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序:秉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为每一个儿童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不单是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而是一套儿童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应该成为今日学前教育改革特别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发展适宜性实践”由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提出,是在学前教育出现较为严重小学化倾向的背景下提倡的,在尊重儿童基础上促进儿童发展的一套价值理念。在针对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争论与探讨中,在发展适宜性实践自身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中,发展适宜性实践始终坚持学前教育实践应该适合儿童的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个性特点,适合儿童的家庭文化背景,并确保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提出对推进美国乃至世界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章发展适宜性实践界定一、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定义发展适宜性实践并不是要让所有的教育实践都遵循同样的模式,而是试图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出更加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方案;不是课程,是一种与幼儿一起工作的方法;二、以家长的主动参与为基础,家长既是教师了解儿童的重要资源,又是为孩子制定个体适宜性方案的决策者;三、制定发展适宜性教育方案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人必须持尊重的态度。四、重要的四个领域是:1.自尊心(两个关键词:胜任和意义)2.自我控制力(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成熟,他们越来越能按成人的指导支配自己的行为,如果用武断、强制性的策略来训导孩子,那么他们就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控制情绪,也没有将需要掌握的信息内化为自己在生活中的能力)3.抗压力(对幼儿最富于压力的活动是作业、等待以及过渡活动)4.今后的学业模式(警惕儿童学习的自然驱动力被破坏)。本章小结:发展适宜性实践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儿童及其特点的尊重。这种尊重引导着成人不断地质疑积极的时间是否与儿童的发展相符。透彻掌握有关发展的知识和原理是基本的。对幼儿进行不适宜实践会造成负面的结果。第二章理解游戏在发展适宜性实践中的结果了解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无数研究者和理论家们一致认为游戏对儿童的身体、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游戏的种类包括:1.功能性游戏:也叫感知运动或实践游戏;2.象征性游戏:也叫做表征游戏;3.规则游戏:是学龄儿童和年纪更大的儿童进行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前提是儿童理解和认同事先制定好的规则。)二、游戏和发展1.皮亚杰和游戏——在皮亚杰看来,游戏中的交往对减弱学龄前儿童表现出的自我中心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维果茨基和游戏——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3.认知发展和游戏。——游戏影响儿童的动机,促进认知的去中心化,支持心理表征的发展,鼓励思考以后再行动;4.情感发展和游戏;5.社会性发展和游戏——游戏中鼓励社会互动,提供习得社会习俗的机会;6.身体发展和游戏——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三、游戏作为发展适宜性课程:1.为儿童所有领域发展提供条件;2.游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互动的过程;3.游戏提升了学习动机;4.游戏允许差异存在;5.游戏对大脑发展有益;6.游戏使人愉快;7.游戏使儿童获得基础技能。本章小结:游戏是令人愉快的,是儿童自发的和自我驱动的互动活动,是儿童在各个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媒介。游戏的某些分类和发展阶段已经得到公认。教师可以通过规划物理环境来支持高质量游戏。第六章发展适宜性的物质环境学前期发展适宜性物质环境:一、环境的维度1.柔软的、有韧性的、对触摸有回应的物体能够在环境中创造出一种柔软感,并提供各种感官刺激;2.硬度(瓷砖地面、木质家具、沥青操场)会传递一种不能改变的环境信息,这一信息刺激儿童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这让儿童和成人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疲劳和有压力。3.以上两点互补平衡意味着环境即具有回应性也具有抵抗力。二、培育主动的环境1.鼓励儿童在有明确界定和标记的活动中心自主选择游戏;2.摆放儿童可以自取的材料;3.为儿童提供在教室中展示他们的作品的机会;4.提供开放式,鼓励儿童根据个体能力水平使用;5.建立帮助儿童作出有目的的选择制度;6.为儿童的独立和履行职责提供机会。三、培育创造性的环境儿童的创造性发展在本质上是与儿童的认知发展、身体发展、表达性语言发展和自我联系在一起的。创造性发展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环境并不为儿童提供模型以限制儿童的思维和破坏他们的努力,而是支持儿童工作并完成独特的产品。包括以下因素:1.在儿童作出个人游戏选择和进行自我表达时,成人要表达出接受的意愿和兴趣。对他们创造性工作表现出真正的欣赏;2.在所有区域都为儿童准备好方便取用的开放式材料,并摆放得美观、合理;3.为儿童提供使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表达的经验;4.注意美感,如:教室布置和设计的方式、材料存放的方式以及儿童作品展示的方式等;5.重视自然世界和自然材料的美丽,而不是创造出一个看起来好像订购而来的教室;6.为家庭提供儿童创造性发展的信息。四、鼓励从游戏中获得学习的环境1.教室的布局暗示儿童,主动游戏是学习的主要方式;2.在教室中设置不同的兴趣中心,即保护儿童的游戏也能够屏蔽干扰;3.材料的摆放能够吸引儿童的积极参与;4.设计教室中各个区域的大小,既包括促进小组互动游戏的区域,也有为隐蔽的游戏而准备的空间;5.精心设计室内和户外游戏区域和材料。五、户外游戏1.儿童需要操场为之提供身体方面的挑战和进行冒险的机会;2.户外游戏环境必须同时支持儿童更多思考的活动;3.安全性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自由的进行游戏。六、培育自我控制的环境1.物质环境的设计要能避免因儿童厌烦、受挫、过分拥挤和疲劳所产生的问题;2.物质环境的审计要能够清晰的传达对儿童是适宜为的积极期望;3.食用海报和其他可以看见的线索提示儿童表现出适宜的教师行为;4.提供从集体中退出的私人空间;5.使用能够表现尊重每个儿童的权利和差异的材料;6.提供发泄情绪所需的结实材料;7.为儿童提供解决问题的范例。七、适宜性的日程表应:1.具有可预测性;2.包含灵活的时间块;3.平衡儿童发起的活动和教师发起的活动;4.平衡儿童活跃、安静以及室内、户外活动经验;5.合理的活动节奏;6.认识到注意时间上的发展差异。八、过渡环节:1.提前告知儿童;2.提供熟悉的提示;3.提供清晰、简单、个别化的指令;4.由成人发起下一个活动;5.不让整个小组的儿童在一起移动,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混乱;6.让儿童在过渡环节承担职责。第十章发展适宜性的社会情感环境学前期认同感在人际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认同感发展,儿童试图去寻找、模仿、感觉并成为她们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任务人物。因此在儿童早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认同感是一个关键力量。一、学前期的社会情感问题发展适宜性的社会情感环境认识到了认同感对儿童个性和社会学系的重要性。认同过程相关因素:1.性别认同2.文化和种族认同3.主动性4.友谊二、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积极的训练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减少其攻击性。适宜的成人互动在培养学前儿童的这些新能力上是不可少的。与攻击性行为相关的问题是情绪控制及恰当的建设性的情感表达。成人必须认可儿童的情感,帮助儿童学会表达自己;1.自我控制;有关积极引导和惩罚的讨论也是帮助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社会情感问题的一部分。2.发展适宜性的社会情感互动;积极的、关爱的人际关系也为儿童提供了愿意回应社会人际交往的榜样;研究表明,一开始和成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儿童在和其他人交往时会表现出更多和谐交往的方式。三、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情感环境的十大因素:1.安全感;2.温暖的人际关系;3.接纳;4.积极倾听;(无条件接受情绪是积极倾听的一部分)5.对表达方式的限制;6.提供发泄途径;7.示范;8.提供表达用的材料;9.认识情感;10.学习表达情绪情感的词汇。四、培养个体认同感培养个体认同感关注以下因素:1.对教师的启示培养儿童积极的个体认同感(1)用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表现对儿童的喜爱和真诚的兴趣(2)每天花时间和每一个儿童进行个别谈话(3)创设一种鼓励和重视个性的教室氛围(4)敏锐的回应孩子的个性特征(5)尊重每个儿童家长的风格和需要,并将家长对其孩子的了解作为了解每个儿童个体特征的主要信息来源(6)为儿童提供机会、材料,鼓励他们加入到对他们自己来说很有意义也很感兴趣的活动中(7)不断的将关于个体认同感的概念具体化到学习活动和谈话中。2.性别认同感有助于发展儿童健康的性别认同感(1)儿童有权利对他们的身体产生好奇并在描述那种好奇时得到简单、真实的回应(2)在需要的时候,教师寻找有助于以适合儿童认知能力的方法回答学前儿童问题的资源(3)提供可以挑战狭窄的、刻板的性别观的经验(4)重组游戏环境,鼓励选择跨性别的游戏(5)通过艺术作品或照片来扩展对儿童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哪些工作分别是男性和女性、年轻人和老年人、残疾人和非残疾人能做的(6)检查教室中书本上的画面和语言,以确保工作和家庭角色扮演的多样化(7)让儿童参与到新的游戏活动中(8)和家长交流教育目标和教室实践以支持儿童形成健康的性别认同(9)积极挑战儿童的性别刻板行为或言论,一看到性别偏见就行性干扰(10)关注个体对于性别无关的活动的感觉、言论和态度。3.文化种族认同4.友谊促进儿童发展友谊的方式:(1)为面对面交流提供空间、时间,这样的交流对发展孩子的社会理解力至关重要(2)时不时的让孩子一对一的展开一项共同活动,特别关注害羞或被忽视的孩子(3)通过询问孩子他们想玩什么、想跟谁玩来帮助其明确自身需要(4)帮助儿童发展有效技能以参加游戏(5)帮助儿童练习有效的沟通技能,如:叫名字、与他人直接交谈、保持目光接触(6)给儿童提供信息,帮助其识别他人的嗜好(7)帮助儿童理解其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反应的(8)认识到学前儿童的友谊可能会很短暂,在儿童因此感到受挫、生气或想暂时退出社会交往给予支持(9)与儿童探讨友谊和社会交往技能。5.教授亲社会行为(1)提供材料(2)提供活动(3)鼓励帮助(4)思考亲社会行为(5)帮助儿童认识亲社会行为(6)强化亲社会行为(7)示范亲社会行为(8)限制攻击性及反社会行为(9)帮助培养移情能力(10)为善意的行为提供机会(11)创建一个关怀的集体。五、指导儿童自我控制:发展适宜性的指导对儿童进行正面的指导,重点帮助儿童学会他们应该做什么,而非强调他们做错了什么。以教师为中心的,重在精心选择技巧来帮助儿童更适当地体验情感。(1)示范(2)真面表述(3)强化、注意及肯定(4)重新定向(5)制定规则(6)通过提供选择来加以控制(7)自然及逻辑结果(8)讨论解决问题.第十四章发展适宜性的认知、语言、读写环境一、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1.集中倾向性(任何时候聚焦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2.自我中心主义3.不可逆性4.具体化5.错误推理6.象征性思维7.建构主义。二、前运算阶段教师的作用1.环境的创设者2.观察者和记录者3.设计者4.建构者5.榜样6.提问者7.回应者。三、早期读写能力基本观点是鼓励儿童通过游戏、行动和交流找到展示他们经验的方式。读写能力的要素:1.词汇和语言,语言是学前儿童游戏和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语音意识,有大量机会去说话并听到其他人说话,有大量的时间去试验和体验3.对文字的认识4.对字母和单词的掌握5.对语意的理解6.对书本和其他文字材料的意识7.将读写视为快乐的源泉之一。四、为幼儿准备读写环境1.对话2.接纳3.体验4.儿童文学5.书籍扩展6.印刷文字充裕的环境。五、不适宜的语言读写环境1.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说话。2.大部分小组时间是在重复老师的话,机械记忆课文中的字母和发音练习。3.工作中和其他由教师主导的活动显示出自上而下的课程观,孤立练习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4.在主动游戏的背景下,孤立地教授阅读和写作技能。5.缺乏对英语初学者的尊重。本章小结:发展适宜性的学前语言环境包含了对早期读写及其组成要素的理解,强调使用所有的沟通形式以便儿童将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展示。语言和语言材料的使用是完全与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