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课标要求:从中央与地方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央地方君权相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问题: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又实行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结果造成诸侯权重,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考考你!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表现在A.中央机构设置上B.地方制度上C.皇帝权力上D.根本目的上——郡国并行制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郡国并行制??汉景帝七国之乱汉武帝刘彻(2)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B、设置刺史A、建立中朝→削弱相权→监察地方C、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史海拾贝D、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利的过分集中也带来了弊端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A.限制诸侯国的权力B.分割王国封地C.剥夺诸侯王的封国D.加强中央集权(二)、唐朝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1、唐朝设藩镇(节度使)2、“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3、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藩镇与节度使: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貌不惊人的安禄山“安史之乱”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杯酒释兵权2.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转运使(一)集中军权(二)集中政权-(三)集中财权—A、宰相—相权一分为三B、节度使---剥夺C、州郡长官A、三衙—禁军统领机构B、枢密院—负责军务C、“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部兵原则受通判监督文臣担任评价:1、利:结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2、弊:造成积贫积弱的“三冗”(官、兵、费)后患二、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雍正皇帝朱元璋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胡惟庸案大捕杀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1、明朝的中央集权体制:(1)废除丞相制度;(2)设殿阁大学士;(3)设立内阁: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亲自掌管废除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殿阁大学士明太祖:位低权轻明成祖:位高权重内阁时期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明中期以后内阁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明朝内阁的发展过程: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课堂设问清代皇帝的批红康熙御笔2、清朝中央集权体制:(1)议政王大臣会议;(2)军机处皇帝军机处议政王大臣吏户礼兵刑工内阁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军机处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其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无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个裁决,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隆宗门内军机处军机处内景1.秦:三公九卿2.隋唐:三省六部制3.宋: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4.元:一省制5.明:废丞相、设内阁6.清:内阁、议政王大臣、军机处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3、唐宋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课本P17末段:选择题:1、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是()A、中朝B、外朝C、内服D、外服2、汉朝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什么()A、行政权B、监察权C、军权D、财权3、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北宋规定()A、中央向地方派遣刺史B、实行一省制C、在州郡之上设通判D、派文臣出任知州4、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到:“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其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削减王国的封地B、夺去王侯的爵位C、推恩令D、继承西周分封制5、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③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6、下列不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建立中朝决策机构B、设置刺史C、平定七国之乱D、颁布推恩令7、下列关于宋朝的表述正确的是()A、三衙互不统属,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B、枢密院分割丞相的财权C、枢密院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D、“强枝弱干”、“守外虚内”的部兵原则P.15: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狗烹”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宋太祖在朝中大将势力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采取和平的方式剥夺了他们的兵权,避免了血腥和政治动荡1.(08海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2.(2008上海历史,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三藩之乱解析:前两句诗是说渔阳一带的叛乱发生,结束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靡无度的生活(因为“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创作的)。因此反映的应是安史之乱。3.(2008上海历史,A组7)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4.(2008宁夏,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2008年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2.(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3.(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