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陶渊明隐士文化•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了: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开始,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了。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的隐士》(美,比尔波特著)《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名家话陶潜作者档案姓名:号靖节先生字元亮陶潜(或陶渊明)字号:朝代:职业:个人爱好:东晋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喝酒读书写作耕田又号五柳先生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咏荆轲》)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号,谥号,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品回顾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品回顾《五柳先生传》节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作品回顾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辞①句式散化,一般押韵。②两句一组,四句一节。③六字句为主,一般每句三拍。文体简介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文体简介回去吧归去来兮辞助词,无实义语气助词回去题解陶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据萧统《陶渊明传》载,时郡中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他“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潜最终选择了归隐的道路。chóuchàngyáng熹微zūnshāngmiǎnjiǎoxiùyìhuányǎotiǎohuánggāozhàokē朗读正音:惆怅飏xī樽觞眄庭柯矫岫翳盘桓棹窈窕遑遑皋惆怅chóuchànɡ:失意状。谏:劝止使改正。飏yánɡ:舟慢行状。熹xī微:微明,天未大亮。衡宇:简陋的房子。樽zūn:盛酒器。眄miǎn:斜视,本文指随意看。庭柯kē:院中树木。容膝:指简陋的居室。策扶老:拄手杖。矫jiǎo首:抬头。岫xiù:山洞。翳翳yì:阴暗的样子。盘桓huán:徘徊不去。棹zhào:船桨,本文指划船。窈窕yǎotiǎo:幽深曲折的样子。皋ɡāo:高敞之地。乘化:顺应死生变化,听其自然。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我家境贫困,种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维持生计的花费,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多劝我出去做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朝廷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州郡长官都拿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县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家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便产生了留恋田园的归家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的;饥寒虽是急迫的事,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使人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被吃饭驱使;当时惆怅感慨,深愧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着这件事来抒发自己的心意,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归去来兮辞》是篇辞官归田的述志之作。欧阳修对这篇辞作,推崇备文章结构:辞官、归田、知命。至,他说:“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大意是,本文借用了楚辞的形式,但作者不受楚辞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自出机杼,表现出一种淡远高旷的格调。归去来兮〔助词无义〕!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止,挽救。来者:指未来的事情。追:来得及弥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遥遥:漂荡。飏(yáng):飘扬。形容船驶行轻快。〕,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微亮,天未大亮〕。重点解释第一段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知本心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觉悟到过去做错已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事情尚可补追。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对而昨天非。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悠闲地漫步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雾自然地从山飘出,日光渐暗将快要下山,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重点字词(第一段)•胡: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既,既然;以,认为,知道;为,被;形,身体.•奚:为何•悟,知道;谏,劝止,挽回•实:确实,实在•飏:通,扬,飞扬•问征夫以前路:以,用;征夫,行人;用前面的道路来问行人•恨,抱怨,遗憾;熹微,天色微明总结第一段的段意作者经过仕途的坎坷,经过深思熟虑作出庄严决定,说明弃官归家的原因.觉非开篇破空而来,喊出久郁心中的志向:“归去来!”言为心声,一吐之下,作者便觉自在坦荡。再回首“在官八十余日”,作者用“心为形役”的自责之词,作了精辟的总结。这样一来,自主心形,结束这违心的世俗官场,归隐那适意的自然园田,就成了他人生的必然归宿。昨日之“非”,今天之“是”,陶渊明算是彻悟,一了百了。故一个“觉”字,真有一种迷途知返的味道。陶渊明率性而行,鄙弃官场,向往田园,做了千古的榜样,可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够?乃瞻衡宇〔瞻:望见。衡宇:犹衡门。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载欣载奔〔载:语助词,有“且”、“乃”的意思。〕。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miǎn免):斜视。柯:树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扶老:手杖。流:周游。〕,时矫首而遐观〔矫首:抬头。遐(xiá侠)观:远望。〕。云无心以出岫〔岫(xiù袖):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景(yǐng):日光。翳(yì义)翳:阴暗的样子。〕,抚孤松而盘桓。重点解释第二段终于看到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守候在门庭。庭院小路快要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是原样。牵着幼儿走进内室,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心颜。靠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斗室反而容易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白云自然地从山洞里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衡宇:衡,通“横”;横木为门的房子•眄庭柯以怡颜:眄,斜视;柯,树枝;怡颜,愉快神色•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审,明白•园日涉以成趣:涉,走;在园子里每天走走成为了一种乐趣。•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扶老,拐杖;以,连词,相当于“而”;流,周游;憩,休息。•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翳翳,阴暗;将入,快下山重点字词(第二段)总结第二段归家后的日常生活,充满闲适,宁静的情趣,反衬官场污浊。奔宇一旦决计归去,便不迟疑,心无旁骛地直奔远方的家园。小舟遥遥,晨风飘飘,这就是回家的感觉。作者借助景物的描写,将归田的欢愉尽情表露。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一“问”一“恨”,将景中人凸显,而归途的急迫,也就被渲染而出。终于到家了,即便是“横木为门”的陋室,作者也“载欣载奔”。他那孩子般的欢呼雀跃,真正写尽了弃官归隐的率真与美好。安趣有松