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中国人开始找寻和探索国家的出路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阶级)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三、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1.1—1864.6)洋务运动(1861—1894)戊戌维新运动(1898.6.11–1898.9.21)三大探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的逐步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日渐深重,为了解救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都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思考,作出了探索,先后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方案。但是,他们都失败了,这种失败构成了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逻辑前提。探索之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输入、战争赔款、商品倾销,白银外流、财政亏空、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横征暴敛、土地兼并,自然灾害严重,农村经济更加残破。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843-1850年,全国各地群众反清暴动和武装起义,大小百余起。)太平天国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3)直接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难。(4)主观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历程早期准备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天京沦陷早期准备(拜上帝会)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曾先后四次(1828、1836、1837、1843)赴花县、广州参加乡试,均落第。基督徒梁发《劝世良言》,丁酉异梦,创立拜上帝教。1844年,冯云山开始组织拜上帝会。1844-1848年间,洪秀全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揉合基督教义和儒家的思想,劝导世人拜上帝、学正人、捐妄念,惩富济贫,实现公正太平的社会理想。“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与宗教有关的起义领袖: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张角(太平道)南宋钟相杨么起义:钟相(自封天大圣)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方腊(明教)元末农民起义:韩山童、徐寿辉、刘福通(白莲教),朱元璋(明教)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徐天德、王聪儿太平天国起义:冯云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拜上帝会)金田起义185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正式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集体。永安建制1851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相继建立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南、北、翼四王俱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财产统一管理;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定都天京18531853年3月19日杨秀清指挥太平军攻克江宁(今南京)。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进入金陵城,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1853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18531853年5月8日,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奉命率师2万余人北伐。战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1855年败。1853年6月3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奉命督战船千余、兵两三万,溯江西征。后石达开西援。(历时3年,占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部分地区及安庆、九江、武汉三大战略要地。)天京事变1856洪天王上帝次子虚君;杨东王天父实权杨居功自傲飞扬跋扈杖责诸王逼封万岁天王密诏北王诛东王天王杀北王翼王出走祸乱起于萧墙,堡垒从内部攻破天京沦陷1864石达开安福二王李秀成(1823~1864)陈玉成洪仁玕,洪秀全族弟,(1852年达香港,1859年4月到天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资政新篇》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清军屠城。1864年11月18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南昌被凌迟处死。洪仁玕于11月23日被处死。洪秀全1814.1.1—1864.6杨秀清1823—1856萧朝贵1820—1852冯云山1815—1852韦昌辉1823—1856石达开1831-1863洪仁玕1822-1864李秀成1823—1864陈玉成1837—1862拜上帝会密谋起义时,洪秀全称天父第二子,冯云山称天父第三子,杨秀清称天父第四子,韦昌辉称天父第五子,杨宣娇称天父第六女,杨宣娇丈夫萧朝贵称为“帝婿”,石达开称天父第七子。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受凌迟酷刑,被割一百多刀,至死默然无声,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官兵感到震惊,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四川布政使刘蓉:“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三、太平天国两大方案(一)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⑴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⑵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⑶设立“圣库制度”(4)废除封建买卖婚姻1853年冬颁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⑴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⑵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达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⑶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⑷限于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没有能够付诸实施。(二)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保险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准许雇工生产。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对《资政新篇》的评价⑴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比维新派早得多,从学习西方的角度看,也比洋务派要早)使这次农民战争鲜明地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战争,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向西方寻找真理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⑵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施的客观条件。四、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军前期作战形势图(一)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近代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可贵探索。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毛泽东认为,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二)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李秀成自述》所列出的十大失误包括:一、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二、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後,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青(清)州之败。三、因曾立昌等由临青(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杨家店清将,现今日久,不能记得姓名。四、不应发林绍璋去相谭。五、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六、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至大。六、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情,不能保国而。七、主不问政事。八、封王太多,此之大。九、国不用贤才。十、立政无章。(二)太平天国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首先,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其次,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再次,领导集团自身腐败、不团结。最后,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2.客观原因:敌人(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的力量强大。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探索之二:洋务运动张之洞1837—1909左宗棠1812—1885奕訢1833-1898曾国藩1811-1872李鸿章1823—1901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兴办洋务事业之目的1.压内——镇压农民起义2.防外——加强海防、边防3.固体——发展本集团的政、经、军实力“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亦訢“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兴办洋务事业之指导思想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张之洞劝学篇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要学习利用的是西方的“火器”和先进的军事装备及机器生产。因为中国之于西方,“独火器万不能及”,把“求强”的希望寄托在仿造外国的船、炮、创办军事工业上。显然,这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兴办近代企业⑴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⑵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事业之主要内容1.兴办近代企业70年代80年代90年代60年代“自强”“求富”前期后期过程:19世纪60~90年代重点发展军事工业重点发展民用工业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地址创办人安庆内军械所1861安庆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1865上海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1866福州马尾左宗棠天津机器局1867天津崇厚湖北枪炮厂1892汉阳张之洞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创办人备注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李鸿章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开平矿务局1878李鸿章上海织布局1890郑观应汉阳铁厂1890张之洞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近代中国“名枪”——汉阳造1、陆军的改制:(1)“湘军”和“淮军”(2)防军和练军——新军2、用洋枪洋炮训练装备军队淮军3、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1885年海军衙门四支海军:北洋、南洋、广东、福建2.创办近代陆军和海军清政府编练“新军”旅顺威海卫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1875起,清政府开始拨巨款发展海军;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筹海军发展。洋务派建成的近代海军及基地定远镇远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1.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2.工艺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3.军事学堂,如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南京水师学堂、广东水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