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1概述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hematoma)是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的空隙内,大多为损伤了硬脑膜动脉,特别是脑膜中动脉的结果,但亦有少数是由于脑膜静脉窦或颅骨板障静脉出血的结果。发生率占颅内血肿的25%-30%,仅次于硬脑膜下血肿,其中急性者为主,占85%,亚急性者12%,慢性者极少。2病因与发生机制•或多个血肿,位于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或位于小脑幕上下。主要由于外伤性颅骨损伤引起。•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或骨折的板障出血。由于颅盖骨的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松,易于分离,故血肿多见于颅盖部。•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所需的出血量,与出血速度、代偿机能、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有关。成人幕上达20ml以上,幕下达10ml时,即可引起,大多是急性型。•出血来源主要是脑膜中动脉,其主干或前支的出血速度快,6-12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出现症状;少数有静脉窦或板障出血形成,其症状较迟,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肿最常见于颞区,单个3病理改变•头部受击引起颅骨局部变形,使硬脑膜与颅骨内面剥离,引起脑膜的小量出血。但积聚起来的血液又使硬脑膜发生新的剥离,产生新的出血。这样血液越积越多,终于形成血肿。随着血肿的扩大,颅内压逐渐增高,如颅内压达到与血肿的压力平衡时出血可自行停止。但在达到这平衡时,多数病人早已出现较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一般血肿量已达25~100g,甚至可更大。病人的临床症状与血肿的大小并不一致,但却与血肿发展的速度及血肿的部位有较大的关系。动脉性出血引起的血肿发展快,可较早出现脑干受压症状及脑疝,但血肿体积并不一定很大。静脉窦出血或板障血管出血引起的血肿发展慢,血肿面积可波及很广,体积也大,但脑受压症状出现较迟。血肿引起颞叶疝时可压迫脑干的血供、大脑后动脉的分支及局部回流静脉,引起脑干、枕叶特别是距状回区域的血供障碍。这足以解释病人突然死亡的原因。血肿存在较久(1周以上),可有结缔细胞侵入,使之机化。这时新生血管虽不多,但继发出血颇为常见,使症状再次加重。4临床表现•意识障碍通常在受伤后数小时至1-2天出现,血肿本身引起的意识障碍为脑疝所致,由于受到原发性脑损伤的影响,意识障碍有三种:(1)原发性脑损伤很轻,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血肿的形成速度不快,则在最初昏迷与脑疝引起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时间意识清楚,持续数小时或更长,但不超过24小时,称为“中间清醒期”。(2)原发性脑损伤很重,血肿形成迅速,则没有中间清醒期,可有意识好转期,未及清醒又加重,也可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3)少数患者在无原发性脑损伤的情况下,早期无意识障碍,只在血肿引起脑疝时出现意识障碍。•瞳孔的变化约1/3的病人有患侧瞳孔的不正常,其中绝大多数是瞳孔的散大,对光反应的迟钝或消失。这是颞叶疝的征象之一,往往出现于血肿的较后期,是颞叶疝压迫及牵张同侧动眼神经所造成。少数病例在血肿的早期尚有眼球运动障碍,以出现凝视的机会较多,两眼向病侧偏斜。•头痛病人自诉头痛者很多,头痛的部位常与血肿所在位置相符。此外病人常有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对侧肢体力弱、锥体束征阳性及对侧偏感觉减退等。失语及对语言的理解困难常在术后病人完全清醒后才能发现4、生命体征如心动过缓、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等多数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脑疝继续发展加重,脑干功能衰竭,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加快,最后呼吸心跳停止。5辅助检查•X线检查颅骨平片显示有骨折。当骨折线通过脑膜中动脉沟或静脉窦时,更应该警惕本病的发生。•CT扫描在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型或弓型密度增高影。其CT值在40~100HU之间,同时可显示颅骨骨折,还可显示颅内伴同的其他病变,如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等。•超声波探测可以发现中线移位。6治疗原则•急性颅内血肿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清除血肿。7护理一、护理评估•健康史了解受伤经过,如暴力性质、大小、方向、速度和身体状况,有无意识障碍及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无中间清醒期、逆行性遗忘,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了解既往健康史。•身体状况结合x线、CT、MRI、等检查结果判断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评估伤后的症状和体征,了解有无局灶症状及颅内压增高征象,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自理能力等。•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及家属对颅脑损伤及其功能恢复的心理反应,了解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和支持能力。8二、护理诊断•意识障碍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营养失调与呕吐、长期不能进食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病人意识不清、癫痫发作有关•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压疮、肌萎缩等。9三、护理目标•病人意识逐渐恢复,能够进行有效语言沟通•呼吸道保持通畅,无缺氧征象。•营养状况能够维持,体液平衡得到维持。•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发症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10四、护理措施•1、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有意识障碍,丧失正常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呕吐物、血液等可引起误吸,舌根后坠可引起窒息。尽快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和分泌物,将病人侧卧,昏迷者置口咽通气道,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人工辅助呼吸。•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受伤经过,急救处理经过,及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病情变化。112、病情观察•(1)意识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反映脑损伤的轻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加重。•(2)生命体征伤后可出现生命体征紊乱,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因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度发热,若累及脑干,可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数日后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呼吸、脉率、血压和脉压的变化,及时发现脑疝。•(3)瞳孔密切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射、眼球位置及活动情况,注意两侧对比,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4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灵敏。伤后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提示脑受压或脑疝;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状态。某些药物、惊骇、剧痛可影响瞳孔变化,吗啡使瞳孔缩小;阿托品、麻黄碱使瞳孔散大。•(4)神经系统体征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局灶症状,伤后即出现,不再继续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症状,在伤后逐渐出现,多呈进行性加重。•(5)其他观察有无呕吐及呕吐物性质,有无剧烈头痛等颅内增高或脑疝症状,及时查明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并处理。123、降低颅内压•避免呼吸道梗阻、高热、咳嗽、癫痫发作等颅内压增高因素,应用20%甘露醇、速尿、激素等药物控制水肿和降低颅内压。4、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每日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5、加强营养支持•及时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早期可用胃肠外营养,肠蠕动恢复后改用肠内营养,以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的混合物为佳,定期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供应6、保持正确体位•采取斜坡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脑静脉回流和减轻脑水肿,亦可防止不良卧位造成呼吸道梗阻。137、对症护理•中枢性高热高热使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组织缺氧,应及时处理,常采用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与解热剂等。•应激性溃疡严重颅脑损伤及激素应用可诱发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停用激素和使用胃酸分泌抑制剂肉西咪替丁等。排尿异常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尽量少用。应用时严格无菌操作,留置时间3~5天,保持会阴部清洁,注意训练定期排尿功能。•外伤性癫痫可用苯巴比妥钠预防,发作时可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每日总量不超过100mg.•躁动避免引起躁动的因素,如呼吸不畅、缺氧、膀胱充盈、冷热刺激、饥饿、便秘等,寻找并解除引起躁动的因素,慎用镇静剂,不可强行约束,防止追床等意外伤害。14•便秘便秘可引起腹胀腹痛等,影响病人食欲,用力排便可诱发脑疝。应用润滑剂排除大便,保持大便通畅。•五官及皮肤护理定期清除眼分泌物,并滴抗生素眼药水,防止发生角膜炎,3~4小时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骶尾部、足跟等隆突部位用棉垫保护,防止压疮发生。•关节痉挛、肌萎缩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日2~3次做关节被动活动和肌按摩。•肺部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呼吸道感染。158、手术前后护理•(1)除做好上述护理外,应做好紧急手术前常规护理,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将病人头发剃光包括前额、两鬓及颈后皮肤并消毒,做好皮肤准备,术前应用阿托品,以减少呼吸道分泌和抑制迷走神经,向病人及家属解说手术过程及手术后可能情况。16•(2)术后护理•体位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吸入气管清醒病人,血压平稳后取头高足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一般全麻术后,病人口腔内常留置口咽通气道,避免舌后坠,同时可用于抽吸清除分泌物,病人清醒喉反射恢复后,应去除口咽通气道,以免诱发呕吐及喉痉挛;促进排痰和肺扩张,麻醉清醒后,鼓励每小时深呼吸运动5~10次,每2~3小时协助翻身一次,同时叩击背部,促进痰液排出,痰液粘稠病人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使痰液稀薄,易咳出。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体弱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给与导管吸痰,必要时采用气管切开吸痰。吸氧。17•营养及输液一般第一日即可进流质,第2~3天给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全麻术后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1~2天,昏迷病人经鼻饲供给营养。颅脑术后均有脑水肿反应,应适当控制输液量,每日以1500~2000ml为宜,定期监测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状况,尤其注意颅内压增高症状的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18•疼痛护理应了解头痛的原因、性质和程度。切口疼痛多发生于24小时内,一般止痛剂可奏效。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多发生在术后2~4日脑水肿高峰期,应给与脱水剂和激素等降低颅内压,保证术后病人安静,防止颅内压增高,可适当应用氯丙嗪、异丙嗪等镇静剂。•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管是否牢固和有效,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阻塞、扭曲、折叠和脱落,观察引流量和颜色及性状,不可随意抬高引流袋,3~4天后血性脑脊液已转清,拔出引流管。19•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颅内出血:是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1~2天,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征象,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感染:切口感染,常发生于术后3~5天,表现为伤口疼痛,红肿和压痛及皮下积液。肺部感染常发生于术后一周左右。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和基础护理及使用抗生素等。•中枢性高热:下丘脑、脑干部病变可引起中枢性高热,多发生于术后12~48小时内,体温高达40摄氏度,一般物理降温效果较差,须采用冬眠低温疗法。《4》其他:包括尿崩症、胃出血、顽固性呃逆、癫痫发作等,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20•9、健康教育•(1)心理护理鼓励和指导病人尽早自理生活,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给予适当解释和安慰,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悲观消极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外伤性癫痫病人,应按时服药,不可单独外出、登高、游泳等,防止意外伤害。•(3)康复训练对存在失语、肢体功能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当病情稳定后即开始康复锻炼。要耐心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制定经过努力容易达到的目标,一旦康复有进步,病人会产生成功感,树立起坚持锻炼和重新生活的信心。21谢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