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重点知识整理【绪论】一、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种类多(100万种),数量大,与人类关系密切。有益方面:农、林业:传粉(蜜蜂、蝴蝶等)、害虫生防(螳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地球清洁工、工业(蚕丝、白蜡、紫胶等)、医药(蝼蛄、白僵蚕、蜂毒、冬虫夏草、蝉蜕等)、食用(蚕、蝗虫、蜂、蝉等)、仿生(蜻蜓、蝇眼等)、遗传(果蝇、家蚕等)、观赏(蝴蝶、甲虫等)。有害方面:农、林业害虫:林木害虫5000余种;苹果、梨害虫400余种;桑树害虫200余种;水稻、棉花害虫600余种。全世界每年有20%的农产品为害虫所毁掉。昆虫传播植物病害:蚜虫、叶蝉等。真菌、细菌、病毒;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桑萎缩病等。卫生、建筑害虫:蝇、蚊、臭虫、蟑螂、跳蚤、虱子、蜱、螨等。人类传染病约2/3是昆虫为媒介传播的。木材蠹虫、白蚁等。二、森林昆虫学的内容:昆虫形态学、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森林有害生物及其防治方法和原理。三、我国森林害虫发生与危害简况(一),种类:造成严重危害的种类200余种,如松毛虫类、天牛类、毒蛾类、舟蛾类、食心虫类、卷叶虫类、蚧类、蚜虫类、叶蝉类、螨类;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日本松干蚧、松材线虫病等。造成的损失严重(具体数据略)。(二),特点:1,常发性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2,偶发性害虫大面积爆发。3,危险性和外来入侵害虫不断出现并爆发成灾,扩散蔓延迅速。4,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5,经济林害虫日趋严重。6,与农作物相比树木的寿命较长,有些林木昆虫发生一个世代的周期亦长。如天牛类、蝉类等,美洲17年蝉。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信息技术用于病虫害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遥感系统(RSRemote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五、我国森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解释:预防为主,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测报、检疫、生物防治等预防性工作,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科学防控,就是要准确把握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和有效防控的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依法治理,就是要突出防治工作的法制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解决依法防治中缺位、错位和越位问题,依靠法律手段,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蔓延;促进健康,就是要牢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通过采取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措施,实现森林健康目标。【第一章昆虫的形态与器官系统】一、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分节,头、胸、腹2头部生有触角、口器、复眼、单眼,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3胸部着生足、翅,是昆虫运动的中心。4腹部有内脏、生殖器官,是昆虫生殖和代谢中心。5外骨骼、血体腔。6变态节肢动物门中的几个重要纲的特征二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一)体躯与体节由一系列环节组成,每一环节即为1个体节。体节集合形成3个体段,即头部、胸部和腹部。(二)昆虫的附肢节肢动物具有成对分节的附肢。昆虫头部的附肢演变为触角和口器;胸部的附肢演化为足,腹部的附肢大多已消失,仅末端几节的附肢演化为外生殖器的一部分和尾须。三昆虫的头部由几个体节愈合而成。外壁坚硬为头壳,其上着生感觉器官和口器,内部有脑、消化道前端、及肌肉和神经,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一)头部的分区(二)昆虫的头式:由于昆虫的取食方式不同,其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也不相同。据此可将昆虫头部的型式(简称头式)分1,下口式: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大体垂直。如直翅目、鳞翅目某些主要形态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重足纲体躯分段头胸、腹部头胸、腹部头部、胴部头部、胴部头部不明显明显明显明显触角无2对1对1对足4对至少5对每体节1对每体节2对生活环境陆生水生陆生陆生呼吸方式肺叶或气管鳃气管气管代表蜘蛛、螨类虾、蟹蜈蚣马陆幼虫等。2,前口式:口器向前,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成一钝角或近于平行。如步甲、潜叶蛾幼虫等。3,后口式:口器向后伸,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成一锐角,如刺吸式口器昆虫蝉、蝽、蚜虫等。为下列3种。(三)头部的器官1触角着生在额区两侧,基部有膜质的窝,即“触角窝”,还有一支角突。(1)触角的基本构造:柄节、梗节、鞭节(2)触角的类型丝状:如蝗虫、天牛、螽蟖、蝽、蚜虫、步甲、虎甲等。羽状:如大蚕蛾、家蚕蛾。捻珠状:白蚁、粉蛉等。锯齿状:如芫菁和叩头虫雄虫。栉齿状:如绿豆象雄虫。刚毛状:如蝉、蜻蜓、飞虱。具芒状:蝇类。环毛状:蚊类。球杆状:蝶类。锤状:瓢虫、郭公虫等。肘状:胡蜂、象甲、蜜蜂等。鳃叶状:金龟甲类。(3)触角的功能:触觉嗅觉2复眼与单眼(1)复眼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昆虫的若虫所具有。着生于颅侧区。每个复眼由若干个小眼组成,小眼的形状、大小和数目变化很大。小眼的数目越多成像越清晰。(2)单眼背单眼一般把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的若虫和稚虫及成虫的单眼称为背单眼,大多数昆虫有2-3个,少数只有1个。背单眼着生于额区,具有3个背单眼的多排列成三角形。许多种类无背单眼。侧单眼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具有侧单眼,位于头部的两侧,其数目为1-7对,因昆虫类群而异。如膜翅目叶蜂只有1对;鞘翅目幼虫有2-6对,如为6对时,常排列成两行;鳞翅目幼虫多具有6对,常排列成弧形。3昆虫的口器(1)咀嚼式口器上唇片状,与唇基相连。上颚位于上唇的后方。分为切齿叶、臼齿叶。下颚位于上颚的后方和下唇的前方。轴节、茎节、外颚叶、内颚叶、下颚须,5节.嗅觉和味觉。下唇托持食物。分为后颏、前颏、侧唇舌、中唇舌、下唇须(3节)5部分.下唇须感触食物。舌位于口腔中央,为一囊状构造。(2)刺吸式口器:头部正面触角以下部分是唇基,被唇基沟分成后唇基与前唇基两部分。后唇基非常发达,占头部正面的大部分,常被误认为额,而将前唇基称为“唇基”。下唇形成的喙分成3节,下唇须已消失。喙的前壁内陷成槽,称为唇槽,上颚和下颚口针包藏其中。上颚口针比较粗壮,端部具有倒刺,是刺入组织的工具。两上颚口针嵌接在下颚口针外面。下颚口针较细弱,内面有二条槽,两针合并时形成二根细管,前面较粗的一根为食物道,后面较细的一根为唾道,唾液由此流到针端,或注入寄主体内,或注在植物表面刺吸式口器的取食过程:取食时,主要靠肌肉的作用使两上颚交替刺入组织内。在两上颚口针刺入相等时,下颚口针便跟着进去,这样重复多次,口针深入到取食的适宜部位并开始取食。上颚口针端部的倒刺用以固定它们在组织中的位置,以防止肌肉收缩时口针倒退。喙不进入组织内,随着口针的深入,向后弯折或基部推入颈膜内,头部就逐渐接近食物面。口针刺入组织后,借食窦唧筒的抽吸作用,经过下颚口针的食物道,汁液被吸入消化道内。同时也借唾唧筒的作用,将唾液通过下颚口针的唾道注入组织内。(3)锉吸式口器为蓟马所特有,能吸食植物的汁液或软体动物的体液,少数能吸人血。这类口器与刺吸式口器相似,但上颚不对称,缺右上颚两下颚口针组成食物道,舌与下唇间组成唾道。蓟马取食时,喙贴于寄主体表,用口针将寄主组织刮破,然后吸取寄主流出的汁液。所以,亦称为刮吸式口器。(4)虹吸式口器1对外颚叶十分发达,组成一个卷曲呈发条状喙。每一外颚叶内壁各有一条纵沟,互相嵌合成一条食物道。下唇须发达,通常3节。舌退化。取食时借肌肉与血液的压力伸直。有些吸果蛾类的喙端尖锐,能刺破果实的表皮。几种变化的口器变化咀嚼式口器(鳞翅目幼虫):上唇和上颚与一般咀嚼式口器相似,但下颚、下唇和舌愈合成为一个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为下唇和舌。端部有一突出的吐丝器。捕吸式口器(脉翅目幼虫):上颚发达,端部尖,呈镰刀状内缘有一纵沟,与下颚外颚叶结合组成食物道,端部开口。(5)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的关系口器类型与为害特点:机械损伤、生理损伤药剂的选择:胃毒剂、内吸剂、触杀剂四昆虫的胸部(一)胸部基本构造-------------运动的中心。前胸、中胸、后胸背板、侧板、腹板前足、中足、后足前翅、后翅,具翅胸节(二)胸足1胸足的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2胸足的类型步行足(步行甲)跳跃足(蝗虫后足)捕捉足(螳螂前足)游泳足(龙虱后足)携粉足(蜜蜂后足)开掘足(蝼蛄前足)攀缘足(虱类前足)抱握足(龙虱前足)(三)翅1翅的基本构造3条边:前缘、外缘、内缘;3个角:肩角、顶角、臀角。分区:三角形的腋区;臀前区(翅区);臀褶后的区域,称为臀区。有些昆虫在臀区后还有一条轭褶,其后为轭区。2翅的类型直翅、半翅(半鞘翅)、鞘翅、膜翅、鳞翅缨翅、平衡棒、3翅脉翅脉的分支与排列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美国Comstock和Needham(1898)将昆虫的脉序归纳成假想的原始脉序,被称为康-尼脉序。现在通用的假想脉序是在康-尼脉系基础上,对照古昆虫的脉序及现存昆虫凸凹脉综合归纳和抽象而成的。前缘脉C亚前缘脉Sc径脉R中脉M肘脉Cu臀脉A轭脉J4,翅的连锁①翅轭:低等蛾类,前翅轭区基部有一指状突起,成为翅轭。伸在后翅前缘下面,象夹子将前后翅连接在一起。②翅缰:大部分蛾类具有。从后翅前缘基部生出的1至数根硬鬃。与前翅下面的一簇毛或鳞片(翅缰钩)相连。雄虫翅缰多1根,雌虫2-9根。③翅钩:膜翅目昆虫具有。后翅前缘一列向上弯的小钩,钩连在前翅后缘向下的卷褶内。④翅褶:同翅目昆虫具有。后翅前缘向上卷褶,前翅后缘向下卷褶,互相连接。⑤贴接式:无特殊的连接器,仅是前翅压后翅。(蝶类)五昆虫的腹部: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一)腹部的基本构造现代昆虫的成虫中,除原尾目为12节外,一般成虫腹节10节,均由次生分节形成,后一节的前缘套叠在前一节的后缘内。每节有背、腹板各1块,节间膜和侧膜发达,因此能伸缩自如,并可膨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脱皮、羽化、交配、产卵等活动。有些昆虫节间膜具有较大韧性,如蝗虫产卵时腹部可延长几倍借以插入土中。内部含有消化、生殖、呼吸系统等。腹部第1-8节各有气门1对,位于背板和腹板之间的侧膜上。(二)腹部的外生殖器外生殖器是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产卵器官的统称。主要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雌虫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雄虫外生殖器称为交配器。(三)尾须:通常是1对须状突起,分节或不分节。似着生在第10节上,实为第11节。为感觉器官。部分昆虫所具有,如直翅目、蜉蝣目、蜻蜓目等。(四)幼虫的腹足: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对腹足,着生在第3-6、10腹节上,第10腹节上的常称为臀足。有的只有2对(尺蠖),分别着生在第6、10节上。腹足是一筒状构造,由亚基节、基节和趾组成,趾是个能伸缩的泡,趾的末端有成排的小钩,称趾钩。趾钩的排列方式不同,是昆虫分类的依据之一。膜翅目叶蜂科幼虫有6-8对腹足,无趾钩,与鳞翅目幼虫相区别。六昆虫的体壁又称“外骨骼”。具有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即保护和支撑作用。1体壁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分为表皮层、皮细胞层(真皮层)和底膜。皮细胞层是单层的活细胞,底膜是紧贴于皮细胞层的一层薄膜,表皮层由皮细胞层的分泌物组成。2体壁的功能(1)控制体内水分蒸发。(2)阻止异物(病原物、杀虫剂等)进入体内,起屏障作用。(3)体壁决定虫体的体形,保护内脏,体壁内陷形成“内骨骼”用以附着肌纤维(体壁肌),还可形成各种器官(气管、消化道前后膈、生殖道内壁)(4)营养成分贮存库的作用(在饥饿状态,往往消耗表皮层里面蛋白质),脱皮过程中,旧皮的内表皮,消化吸收,再形成新表皮。3体壁的色彩①色素色(化学色):由昆虫体内存在的某些色素形成,如黑色素、叶绿素等。②结构色(物理色):由于体壁上的细微结构(刻点、沟缝、鳞片等)使光波发生折射、反射或干扰产生的各种颜色。③结合色(合成色):是昆虫普遍具有的色彩。是由色素色和物理色混合而成。如紫闪蝶其翅面呈黄褐色(色素色),也有紫色(结构色)闪光。环境因素影响色彩,高温色深暗,低温变淡;短光波促生黑色素,长光波可消除黑色素。此外,体色还受咽侧体分泌激素的影响。不同种或同种昆虫的体色会有较大变异。4体壁的衍生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