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烛之武退秦师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训练时文赏读书香晨读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译文】一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五谷更重要的了。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树木更重要的了。一辈子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了。【领悟】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译文】天也有喜怒哀乐的表情,与人性相同。同类相配,所以天人合一。【领悟】保护自然环境,大自然就给人恩赐;破坏自然环境,大自然就要报复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导入阅读八阵图①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注】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赏读:前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写法上讲究对仗,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后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后一句赞美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贰,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毋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左丘明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2.背景解读本文所记是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十日这一天,秦晋合兵围郑之役。此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晋文公流亡期间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再者是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但真正原因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那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再加上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联合围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郑文公自知不是秦、晋的敌手,所以便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3.古代文化知识【公、侯、伯、子】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寡人】即为寡德之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二、基础积累1.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答案:(1)“已”同“矣”,表感叹(2)“共”同“供”,供给(3)“说”同“悦”,高兴(4)“知”同“智”,明智2.一词多义(1)鄙()()() 顾不如蜀之僧哉 越国以鄙远鄙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2)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停数日,辞去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名词,边境/形容词,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动词,推辞/动词,告别(3)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于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4)焉()()() 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不阙秦,将焉取之 (5)与()()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 与,不知答案:(3)连词,假如,如果/动词,好像,似/代词,你(4)语气助词,表陈述/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疑问代词,哪里(5)介词,和、跟/动词,结交、亲附(6)以()()() 以其无礼于晋敢 以烦执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7)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阙秦以利 晋,惟君图之子犯请击之辍耕之垄上夫晋, 何厌之有答案:(6)连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把(7)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件事/代词,指秦军/动词,到/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3.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2)与郑人盟.()(3)夜.,缒而出()(4)朝.济而夕.设版焉()(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答案:(1)名词作动词,驻军(2)名词作动词,结盟(3)名词作状语,在夜里(4)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5)名词作状语,在东边(6)越国以鄙.远()(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8)不阙.秦,将焉取之()(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0)邻之厚.,君之薄.也()答案:(6)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7)动词作名词,恩惠(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0)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4.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答案:(1)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2)外交使节(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答案:(3)那人,指秦穆公5.特殊句式(1)是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夫晋,何厌之有()(4)以其无礼于晋()(5)且贰于楚也()(6)佚之狐言于郑伯曰()(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宾语前置句(4)状语后置句(5)状语后置句(6)状语后置句(7)状语后置句答案:(8)省略句,省“之”(9)省略句,省略“于”(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晋军函陵,秦军氾南()6.名句默写(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辛酸和不满的话是:,;,。(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的话是:,,。答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答案:(4)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5)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以乱易整(4)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5)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1)波澜起伏,张弛有度。一张,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一弛,佚之狐荐才,升一线希望。二张,烛之武推辞,希望渺茫。二弛,烛之武说秦伯,化敌为友。三张,子犯请击之,关系再度紧张。三弛,晋师撤退,郑国转危为安。(2)伏笔和照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作为秦、晋围郑的理由,说明秦、郑之间并无多大矛盾,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军分开驻军,说明秦晋联盟的脆弱性,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活动的地域空间和可能性。“夜,缒而出”,照应了前文的“晋侯、秦伯围郑”。“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后文“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埋下了伏笔。秦晋联盟的瓦解,矛盾的积累,为后来两国关系的彻底破裂及崤之战埋下了定时炸弹。二、局部揣摩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参考答案:(1)这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有利条件。2.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外交辞令,写得极为出色。试分析烛之武能说服秦伯的原因。参考答案:烛之武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得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晋)的土地,扩展了邻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得秦伯不动心。(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伯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具有称霸的实力,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3.如何认识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烛之武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他能言善辩,但长期得不到重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却发了一番牢骚,使其形象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与诚意,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见到秦伯后,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晓之以利害,说服秦伯退兵。在秦伯面前,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说,这是一位深明大义、智勇双全、胆识兼备、能言善辩、赤胆忠心的春秋策士的形象。高考小贴士人物形象分析题答题方法这种题型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解答这类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出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的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分析人物形象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人物具有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注意挖掘人物形象的深层含义,体会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另外,有必要时,还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例如,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分析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和侧面烘托在刻画人物特征、突出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细心体味细节描写在“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方面的作用等。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是主要题型。平时阅读和做题时,要结合具体作品仔细体会总结其规律和特点。三、探究争鸣烛之武用了大量的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思路提示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