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区域推进小班化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衢州市教育局文件衢市教基〔2011〕141号关于区域推进小班化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班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优质均衡、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的精神,为了认真落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衢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进程,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经研究决定,从2011学年秋季开始,在全市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现就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公平性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提高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程度,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基本原则小班化教学,是建立在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要求的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基础上的一种新教育形态,其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教育公平,普及普惠的原则。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改变教育教学的实现方式,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更具人性化的教育优势,对学生个体充分发展的突破性优势,对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针对性优势,对提高教育水平、教学效率的主导性优势,促进教育“更均衡、更公平、更充裕”的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小班化”衍生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激励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其生动有效的教育形态,普遍被发达国家所接受。各校要积极开展工作试点,认真研究小班化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加充分、更具关怀、更重个性的优质教育。3.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小班化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一场涉及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诸多要素调整的重大改革,关系到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调整,关系到变革传统教育,关系到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积极尝试和缜密规划。因此,各县(市、区)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基本条件许可和实际保障可行的前提下,遵循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搞一刀切。24.坚持科研牵动,主体建构的原则。要强调科研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尊重教师在小班化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自主意识和首创精神,引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转变理念,把握小班化教学的精神实质,形成民主开放的研究机制,实现学校、教师的主动发展。三、工作目标实施小班化教学,要对全市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整合,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突破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到2020年,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区域小班化教学特色品牌,着力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读好书的目标,实现办衢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班化教学的普及率及办学规模跻身于欠发达地区的先进行列,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管理、教学改革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逐步实现小学30人、初中35人的标准班额。到2014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分之一班级数开展小班化教学工作,重点开展农村小班化教学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到2020年,小班化教学比例达80%以上。2.形成一支在教育观念、教学技能、管理能力均能基本适应小班化教学的管理干部、教师队伍。校长要在实践中理解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在研究中找准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培育学校的优势。逐步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小班化教学管理模式,总结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为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借鉴。3.构建并逐步完善适合小班化教学,并能与个别化教育等其它教学组织形式优势叠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分类教学,提高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程度的过程,充分体现小班化教学的独特优势和本质特征。4.逐步形成一系列保障小班化教学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政策法规和管理、考核评价制度。构建适合小班化教学的评价体系,探讨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等,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够主动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评价,保证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有序实施。四、实施步骤采用“典型引路、分步推进,先农村后城区,先试点后推广”的行动策略,通过努力,逐步达到全市中小学基本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目标。1.启动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8月)。开展全市小班化教学工作调研,摸清底子,掌握情况,分析对策,制定规划及措施;宣传发动,营造氛围。2.试点阶段(2011年9月—2014年8月)。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选择部分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以县(市、区)为单位,出台《农村中小学自然状态下小班化教学实施意见》,探索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路径,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成立小班化教学工作指导小组和小班化教学研究小组,初步形成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政策保障机制。教育局将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和农村自然小班化学校实行动态管理。33.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巩固试点学校小班化教学成效的基础上,扩大小班化教学的学校数、班级数,并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小班化教学经验。到2015年,80%以上的学校均有小班化教学班,在标准班额内的班级数明显增多。深入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核心领域——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方面研究工作。4.推广阶段(2015年9月—2020年8月)。完成全市所有学校小班化教学的规划与配置。小学班额控制在30人以内,并试行班额25人以内的小班化教学。初中班额控制在35人以内,并试行30人以内的小班化教学。出台与小班化教学相适应的教育行政管理、教师配备、培训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等政策性文件。五、改革措施推进小班化教学工作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战略任务。从其内容看,既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包括实施的策略和措施;在时间跨度上,既需要有近阶段试点推广的举措,也需要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对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还应较清晰地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不同层面应思考和实践的特殊性。1.加强领导,形成网络。市教育局成立由教育局局长徐朝金为组长,副局长吕汶为副组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计财处、基教处、督导室、教研室、电教馆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全市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各县(市、区)教育局也要相应成立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辖区内学校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各中小学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领衔骨干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小班化教学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订本校推进小班化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2.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主动学习,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小班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增强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专题网页、专题讲座、成果评比等形式,将小班化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适时召开小班化教学主题沙龙及学习交流活动,举办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小班化教学论文征集评动等,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3.注重培训,提升素养。加强对小班化师资培训的研究和实践,建立相配套的小班化教学师资培训体系,帮助教师提升理念,提高素质。要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现状,针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基层学校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指导培训,使教师储备相应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理论。组织试点学校赴小班化教学工作先行地区观摩交流。定期召开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建立研讨促进制度,促进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选择典型学校举办全市小班化教学课堂模式、教学评价、师资培训等主题观摩研讨活动,推介典型经验。4.认真研究,科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新形势下的一场新的教育变革,参与试点工作的学校和教师要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积极依靠学习和科研提高工作水平,积极依靠集体的力量攻坚克难,做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务求实效。教研室要牵头成立全市小班化教学研究小组,完成课题规划工作并积极开展研究,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观摩、论文征集评选等活动;各试点学校在控制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评价和教育环境设置等的整体改革,进一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向纵深发展。45.制度跟进,定期评估。要以小班化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改革创新,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优化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生情感、习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优化。教育局将加强对小班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全力支持、合力推进,定期组织专家检查、诊断,引进激励机制,适时进行绩效评估,以掌握工作动态,提出指导意见,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研究制定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投入机制、教师编制政策及表彰奖励政策等。六、组织保障1.思想重视,讲求实效。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工作,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的举措,参与研究推进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真抓实干,结果上注重实效,切忌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制订“小班化教学行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善于收集资料,注重积累个案,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首批试点学校从2011年秋季的起始年级开始,班级学生数有效控制在小学30人、初中35人以下,并将此班额规模作为规划学校事业发展、配备教育资源的重要标准。各校要高度重视,正确理解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作用和重要意义,正确区分“小班”教育与小班化教育的不同内涵,正确引领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投身小班化教育实践。要加强对小班化教学的宣传工作,提高教师、家长等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争取更多的支持,形成合力,推动发展。3.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实行小班化教学需要有高于传统大班教学的良好教学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行小班化教学学校的教师编制、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的研究与规划,确保班级数、教师数、教学设施设备等符合运作要求,为小班化教学试点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附件:衢州市首批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二○一一年九月十六日衢州市教育局办公室2011年9月16日印发附件:市首批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柯城区:新星学校、沟溪初中、大成小学民族校区衢江区:横路初中、下张小学龙游县:城南初中、阳光小学江山市:新塘边初中、长台小学常山县:何家初中、白石小学开化县:池淮初中、天地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