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原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园林设计的原理重点:园林造景手法⒈主景,也称中景。是园林绿地的核心,一般一个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每个景区都有各自的主景,但各景区中,有主景区与次景区之分,而位于主景区中的主景是园林中的题和重点;⒉配景,起衬托作用,像绿叶与红花的关系一样。主景必须要突出,配景则必不可少,但配景不能喧宾夺主,能够对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造景方法:(一)主景与配景(突出主景)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主景升高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3、中轴对称4、对比与调和5、重心处理6、动势集中7、抑景主景升高: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位上加以突出。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升高的主景一般可以蓝天或远山作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以升高主体,降低视线法来突出主体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园林中常把主景放在视线的焦点处,或放在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来突出主景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中轴对称:在规则式园林和园林建筑布局中,常把主景放在总体布局中轴线的终点。而在主体建筑两侧,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中轴对称强调主景的艺术效果是宏伟、庄严和壮丽的。一些纪念性公园也常采用这种方法来突出主体对比与调和:配景经常通过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主景,这种对比可以是体量上的对比,也可以是色彩上的对比、形体上的对比等等。释迦牟尼青铜像园林中常用蓝天作为青铜像的背景重心处理:在园林构图中,常把主景放在整个构图的重心上,例如中国传统假山,就是把主峰放在偏于某一侧的位置,主峰切忌居中。规则式园林,主景放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天安门广场的纪念碑就是放在广场的几何中心上。动势集中: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例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色要有动势,趋向一个视线的焦点上,例如西湖中央的主景“孤山”就是放在园林构图的中心上。11抑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是反对一览无余的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先藏后露的造园方法,这种方法与欧洲园林的“一览无余”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苏州的拙政园就是典型的例子,进了腰门以后,对面布置一假山,把园内景观屏障起来,通过曲折的山洞,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别有洞天之界,大大提高了园内风景的感染力。(二)分景划分园林空间、隔断视线的景物称为分景。分景可创造园中园、湖中岛、岛中湖、景中景的境界,使园景虚实变换,层次丰富。其手法有障景、隔景两种。⒈障景在园林绿地中,凡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景物的手法叫做障景。欲扬先抑,增强空间景物感染力。有山石障、曲障(院落障、影壁障)、树(树丛或树群)障等形式。苏州环秀山庄山障曲直、明暗对比东、西两峰之间,露出屋顶一角,这是另一种半遮半露的手法。拙政园中园的以山障景故宫宁寿宫叠石障景北海澄观堂后园叠石障景曲障景物隐约可见,虚实变化院落障抑制视线、屏障景物影壁障拙政园西园的以亭障景塔影亭屋檐之下,可以看见留听阁局部。激发审美情趣,增加空间乐趣障丑显美增加园林层次,丰富园林景观作用:⒉隔景以虚隔、实隔等形式将园林绿地分隔为若干空间的景物,称为隔景。可用花廊、花架、花墙、疏林进行虚隔,也可用实墙、山石、建筑等进行实隔,避免各景区相互干扰,丰富园景,使景区富有特色,使空间小中见大。留园漏窗隔景(虚隔)景物若隐若现、千变万化隔景(虚隔)隔景(实隔、虚隔)(三)借景与对景一、借景根据园林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二、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借景能扩大空间,丰富园景,一般借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1、远借2、邻借(近借)3、仰借4、俯借远借:把远处的园外风景借到园内,一般是山、水、树林、建筑等大的风景。承德避暑山庄远借磬qìng锤峰一带山峦的景色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故宫借景白塔白塔借景邻借(近借):把邻近园子的风景组织到园内,一般的景物均可作为借景的内容。颐和园邻借玉泉山仰借:利用仰视来借景,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瀑布、高阁等。俯借:指利用俯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合于俯借。俯借黄龙五彩池沧浪亭俯借水中倒影对景:对景是指静观或动观时安排在游人正前方的一些景物,借以免除视觉中的寂寞感。对景不是园中的主要景物,但是散置在园内点缀烘托、陪衬其他景物却是不可少的。留园中的明瑟楼与曲廊拙政园中的倚玉轩与荷风四面亭拙政园中的别有洞天与荷风四面亭颐和园昆明湖湖心岛和万寿山对景41下面举例说明两类不同的对景:1.静观的对景是指建筑物附近的附属景物,如在休息建筑的附近安排景物,使人不但可以休息,而且有景可赏。例如一般在门与窗的外面,经常会有意地安排小水池、雕塑小品、树丛、孤赏石、花坛等。42432.动观的对景是在道路端头或转弯的地方安排简单有趣的景物,使人在路上移动时受到它的吸引,感到有景可赏。规整式园林中,经常在道路的交叉口放置一些景物,如雕塑、喷泉、日晷、花坛等,称为“视心”。而在自然式园林中道路曲折多变,一般在弯曲处、交叉处等适当安排灌木丛、山石等。日本式园林中尤其善于点缀一些小型对景,如石灯笼、洗手钵等。4445(三)夹景、框景与漏景在人的观景视线前,设障碍左右夹峙为夹景,四方围框为框景。常利用山石峡谷、林木树干、门窗洞口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从而达到深远层次的美感,也是在大环境中摘取局部景点加以观赏的手法。雄浑壮阔的三峡,正是大自然缔造的绝妙夹景。夹岸青山对峙,中间一江碧水东流。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两侧粉墙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水中,远处的石桥遥遥相望,静谧而深远。夹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夹景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天家威严在这长长的的朱红宫墙深处,更显肃穆与庄重。平遥古城的王家大院50框景可以作为景框的内容很多,例如门窗的变化就有很多。但不能个个均有框景可赏,要选择适宜的框景安排在适宜的位置,才能达到整体的艺术效果。1.“入口框景”是在一个景区的入口处,以园门为景框,门内安排一组景物,如假山、孤石、瀑布、树丛等,使游人在入口处即有进入画境的感觉。同时还会取得一定的障景效果。入口框景(拙政园——月洞门)532.“端头框景”常在走廊的转角或尽头设置框景,因为游人在廊内行走,视线容易停留在走廊的终端或前方的转角处。如苏州网师园水池东北角的走廊上在转角处开了两个窗,即使人在走廊上有框景可赏又使人感到通透,扩大了空间感。端头框景55沧浪亭流动框景:苏州园林里,水体不可少,自然水体游览工具——船也是不可少的,人在船中坐,船在园中游,自然的形成了流动框景——人不动而画面在画框中不断更换,别有一番情趣。镜游框景(最常见)——以各式窗户框起的景色(北京颐和园——游廊上的什锦窗)利用枝条作景框扬州瘦西湖吹台亭的三星拱照利用月亮门作景框漏景:花墙、廊壁、花窗、树枝叶隙和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拙政园中透过乔廊可看到后面景色花架后的天空和蔓藤增加几分景色框景聚焦在远处漏景聚焦在近处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其构景手法: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对景: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但不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障景,苏州古典园林入口处障景的处理,有山石、植物、景墙等等多种方式,已成为苏州古典园林造园处理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狮子林中的问梅阁,在折桥上观看问梅阁时,假山和花木遮挡住部分视线,但同时问梅阁的翘檐又露在空中,吸引着游人的视线。这种“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手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体现了苏州园林含蓄的设计风格。漏景是由框景进一步发展而来。苏州古典园林中,在围墙及廊的侧墙上,常开有许多造型各异的漏窗,来透视园内的景物,使景物时隐时现,造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意境。如留园的木漏窗,本身纹理优美,花纹独特,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透过漏窗,窗外的景色若隐若现,丰富了景色,增添了情趣。留园的漏景窗、沧浪亭的漏窗景和红枫窗景、耦园的漏窗、拙政园的听雨轩及其漏窗都采用了漏景的手法。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主要运用透视消失与对景的构图处理方法,在人的活动路线两侧构设抑制视线和引导行进方向的景物,将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物方向,展示其优美的对象。框景——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去采收无限空间的局部画面的构景手法。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多采用建筑物的门框、窗框或亭、楼阁外廊的柱与檐、栏构成的方框构景。借景——借景多是立面景观的构景方法。就是将园外甚至远方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立面景观中,使之景深增加,层次丰富,造成在有限空间看到无限景致的效果。如何将园内外的景观组合好,影响着全园景致的整体效果,“巧于因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得恰到好处就是对生境、画境、意境的最好统一。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满足了人对自然美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写意山水的风格。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