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的方法01资助方│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億方公益基金会李志艳/社会资源研究所社会资源研究所SocialResourcesInstitute北京市朝阳区成寿寺路136号院中海城一期3号楼2005室,100164电话:010-68437211网站:——我们如何分析社会问题,如何设计、检验和改进解决方案公益的方法公益的方法我们如何分析社会问题,如何设计、检验和改进解决方案报告出品:社会资源研究所资助方: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億方公益基金会出品时间:2015年7月作者:李志艳字数:59千字版次:2015年7月第一版作者简介李志艳:社会资源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秘书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长期从事公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评估和咨询工作。为寻找一套提高中国公益有效性的可操作方法,李志艳与团队一起将“社会投资回报评估工具SROI”引入中国,并持续研发和应用公益策略的“设计、监测、评估和学习体系(DMEL)”,希望为中国的基金会、NGO以及CSR部门探索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提供更加务实的方法论支持。撰写《正循环——NGO运营模式案例集》、《理性的博弈》等研究报告。关于社会资源研究所社会资源研究所(SocialResourcesInstitute,SRI),创立于2008年,是一家非营利性的研究与咨询机构。我们从微观入手,服务于社群的实际需求,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而在中观层次影响相关政策和法律,推动具体领域中的社会变革产生。目前,SRI设有农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有效公益研究中心,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公正、自由和参与的社会。关于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TheChenYet-SenFamilyFoundation)成立于2003年,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是一家拨款和运作混合型基金会,策略重点是借着发展图书馆及推广阅读计划帮助改善幼儿阅读素养和读写能力。对于能提高教育成效和促进儿童个人成长发展的课外体验式学习项目,基金会亦十分支持。对于拨款项目,基金会资助各团体推行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具创意及高效能的项目,并与合作团体紧密合作,参与策划、过程跟进以至工作检讨,确保所有受惠者都得到高成效的服务。基金会也同时自身运作一些项目,包括公益机构组织能力建设、调研、阅读推广及图书馆发展以及机构孵化等。基金会资助的团体及项目主要位于中国内地,亦有一部份位于香港及非洲加纳。关于億方公益基金会億方公益基金会(YifangFoundation)于2013年10月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是一家定位为资助型的非公募基金会。【愿景】/激发民间智慧行动,创建公平美好社会。【使命】/关注公益研究与社会企业,支持民间公益组织,推动社会创新发展。【资助理念】/億方公益基金会重点资助公益研究与社会企业两大领域。人本—关注人,尊重人,看重执行团队人的素质与能力;前瞻—从长远的角度审视问题,关注有价值的前瞻性议题;创新—以开拓、创新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专业—用专业、严谨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致谢提起笔来,第一个想要感谢的是福特基金会的何进先生。没有2013年整年师从何先生的随学经历,我不太可能鼓起勇气将头脑中关于公益的想法串起来形成这本小书。何进是一位真正的导师,无私地与我分享他的时间和智慧。我受他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本书中的大量观点很可能是我在对他的思想进行复述。社会资源研究所的同事们是我研究上的良师益友。张浩诗、张峻玮、张帆、高瑞瑞、郭冉、熊春妹、郑聪、张婷婷、田苗等同事,我们一起做过很多项目,互换过很多观点,在与你们一起的工作中,我才逐步形成自己的想法。你们不仅直接对书稿进行反馈,而且帮我收集读者意见。在这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幸福。公益界的朋友们,林红、高广深、张红霞、杨国琼、常江、梁海光、蔡其富、王琰、肖四清、李博、唐尧、高任骋、崔英子、甘草、彭海惠等阅读了草稿,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助于我思考本书的主旨和风格。你们的鼓励也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其中很多朋友,每当我对一些想法举棋不定的时候,我总会电话请教,大家对我的帮助其实远不限于此书。我还要感谢过往服务过的客户,包括但不限于福特基金会、南都基金会、英特尔公司、富平学校、日本综研、亚洲伤害预防基金会、国际计划、西部阳光基金会、活力社区、为中国而教、满天星、美新路基金会、郭氏嘉里基金会、国际美慈、国际小母牛、哈佛大学豪泽中心、香港中文大学。这个名单还可以很长,谢谢大家。我正是在与你们的互动中一点点积累自己的知见和体会。在过去二三年里,我曾主讲过一些培训和工作坊,众听者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公益实践知识。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和亿方基金会为本书提供了慷慨的资金支持。这本书的诞生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我在写作时遇到了很多挑战。陈婷婷、张杨、陆玲等朋友不仅提供了很多反馈,而且还给了我很多心灵支持。当陈婷婷告诉我说,“你想写多久就写多久,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我顿时释然了很多。陈一心家族基金会的理事会为本书召开了一次专门的讨论会,来自商界和公益界的前辈对书的内容以及未来的应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在此感谢。正如很多作者感谢家人一样,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夫人涂释文女士。要知道每一位作者在感谢家人时,均非客套。我的写作之路,一直都有释文陪伴。她不厌其烦地修改我的叙述逻辑,甚至直接动手完善文字。释文是天生的批评家,其心性之高、语言之犀利,常人难及。相识十几年来,我受惠甚多。本书毕稿之时,恰值我从事公益八年,这期间即相识了一些可以坦诚相见、唇枪舌战的朋友,也结交了一些互相鼓励、彼此温暖的伙伴。向所有人献上我真诚的谢意,只希望这本书不辜负大家的期待和付出。李志艳2015年初春于北京致谢引言:公益的方法亟待克服的习惯关于本书公益的原则第一章社会问题分析1.1一切从问题出发1.2如何分析问题?1.3确定问题的靶心1.4什么是好的问题分析?第二章构建变革理论2.1什么是变革理论?2.2制定目标2.3设置指标2.4设计干预2.5匹配能力2.6资金模式2.7厘清假设2.8什么是好的变革理论?第三章监测3.1什么是监测?3.2监测什么?3.3近期成果是重点3.4应更加重视监测第四章评估4.1什么是评估?4.2何时需要评估?4.3评估什么?4.4如何评估?4.5真实世界的评估4.6评估的定性方法第五章学习5.1什么是学习?5.2从提问开始5.3学习要引致行动5.4学习的参与式过程5.5学习的保障结语:公益组织的根本优势目录12234667121215151619212122232425252629313232343537394142424345464849公益的方法2公益难做,现在差不多是某种程度上的共识了。即使是资深的公益领袖或是异常成功的企业家,也都不会轻言公益了。四五年前,那种高举专业化或商业化的旗帜对公益进行的轻率批评,如今已不多见。这说明,大家对待公益的态度越来越认真,而且很多人已经在公益的实践中深有体会了。公益难在哪里?在资金吗?在人才吗?在政策吗?在公众认知吗?都有些道理。但这些都是行业建设的视角,而不是社会创业者的视角。作为一名社会创业者,或者一名公益从业者,我们更重要的着眼点应该是自己身体力行的工作。因此,我理解公益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持续有效的应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给社会带来切实的改变。解决方案对了,有了正向、持续且广泛的效果,资金和人才自然就来了,政策和公众认知环境也会有很大改善。亟待克服的习惯现在流行讲“快乐公益”,一开篇就讨论公益的困难,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快乐本身并不能让公益有效起来。我们追求的是有效,是社会变革,因此我们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1。公益面对的绝大多数都是社会问题中的硬引言:公益的方法1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14章《服务机构的企业家精神》曾经论述公共服务组织的特性,其内容有三:其一,公共服务机构依据“预算”而不是“成绩”来计酬,因此公益组织大多都追求更多的预算,而不是更好的成果;其二,公共服务机构力求每一方都满意,每一个因素都不能忽略,这导致机构牵绊众多,难以创新;其三,公共机构的工作基于道德使命,而非“成本和利润”,故公共服务机构并不追求“高产”,他们从来都宣称自己追求高尚的目标,而又从来都不宣称目标实现。ThomasJ.Tierney和JoelL.Fleishman也曾在“GiveSmart”一书中指出慈善三大“残酷事实”。其一:任何慈善都是个人化的,个人因素是促使慈善的第一驱动力。成果重要,但说到底还不是驱动力。即使很多慈善行为以机构形式而存在,但个人的因素并未消失。其二:结果模糊不清。除了少数硬件项目外,大多数慈善项目的效果很难衡量,甚至很值得怀疑。捐赠人需要对结果自我感觉良好,受赠人为了保全资助也不表达真实想法。这让慈善反馈机制容易发生偏差;其三:卓越是自我强加的。慈善缺乏多元的动力和压力,难以持续改进,它更多依靠个人内心制定标准,但自我要求并不是人类天性,尤其是面对复杂社会问题的时候。慈善倾向长期生存,而不是追求优秀。骨头。比如贫困、教育不平等、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社区凋敝、自闭症、罕见病,这些都是在社会中长期存在、根深蒂固且极其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问题极其复杂,使公益具有天然的困难性。这一点即无法克服亦难以避免,我们只能迎难而上。但反观我们自身,公益人或公益机构在心理上或行为上也有一些习惯,使我们偏离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向。依我个人观察,以下这些情况是普遍存在,并且需要时刻加以注意的。1喜欢干事而不喜欢想事很多公益组织的定位就是做活动。在活动中与直接受益对象打交道,让人感到快乐,充满能量。一遇到需要把事情琢磨明白,或者需要去主动深究和探索某种道理,很多人就会头疼。喜欢干事表现在工作上,不少机构恨不得把100%的精力用于干活,而在设计、监测、评估、反思、学习等方面,花得时间越少越好。即使是筹款,公益组织也希望赶紧把钱拿到手,然后就可以迅速投入战斗,而和资助方、合作伙伴、受益人以及专家一起讨论项目设计和改进,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疏于“想事”还表现在,很多公益机构经常说,自己不是“专业的教育机构”,不是“专公益的方法3业的环保机构”。如果追问一句,那么你是专业的什么机构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是“项目协调机构”。疏于思考,斤斤执着于日常工作和公益活动,对本领域内的知识鲜有积累,也缺乏见解,这已经成为公益发展的最大障碍。2主体游移虽然公益极为强调权利,但公益本身也蕴含着严重的权利问题。比如,资助方的意见总是被仔细聆听,而受益人则常常是被动的接受方。受益人在项目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被严重边缘化,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有的时候,公益组织的价值主张和理念主导太强,也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服务对象之上。我曾见过不少公益组织为自己到底为谁服务而争执。有人认为是捐赠人,有人认为是合作伙伴,有人认为是最终目标群体,也有人认为公益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更安心。服务对象到底是谁?这个关乎机构定位的根本问题,却也是最经常发生分歧的问题。3理念情怀主导整体说来,公益行业的根基是理想、信念、情怀,而不是效果、效率和创新。很多公益机构都有完整的理念和价值观体系。理念情怀让大家魅力四射,但也很可能发展为偏执,妨碍机构认识客观世界。理念、情怀、价值观,是一种个人或集体的选择,在很多机构成为了一种不容置辩的类似于信仰的事物。有一些机构操作某类的项目久了,也会将项目的核心内容奉为圭臬,不容讨论和质疑。这类笃信的东西越多,留给科学分析的空间也就越少。当我们听不进不同的声音和意见,看不到不符合理念的事实,方案也就无从进步了。4平衡中庸做公益时间久了,慢慢感觉到公益行业里也有“政治正确”,那就是共同成长、合作伙伴、平等尊重等温情脉脉,而竞争、淘汰、最优化这些较为“激烈”的表达则很让人忌讳。这种心理表现在合作关系上,追求的不是谈判和契约精神,而是相互体谅,彼此谅解;表现在机构管理上,追求的不是制定清晰的目标并竭尽所能,而是民主、平等、彼此温暖。在大多数公益组织,与激动人心的口号成鲜明对比的,是行动上的温和、凑合以及保持平衡。平衡中庸让公益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