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进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任课教师曹瀚月教学工作计划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9.2----9.6春、济南的冬天529.9--9.13古代诗歌四首、作文练习539.16-9.20《秋天的怀念》《散步》549.23-9.27《世说新语》两则写作559.30--10.4机动周5610.7--10.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710.14.-10.18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5810.21---10.25《论语》十二章、5910.28---11.1作文练习1011.4---11.8课外古诗词诵读51111.11-11.15期中测试51211.18-11.22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51311.25-11.29走一步,再走一步51412.2----12.6诫子书、写作51512.9---12.13猫、鸟51612.16--12.20狼、写作51712.23---12.27皇帝的新装、诗两首51812.30----1.3女娲造人、寓言四则5191.6—--1.10写作、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5201、--总复习2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任课教师:曹瀚月学生知识现状及分析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和要求(本学期讲授教材起讫章节和篇目)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教材重难点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3提高教学质量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4课题5.春课时3目标掌握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结构。重点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难点有感情地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美好的感受,体会生动的语言美自学内容学法一、基础知识:1、你能把下面加点字的拼音写准确吗?酝酿()黄晕()宛转()披着蓑衣()抖擞()薄烟()鸟巢()戴着斗笠()赶趟儿()涨起来()捉迷藏()应和()2、请填写下列关于朱自清的资料。朱自清,原名,字,江苏扬州人。现代、、、。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代表作品有《》、《》等名篇。3、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独立完成结合教材理解题意讨论5自学内容学法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结构。(一):基础题:4、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语气、语速、语调。5、课文是按“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来写的,请准确划分段落结构。6、绘春”这一部分中,作者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请给每幅图加个小标题。(二)中等难度7、请从文中找出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并指出修辞类型。(三)较难:8、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句子,并说出好的原因。答题格式:我认为第段的句子写得很美,这句话写出了春天的,并且用了(修辞、表达方式)等方法。9、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朗读分析问题,合作探究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总结6课题2、济南的冬天老舍课型预习+展示+反馈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了解课文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3、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学习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学习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学习流程】一、预习导学: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把多音字找出来。①济南()②着落()③镶嵌()④贮蓄()⑤澄清()⑥暖和()⑦发髻()⑧水藻()⑨看护()⑩薄雪()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三、合作探究:1、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2、作者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特点?(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讽刺、、、、、)3、课文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分别从文中找出来,并用简单的词来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4、精彩段落分析:有感情地朗诵第三自然段,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1)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请把标志顺序的词语找出来。(2)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例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赏析:两个“卧”字用得准确、传神,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安适、恬静的美好境界,抒发了作者对下雪下济南美景的喜爱之情。四、课文小结:本文紧扣了济南冬天的“______”这一特点,描绘了_______和_______,赞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济南的冬天B、冬天的济南C、济南冬天的美景)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之情。五、课堂检测: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2、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_,作者通过济南和___、___、___的对比得出这个结论。3、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绘了四幅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7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自主预习案】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读读写写。沧海()碣石()澹澹()竦峙()萧瑟()2、速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①、《观沧海》作者_____________东汉末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子_______、_______并称“建安三曹”。②、《次北固山下》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选自_____________。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①、《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__________的手法,勾画出______________的雄伟景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豪迈情怀。②、《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江南早春景色,境界壮阔,情景交融,既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____________情怀,又写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怀。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将要接触古代四首诗歌,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无不用凝练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图画,唤起我们心底的美好情怀。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景,后四句写的是景。这首诗借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融合在一起,诗人以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和的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次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次”的意思是:。次北固山下,就是的意思。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的思想感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二)研读课文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1)“”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2)“”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4)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82、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1)文中的千古名句是:(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这一联诗最耐人寻味,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三、当堂检测读《观沧海》,完成后面问题: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2、是非分明,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3、《观沧海》中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4、《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在写法上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仅用28字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