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一.说课标:(一).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识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数学思考:1.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4.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问题解决: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数与代数”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图形与几何”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它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统计与概率”主要涉及复式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二.说教材1.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⑴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本册实验教材“大数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并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教学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计数方法的介绍等内容,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⑵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本册实验教材有两个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根据《标准》规定,这些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最为复杂的整数计算知识。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2课时减少为15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6个。(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体会估算的作用。⑶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例如,在以前的直观描述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直线是无限长的;在以前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册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例如,在学习射线时,学生在夜晚用手电筒透过一个小孔射出一道光线来感受什么是射线;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通过推拉用硬纸条钉成的长方形,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⑷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本册实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本册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统计量上进行了成对分类对比,从更高的角度来表达数据、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认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教材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⑸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运筹思想的教学。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取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练习中还安排了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面积、万里长城的长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等素材;数学综合应用“你寄过贺卡吗?”介绍了寄贺卡会消耗大量的木材的等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2.编排体例基本模式: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我以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为例来说说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首先,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创设了问题情景,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其次,建立模型,得出射线的概念并给角下定义,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建立清晰的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3.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下面我就数与代数这个领域里除法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它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对于除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会用二至九的乘法口诀求商,已形成最基础的运算技能。三年级上学期是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三年级下学期,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四年级上学期是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因此,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而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除法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三.说建议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3,5,7,,。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下面是学生可能给出的一些答案:(1)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3)在横线上依次填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中应充分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评价建议:(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二)注重情感评价科学界已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