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有特俗,时处须问禁——汉语汉字和避讳文化一、什么是避讳二、利用汉字避讳的方法三、避讳与地名四、避讳与人名五、古代避讳的语言文化学阐释六、古代避讳对文史学习和研究的影响七、古代避讳对文史研究的积极意义一、什么是避讳避讳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讳和敬讳。忌讳:出于迷信或畏惧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眼或其谐音的,这是忌讳。古代吴人忌讳“离散”,就把“梨”称为“圆果”,把“伞”称为“竖笠”。(据(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憎讳出于对某人或某物的厌恶憎恨心理而讳言、讳用其名的,这是憎讳。唐肃宗时,改易了带“安”字的郡县名:安定郡改为保定,安化郡改为顺化,同安县改为桐城。深圳地名的演变宝安(东晋331年)东莞(唐肃宗757年)新安(明1573)“革故鼎新,转危为安”宝安(民国1913)深圳(1979)避安禄山名讳而改北宋南迁之后,因憎恨金人入侵,皇帝遇“金”字均写为“今”字。明人憎恶元人,于是讳“元”为“原”,将“元来”、“元籍”、“元任”、“元由”改为“原来”、“原籍”、“原任”、“原由”,至今沿用。敬讳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畏惧等原因,在书面语中或口头上不敢直呼君主、尊长的名字或其谐音的,这是敬讳。(狭义的避讳)东汉光武帝名秀,时人便讳“秀”为“茂”,将“秀才”改为“茂才”。宋代州官名田登,举州讳灯为火,上元时节,州府发榜:“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避嫌名如果只避和君主或尊长之名的相同之字,叫避正讳;如果连其同音或近音之字也要回避,叫避嫌名。先秦时还“礼不避嫌名”(《礼记·曲礼上》)。三国以后,避嫌名之风渐起。如《齐东野语》卷四记载:“隋文帝父讳忠,凡郎中皆去‘中’字。”《通典·职官三》注云:“隋氏讳忠,故凡‘中’字,皆曰‘内’。”宋高宗名赵构,于是和“构”字同音的“够、购”等55字在当时均在禁忌之列。唐代诗人李贺父名“晋肃”,李贺为避“晋”之嫌名“进”,终生不得考进士。(《旧唐书·李贺传》:“(李贺)父名晋肃,以是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辩》,贺竟不就试。”)《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为太子詹事,因父名泰,为避家讳而辞官。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为文作序时只得改用“叙”字。北宋有一人叫刘温叟,其父名岳,所以他不游中岳嵩山,西岳华山;为避“乐”之嫌名,他又终身不听音乐。晋代规定:“父祖与官职同名,皆得改选。”(《晋书·江统传》)《唐律·职制篇》规定:“诸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同居之者,徒一年。”避偏讳对于二字之名,先秦时也只须避免二字连用,无须每字避讳。如孔子母亲名徵在,孔子只要“言徵不言在,言在不言徵”,均不为犯讳,即所谓“二名不偏讳”(《礼记·曲礼上》)。到了唐代,二字之名也须避“偏讳”。唐太宗名李世民,唐高宗将民部尚书改为礼部尚书;唐官修《隋书》、《南史》、《北史》等史书时将诸史中的“世”改为“代”,“民”改为“人”。二、利用汉语汉字避讳的方法1、省缺笔画。即遇到须避讳的字,书写时省写笔画。这种方法起于唐代。陈垣《史讳举例》卷一:“避讳缺笔,当起于唐高宗之世。”宋太祖名匡胤,宋高宗御书石经时便省“匡”字下二横作“”。清代周广业《经史避名讳考》卷一:“《诗·小雅·六月》‘以匡王国’,《左传·嘻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就其灾’,《论语·子罕》‘子畏于匡’等,‘匡’字如此。”或省字上一横作“”。《经史避名讳考》卷一:“荀洵《上宣公奏议札子》,‘匡’字缺首笔作‘’”。《红楼梦》第二回记载,黛玉母亲名贾敏,因此,黛玉“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二、避讳的方法2、以其他汉字代替。(1)以同义(近义)字或反义之字代替。西汉孝昭帝名刘弗,时人遇“弗”字,便以“不”字代替。汉安帝名庆,当时的庆氏就改用同义的“贺”字为姓。(2)以同音或音近之字代替。东汉光武帝刘秀叔父名良,时人便以“梁”字代“良”。司马迁父名谈,他作《史记》时遇到“谈”字便用音近的“同”字代替,如称张孟谈为“张孟同”,赵谈为“赵同”。(3)以形似之字代替。唐高祖李渊父名昺,就避嫌名“秉”,因此,《北史》中的很多“秉”字就用形似的“康”字代替。如《北史·崔鉴传》改“崔秉”为“崔康”,《王思政传》将思政子“王秉”写作“王康”。二、避讳的方法3、更换偏旁。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记载:“‘民’则易而从‘氏’,‘昬’、‘愍’、‘泯’之类,至今犹或从‘氏’也。”4、改称。就是用其它名称来表示必须避讳的名物。如清末代皇帝名溥仪,为避“仪”之偏讳,改仪征县为扬子县;吕后名雉,西汉时将“雉”改称“野鸡”。昏昬二、避讳的方法5、空字就是如遇须避讳的字,或直接省去,或者留空白,或作空围“囗”。如唐人编《隋书》,为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写作“王囗充”,后人又翻刻为“王充”。二、避讳的方法6、拆字就是为避某字,将该字拆成若干部件加以称说,或只取其中的一个部件加以使用。如宋神宗名赵顼,为避顼之嫌名旭,(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旭”字写成“从日从九”。北魏孝明帝名诩,时人尉诩便改名作“羽”;后晋高祖名敬瑭,当时的敬氏便改姓“文”或姓“苟”。二、避讳的方法7、将避讳字和他字连写如李延寿《北史》中为避唐高祖李渊名讳,在卷七十八《张大渊本传》中把张大渊写作“张”,即是此类。二、避讳的方法8、用避讳字的变体书写如清仁宗名颙琰,清人为避其名讳,将“琰”变体写作“”。又如清人景日昣父名星,景日昣在他所撰的《说篙》中说,“集中‘星’字,先子讳也,变笔为‘’”。三、避讳和地名秦:秦始皇父名子楚,改荆为楚。《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使将击荆。”汉:汉文帝刘恒,《史记》将恒山改为常山;三国:孙权立太子孙和,改禾兴为嘉兴;晋:晋愍帝司马业,将建业改为健康,邺县改为临漳;南北朝:梁武帝父名顺之,凡“顺”字地名多改为“从”。隋:隋高祖杨坚父名忠,避“中”字,凡中改为内,中牟改为内牟。唐:唐代宗叫李豫,改豫州为蔡州。唐肃宗憎恨安禄山,改安定为保定。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将竟陵改为景陵。宋:宋太祖赵匡胤始祖名玄朗,改朗山县为确山县。明:明成祖朱棣时改沧州无棣为庆云,乐安州无棣为海丰。清:吴三桂,改桂林为建林府,桂阳为南平州。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改武昌为武。圣讳:宋徽宗时为避孔子名讳,改瑕丘县为瑕县。四、避讳和人名汉武帝叫刘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宋钦宗名赵桓,故齐桓公宋代成为齐威公。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五、古代避讳的语言文化学阐释(一)心理机制:避讳的形成(二)权力话语:避讳的嬗变(三)适应交际:避讳的本质(一)心理机制:避讳的形成1、迷信心理当原始先人处于蒙昧状态之时,基于“神”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语言有着超凡的力量,对语言产生了迷信和崇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语言和它代表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把语言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或客观事物的一部分,把语言和祸福相联系,从而对所崇拜、畏惧的事物不敢直接称说;遇到凶恶、不吉利的字眼或其谐音,出于迷信或畏惧心理也加以回避,这就是语言迷信。“语言和文字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可是在语言文字的神奇作用面前,人们又把它当做神物来崇拜起来。他们用语言来祝福,用语言来诅咒。他们选用吉利的字眼做自己的名字,做城市的名字,做器物的名字。他们甚至相信一个人的名字跟人身祸福相连。”——吕叔湘《语言和语言研究》中国人对名字的迷信是世界各民族中独有的,从而形成中国人所特有的名讳。相比之下,西方人几乎不避名讳,无论尊卑贵贱、年龄长幼,均可直呼其名。(明)陆容《菽园杂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著儿为快儿,蟠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讳狼藉,以榔槌为兴哥;讳恼躁,以谢灶为谢欢喜。”(一)心理机制:避讳的形成2、求吉心理趋利避害的本能讳“死”讳“疾”(一)心理机制:避讳的形成3、审美心理人们不仅在生活中有审美需求,在语言应用中也具有审美心理,即追求语言审美。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总是回避一些低级、鄙俗的词语,甚至是脏话,而使用一些文雅、好听的词语。(1)避俗求雅(2)避亵求雅讳分泌和排泄重义轻利避讳不仅是心理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古代称谓词体现了森严的等级秩序。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是古代避讳得以愈演愈烈的温床。(二)权力话语:语讳的嬗变名讳体现的极大的权力话语:国讳(庙讳)官讳家讳圣讳(二)权力话语:语讳的嬗变(一)委婉语是人际交往的需要;(二)避讳语也是语言禁忌适应语言的交际本质的产物。(三)适应交际:避讳的本质古代避讳和文史研究古代避讳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充斥于古代各种文史典籍之中,因此,避讳现象是所有文史研究者在接触古籍时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古代避讳造成了汉字使用的混乱,甚至淆乱了历史事实,给人们阅读古籍和甄别文史材料带来了困难;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鉴定版本、校勘古籍、辨别伪书、考订时代。这样,了解古代避讳知识对于整理古籍和文史研究就有了积极意义。一、古代语讳对文史研究的消极影响(一)文字混乱,影响阅读。古代避讳造成了汉字使用的混乱,使古籍出现大量的错字、别字、脱字、异体字、新造字,严重影响人们阅读古籍的效率,从而对文史研究造成消极影响。1.造成错字。清仁宗顒琰,清人为避其名讳,将“琰”写作“”,“”系错字;古人为避讳,书写汉字时常省缺笔画,造成很多残缺字,如为避宋高宗先祖的名讳,在宋高祖御书石经中的“敬”字皆缺左下角之口写作“”。古籍中因省缺笔画造成的残字非常多,原因就是用缺笔来避讳简便易行,而且由残字也较容易联想到本字,字义被误解的可能性相对小一些。2.造成了大量的别字。明光宗名常洛,明人为避其名讳,当时所刊印的书籍中出现了“尝伯”、“奉尝”、“天尝”、“伦尝”、“纲尝”、“寻尝”、“太尝寺”、“尝熟县”等词,其中的“尝”字都是“常”的别字。宋代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为文作序时只得改用“叙”字;由于古人避讳经常用其它汉字代替,所以古籍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避讳造成的别字,其中有些还取代正字流传至今,如明朝人憎恶“元”字,便讳“元”为“原”,将“元来”改为“原来”。3.产生异体字。唐代为避李世民的名讳,将汉字部件中的“民”改为“氏”,如“缗”改为“緍”,“昬”改为“昏”,这样,“缗”和“緍”,“昬”和“昏”就成了异体字。其中有些异体字后来还取代了正字,如“昏”字。又如清人景日畛父名星,景日畛在他所撰的《说嵩》中说,“集中‘星’字,先子讳也,变笔为‘日生’。”“日生”就是“星”的异体字。4.造成脱字。如唐人编《隋书》,为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中的“世”字作囗,写作“王囗充”,后来又翻刻为“王充”;唐初大臣裴世矩,新、旧《唐书》并作“裴矩”,唐初名将李世勣,新、旧《唐书》并作李勣。唐官修《隋书》为避唐太祖李虎讳,韩擒虎只写作韩擒。5.出现新造字。清代为避孔子的名讳,将“丘”字加“阝”成“邱”字,并用“邱”字替代姓氏中的“丘”字。“邱”就是新造字。《桥西杂记》:“雍正三年,奉上谕,孔子圣讳,理应回避,今九卿会议,九卿议以凡系姓氏,俱加‘阝’为‘邱’字。”又如李延寿《北史》中为避唐高祖李渊名讳,在卷七十八《张大渊本传》中把张大渊写作“张”。(二)义理不通,令人费解。古人为了避讳,擅改古籍中的字词,造成有些词句扞格难通,于事理不符,令人费解。如晋人为避简文郑太后阿春讳,改“春秋”为“阳秋”,不合事理;可后世竟然效仿,(宋)葛立方就把自己所撰诗话命名为《韵语阳秋》。宋代范镇父名度,为避父名讳,范镇在其所撰《仁宗实录》中将“度量权衡”改成“尺量权衡”,于义不通。乾隆皇帝名弘历,清人便将“黄历”改为“时宪志”,令人费解。《隋书·高祖纪上》:“方置文深之柱,非止尉佗之拜。”其中“文深之柱”不通,无从说解。“文深之柱”实为“文渊之柱”,为避唐高祖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