己的专称。“崩”原来是指山陵倒塌的意思,古时候人们把这个“崩”字用于表达帝王的死亡,其实质上是把帝王比作江山的顶梁巨柱。帝王的死,就如同国家顶梁柱倒坍,仿佛整个国家要面临山崩地裂的场景,由此看来帝王之死是不容小觑的。关于帝王死亡,也有“晏驾”这一讳称。意思是帝王不出早朝,只是由于他的车驾出来晚了。这是对帝王之死的另一种假托之词。帝王之死,除了“崩”、“晏驾”外,还有“千秋”、“百岁”、“宾天”、“升遐”、“大行”、“登避”等。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根据死亡价值的不同,其表达也有所不同。一是褒义的表达。为正义事业而死叫“舍生取义”、“英勇就义”,为国家和人民而死叫“献身”、“牺牲”、“捐躯”、“殉国”、“殉职”等,通过这类婉称来表达我们对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深深的敬意和真切地哀悼。二是贬义的表达。如“横死”、“枪毙”、“完蛋”等等,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根据其死亡明目不同,可以以其特殊意义来表达,死于意外事故叫“遇难”,年幼而亡叫做“夭折”。生病而死叫“病故”,年老在家安然而故叫“寿终正寝”,被尊敬的人死去叫“与世长辞”、“心脏停止了跳动”、“停止了呼吸”,马列主义者去世叫“去见马克思”。不同信仰的人的死也有不同的委婉说法。佛教把死改称为“圆寂”、“涅般”;道教徒之死则用“蝉蜕”、“羽化”、“骑鹤”等等。平时与死亡、丧葬相关的事,也忌讳提及,以免引起不好的联想。比如民间忌讳说”棺材”,要说成”财(材)”、”寿材”、”寿器”等等。殡葬时棺材进门要说”官(棺)也来,财(材)也来,财丁(材钉)两旺一齐来”等等吉语,以破不祥。2.关于“病”的凶祸禁忌语《说文解字》中,段玉裁注“病,疾加也。”病与疾相对,“病”是身体内患,而“疾”是身体外患。古汉语中“病”为重病,“疾”为小病。古代医疗水平低下,人们若是生病了,就如同将要面临生与死的挑战,病与死亡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忌讳说“病”字。由于人们对生病的原因不了解,主观地总结为病人犯病是触犯神明,或者是鬼怪缠身,因果报应等等。因此对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是非常害怕、恐惧的,甚至连疾病的名称也是非常害怕而不愿提及,常以“抱恙”、“欠安”、“负薪”等来代替。如《礼记·曲礼》云:“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孔疏》云:“不直云疾而云负薪者,若直云疾,则以傲慢,故陈疾之所由,明非假也。”到了现代,疾病对人类的威胁降低了,但是人们还是忌讳说“病”,常用“不新鲜”、“懒意”、“着力过了”等代替。因“病”字的忌讳,顺带忌讳了生病所必须吃的“药”,不说“开药方”,而说“开丹底”;不说“吃药”而说“吃好茶”。“死”字以及由其衍生的“病”字这两个较为突出的凶祸禁忌语代表,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民俗习惯、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中国气息。(二)谐音带“凶”1.数字谐音在我国,有以谐数字之音取义作为数字崇拜或禁忌的根据。数字“四”与“死”字谐音,因此被人们当成是不吉利的数字。在生活中,人们的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等等都不喜欢使用含有数字“四”或者以数字“四”结尾的号码,害怕它会给自己带来不祥、招致祸端。2.词语谐音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和汉语中存在大量地谐音词,中国人判断吉凶休咎尤为注重语词的音义联系,许多禁忌就是因语词谐音相关而引起的。给人祝寿送礼时,忌讳送“钟”,怕让人联想到“送终”。忌讳送手巾,俗语有“送巾,断根”、“送巾,离根”,且在丧俗中有以送手巾表与死者“断绝”往来的习俗。忌讳送扇子,有“送扇,无相见”的说法。探望病人时,忌讳送“剑兰”、“茉莉”,“剑兰”让人联想到这次探望后,往后再相见就难了;“茉莉”与“没利”、“末利”谐音;更忌讳送“梅花”,害怕给病者带来“霉运”,被视为“倒霉”、“不吉利”的花卉,因此梅花是探病送礼的禁忌。在船上,最忌讳“翻、沉、破、住、离、散、倒”等字眼。“翻”字会让人联想到“翻船”,危及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人们小心翼翼地避忌。把船上的“帆布”称为“抹布”。船上的锅碗瓢盆都不允许倒过来放置,若是反过来放置,船也会跟着反过来。不管是本身带有凶祸意味的字词,还是读音与凶祸字词相同、相似的词语,都是因为人们认识水平低下,又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渴望趋利避害思想驱动下所做出的积极反映,以求得心理安慰。二、凶祸禁忌语与道家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对语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萨丕尔(edwardsapir)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道家是我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是中国三大文化之一。西汉时期,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曾开创了历史有名的“文景之治”,可见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汉语凶祸禁忌语作为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始祖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根本就是自然。道家文化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上的,认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某种共同的源头。道家文化所阐发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使人们对于危害自身生命、生活中种种外力的恐惧找到了精神寄托。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趋利避害。正是这种精神寄托,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各式各样的迷信观念和心理暗示,并且愿意相信、依靠这种力量,将自己生活中的吉凶、祸福、生死等寄托于此。凶祸禁忌语与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死亡”的禁忌语是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一部分。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文化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华文化在其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死亡禁忌的传统,其中,道家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思维,其死亡观极富超越色彩,对华夏民族的死亡心理影响深远。从对死亡的凶祸禁忌语的表达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老子在论及世人之生死走向时指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老子》第50章)”本来个体生命中,生死各占三分,有些人为了求生却步入死地,反而使死的因素增加了三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相关思想,他说:“反者,道之动”,死是生之反,生死交替是自然之理,若违自然之性过分益生,反而会招致死亡,明确“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完全把个体生命与自然现象融合为一,认为生死乃自然发生过程,从而让道家生死观带有浓厚的自然价值色彩。在庄子看来,生命的产生是从无到有的一种生化过程,是一个本原的展现。生是假借,为一气之流变,“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随着气的聚散生死不断交替变化,生和死本质同体。因此,道家认为死亡只是“气散”、“物化”、“委化”、“蜕化”、“遁化”、“化去”等自然转化的过程。“归真”、“返真元”实则是将死亡看作是一种回归,死后又重新融入大自然的思想。这一系列对待死亡的豁达态度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离开”和“归去”是中华民族对“死亡”所持有的一种“知天命”的心理。虽然极度害怕死亡,但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人死就是离开现有的一切,回归自然,凶祸禁忌语中的“谢世、辞世”等反映了这种观念,而凶祸禁忌语中的“归土、归天”等则表达死亡只是回到人类最终的家园——自然。世间万物的变化都是循环往复,不需要过于执着。人们对于凶祸禁忌的信仰,要持有“适中”、“坦然”的态度,“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道”。结语:汉语禁忌语与中国文化本为同根生,互为因果,只有在中国特殊的传统文化背景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汉语禁忌语。深受道家文化影响的凶祸禁忌语,表现了人们对生、老、病、死的超脱豁达的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禁忌语地深入认识,有利于人们端正对待凶祸禁忌语的心态,为人们的日常语言交往发挥调节作用。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