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第一节植物病害的诊断一、诊断的意义植物病害的诊断(diagnosisofplantdisease)二、诊断的程序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的档案3.采样检查4.专项检测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的结论下结论要留有余地,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三、柯赫氏法则(P340)一种新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物的鉴定方法局限性:主要鉴定一些新的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些专性寄生的病原物不能人工培养有时人工接种的症状与自然条件下的也存在差异四、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㈠侵染性病害注意发病部位与病原物的存在部位病症的有无1、寄生性种子植物2、线虫病害3、真菌病害4、细菌病害5、菌原体病害6、病毒病害7、复合侵染病害㈡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无病原物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仅某一品种发生——遗传性障碍所致;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明显的缺素症状;第二节植物病害的诊断技术一、镜检技术1.光学显微镜和解剖镜镜检2.保湿培养后镜检3.电镜技术(投射电镜、扫描电镜、免疫电镜);二、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植物病理学最常用的技术;柯赫氏法则的主要内容。分离和培养的方法: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分离培养失败的可能原因:1)材料是否新鲜;2)分离方法是否合适:3)培养基是否合适;4)活体营养的病原生物一般不能在人工的培养基上培养。三、生物学检测技术1.传染方式确定;2.寄主范围和鉴别寄主的确定;3.生理生化学诊断技术四、免疫学技术(P344-345)1、凝集反应2、沉淀反应3、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五、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1.分子探针即核酸分子杂交技术2.PCR:主要分子靶标——核糖体RNA基因六、网络远程诊断系统第十四章植物病害的防治第一节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一、作用的原理二、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及意义长期、单一的利用某种防治措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长期使用单一的内吸性杀菌剂大面积种植单一的小种专化的抗病品种植物病害防治途径及其流行学效应(P348)按照作用的原理,通常区分为:回避(avoidance)杜绝(exclusion)铲除(eradication)保护(protection)抵抗(resistance)治疗(therapy)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植物病害的治理(PlantDiseaseManagement,PDM)第二节植物检疫•法规防治措施•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标准人为因素传播危险性的植物病害局部地区发生•植物检疫措施第三节农业防治使用无毒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调节播期水肥管理第四节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植物抗病性的鉴定植物的抗病育种:引种、选种、杂交育种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有关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选用耐病品种;选用水平抗病性的品种;垂直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避免大面积的种植单一的垂直抗病性的品种;垂直抗病品种合理轮换;聚合品种和多系品种的选育和利用;第六节生物防治有益微生物对病原菌的不利作用表现在:抗菌(antibiosis)溶菌(lysis)竞争(competition)重寄生(Hyperparasitism)捕食(predation)交互保护(cross-protection)促生增产作用生物防治的局限性及问题防治效果相对较低;室内试验及田间试验结果的不稳定性;生防菌的活菌作用及代谢产物的作用问题第七节物理防治温汤浸种冷冻处理高温闷棚第八节化学防治•农药的种类和剂型•施药方法•合理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