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溧阳文化属吴越文化上兴镇,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文明的古镇,她地处江南水乡,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度。溧阳溧阳市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体现在:(一)以生态建设为契机,全面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依托溧阳丰富的山水和人文资源,以天目湖生态文化、水西村红色文化、南山竹海长寿文化为主体,体育文化和农业文化打造溧阳文化旅游品牌。以天目湖为中心集聚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天目湖山水园、御水温泉引领华东地区生态休闲市场,南山竹海景区围绕长寿文化做足文章,吴楚农耕文化园、十思园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苏园茶文化休闲会所等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天目湖水电科普园等景点分别以红色文化、工业文明等深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积极开拓市场,引起关注。抓住旅游业转型升级和运动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确立“品牌赛事为引擎、运动体验为先导、康复养生为支撑”全域一体的发展战略思路,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促进溧阳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丰富、拓展景区和旅游点的文化内涵,为旅游业转型升级,为天目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二)以弘扬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精髓。文化产业是具有高度融合性的产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当地丰厚的文化资源,以当地特色文化产业为依托,从产业开发与建设、产业环境、产业体系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选择好优势产业,倾力打造品牌文化项目,以品牌刺激市场、开拓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做文章,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通过辐射、扩散、渗透带动文化产业和其他行业共同发展。溧阳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西周吴都、楚国故里,有代表史前文明的中华曙猿和神墩先民文化遗址,有代表古代军事科技的石屋山欧冶子铸剑场,有代表古代驱邪怯灾、纳富降福的傩舞文化等等。通过资源整合,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分散的文化资源聚集化,隐性的文化资源显现化,传统的文化资源现代化。溧阳,春秋时代已有其名,秦建县制。悠久的历史蕴育出璀璨的文明,秀美的山水养育了万物生灵,更孕育了溧阳的“七彩之旅”:赤——水西村红色教育之旅,橙——社渚镇民俗风情之旅,黄——瓦屋山宗教文化之旅,绿——南山竹海养生长寿之旅,青——史侯祠埭头寻根之旅,蓝——天目湖亲水览胜之旅,紫——状元阁科举文化之旅。上兴镇晋塘头瓦岗军马灯——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隋唐相马传瓦岗寨十八好汉为文化背景,道教中的乾坤八卦,六十四阵为马灯的基本阵营,弘扬爱国主义的情操,颂扬太平盛世,崇尚马的精神,坚定着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的精神信念,启示后人,被汤氏族人流传至今。流传于溧阳市及周边地区,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表演时,表演者脸上彩绘,竹马拴挂于表演者腰间,马颈别在腰上,一手拎马头另一手执刀枪,着近似戏装的绣花马灯服,但要使较长的后裾盖住竹马的尾部。道具有盔甲、战旗,战袍、刀、枪、锤、棒等十八般武器,排灯等。有传统的鼓乐器件大小十余件。人物穿棱演变,有具体人物二十余位,有武打和布陈等表演。气势宏大,人员众多,根据角色安排到舞蹈武打以及巡游村庄和庙宇等。汤桥小杨村舞龙灯——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的两条青、白“龙”,通常都安置在小杨村的祠堂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为前导。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龙衣,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小杨村舞龙灯起源于清末之间起源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在文革中停止,直到1995年新兴办直到现在。表演者统一服装,帽子等,道具主要是双龙、彩旗、彩灯等,表演形式主要是双龙戏珠以及各种表演节奏、路数。小杨村舞龙灯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上兴镇潮渚太平锣鼓——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兴镇练庄村潮渚组的太平锣鼓起源于太平军起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于1946年重新恢复至今。流传区域为溧阳市及周边地区。太平欢庆锣鼓演奏乐器为大鼓1只、大锣4面、铲1面、钹4对,长喇叭2对(4只),演奏形式为12人身着黄色太平军服饰合奏。演奏技巧为凤凰三起头—长头—接风—长头—正段—长头—接风—长头—正段……收尾(共5个正段)。演奏特色为,一人吹奏双喇叭。上宅里将军马灯——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宅里将军马灯起源于溧阳市上兴镇祠堂村,该村位于溧阳市的中西部,曹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内,与南京市的溧水、高淳两县交界;地形属于低丘陵山区、村域面积10.26平方公里,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辖域内有竹林水库、普陀寺、紫竹庵等风景古迹。上兴镇上宅里将军马灯起源于神马救主的故事,马在先人们的心中是神的化身,能救人于危难,因此上宅里将军马灯又称太平灯,故名诗意有逢凶化吉、祈福求平安之寓意,长江流域的竹马灯不属于傩文化的范畴也不同与湘赣地区的花鼓戏,是以浙北安吉安徽宣城、芜湖、和江苏溧溧高(溧阳、溧水、高淳)地区特有的马灯表演形式形成特定马灯文化,溧阳市上兴镇上宅里将军马灯,更因其年代久远、着装讲究、人物个性鲜明、布阵繁多和武打动作逼真,在溧溧高地区更是独树一帜。上宅里将军马灯的确切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根据其族普记载兴盛期为太平天国时代,因其当时战乱和瘟疫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为能祈求上苍福泽人间其族人先辈每逢春节必以跳马灯的形式来进行祭祀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上宅里将军马灯舞是流行于溧阳市上兴镇祠堂村一带的民间舞蹈;传承了上兴镇祠堂村一带的民间风情和民间风俗、历史故事,上宅里将军马灯是经过一代代人言传身教流传下来的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对考证当地近代民间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依据作用。对民间艺术的挖掘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2013年上宅里将军马灯被列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孝坊——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节孝坊位于上兴镇毛家村塘巷村,为清代牌坊影壁,系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765年)十月建造。由两江总督部院为“旌表故儒施梦凤妻汤氏节孝之坊”而立,为二柱三楼式,花岗岩质,坐北朝南,柱间2.8米,通高6米;二、三层间横梁有双龙戏珠浮雕,左右各立浮雕宦官人像一尊,两柱有刻行书体:“恩光同石永,劲节与天长”对联一副,字长0.10米、宽0.06米。1998年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朝皇帝朱元璋和龙峰挂面的故事陈百史的传说相传,陈百史大名陈名夏,小辰光就是才学过人,闻名全国,崇桢16年中第一进士,清顺治时官拜大学士。他是现在听强埠与上沛交界处的人,群众中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的传说。九月半庙会的故事一年一度的九月半(农历)上兴集镇物资交流大会,是由原上兴埠迎神赛会演化而来的。九月半迎神赛会简称九月半庙会,主要是纪念唐代忠臣名将张巡。伍龙桥的得名伍龙桥原名石板桥,位于溧阳市上兴镇岫云寺(又叫七里庙)的东北隅,如今全称为伍龙桥纪念亭。此处原是一条干沟,为方便行人来往和农户的耕种,附近百姓用了块长4米、宽70公分、厚40公分的大青石块,铺架成一座小石板桥。石板桥已于1959年拆除。关于它的得名曾有一段传说。追兵到了桥头,停住了脚步,探头见石板桥两面蜘蛛网完好无缺,便没有下去仔细搜查。不远处的农户听到追兵的议论:“咦,刚才明明看见的人,怎么一下子失踪了呢?”说来也是奇怪,这座简陋的小桥两端,仅是用石块垒成的石壁,可以望见桥里面,毫无遮挡作用,可为什么就发现不了伍子胥呢?人们认为这是一种仙气。追兵过后,第二天一早人们看见伍子胥从桥下出来,头发和胡子全都发白了。后来,伍子胥做了吴国大臣到溧阳了愿,曹山仙人棋盘与杨树山的传说娘娘庙的传说为纪念郭云、郭雨姐妹俩,乡亲们就在曹山半山腰建造了庙宇,把姐妹俩的的像塑在寺里。从此,每逢干旱时,人们就来寺院里求娘娘下雨救苗,所以人们把京林禅寺说成是“娘娘庙”。千百年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娘娘的生日,已形成了传统庙会,周围百余里的香客前来庙里,为俩位娘娘祝贺进香,敲锣打鼓,挂灯结彩,鸣炮献花,热闹非凡。更使人感动的事情,每年逢此日雨天,前来的香客更是比较多,不但不恨路滑难行,反而说成是曹山娘娘显灵威。关于上兴方言许多人说,溧阳话真土,真难懂。而上兴话则是溧阳方言的杰出代表。其实不然,如果在此呆上一段时间,再对溧阳方言作一点推敲的话,你竟会发现溧阳话雅得很呢!而且还能从中了解不少奥秘、趣事。溧阳秦堂山遗址:目前最完整马家浜时期遗址秦堂山遗址位于溧阳市上兴镇东塘村委章村西约300米处(上沛石灰厂东侧),北距上兴镇约4公里,东南距溧阳市区约26公里。3年前,溧阳市上兴镇东塘村村民在清理河道时,发现许多红色和灰色陶片,后经考古专家现场调查而发现这处遗址。从2013年开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组成考古队,在这里考古发掘了400多平方米。秦堂山遗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完整,为了解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等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可重现6000年前苏南地区先民的生活状态。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